首页 -> 2006年第3期

论点摘编

作者:佚名




  如何合理地看待学生的需要
  
  谭斌的《论学生的需要——兼与张华〈我国课程与教学的概念重建〉演讲的商榷》一文针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进行了辨析。文章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如何合理地看待学生的需要:一、人类存在的无经验性,使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并不能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教师必须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帮助学生在各个关键时期达到身心发展的最大上限。二、人的需要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伦理性的,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出自本能的“想要”。学生的需要是社会建构出来的,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学生需要的形成必须有一个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不应将本能的“我想要”和社会性的“我需要”混为一谈。教师要引导学生看清自己所处的环境,把自己主观的“想要”与环境中的资源相比较,再与要求相结合,从而建构出自己的奋斗目标,也即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合理需要。三、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的经验的区别:经验世界是最基本的心理结构及认知图式,它是构建生活世界和学生需要的基础,并且它在时间上是指向过去的;生活世界是建立在经验世界基础上的可能世界,它具有理想性的特点,在时间上指向将来;学生的需要是建立在生活世界的理想性和经验世界的现实性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的,是理想和现实的融合,在时间上是指向现在的。(《教育学报》2005年第5期)
  
  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教材观
  
  秦晓华的《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教材观》一文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教材应有利于师生的成长。第一,教材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发展是世界各国母语教材的发展趋势;第二,教材应充分考虑给教师以广阔的空间,语文教科书应有开放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参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二、教材应有利于教与考的分离。真正实现教与考的分离应注意两点:第一,充分意识到教材的赋予性。教材不只是提示真知,告诉结果,更要赋予方法、启迪思维。第二,要充分意识到教材的案例性。学校教育的课程是有限的,教材内容更是有限的。教材只是体现一种教育思想的工具,只是传授某种教学内容的例子,所以不能把教材看成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更不能把教材看成对教学内容的限定。(《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年第3期)
  
  多元解读与阅读导向
  
  当前许多语文教师只注意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忽略了阅读过程中的价值导向,致使课堂阅读教学流于表面的热闹与形式上的多元。钱梦龙在《“语文”乱弹》中阐发了自己对这一现象的看法:不少教师把西方的接受美学引入阅读教学,反对“标准答案”,主张“多元解读”,这与过去阅读教学中一切由教师说了算的教法相比,是不容置疑的进步。但真理再向前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多元解读”走向了极端就会变得很荒唐。语文课上学生的阅读毕竟不同于一般人的文学欣赏,它是一种教师指导下的有目的的学习行为,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决不意味着放弃教师的必要的指导。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水平有高低之分、深浅之分、正误之分,阅读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读好课文,更要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品味语言、捕捉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获得审美的愉悦、对文本做出既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教师既不越俎代庖,也不放任自流,这才是对学生负责。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似乎更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个性化阅读、个性化作文、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同话题。过去的教学过于求同,严重扼杀学生的个性,但“新生代”教师一味鼓吹张扬个性,而忽略了“个性”只有和“共性”同步发展,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有积极的作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年第1-2期)
  
  影响语文家庭作业有效性的几个因素
  
  冉维维的《如何提高语文家庭作业的有效性》指出: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之前,应该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认知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身心发展特点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难度。作业的难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应随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另外,作业的难度还取决于它所包含的新内容的多少与教师给予的提示的多少。2.数量。作业的量一定要适当。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一定的质量,保证一定的作业量是完全必要的,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学生特点等确定作业量。3.趣味性。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是否有趣,它取决于作业的呈现形式和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4.意义。如果一项作业既新颖又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经验背景,那么学生通常会觉得这项作业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5.相关性。指作业任务与教学目标相关联的程度,作业能够与知识、技能的学习目标联系时,学生就会付出必要的努力去完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2期)
  
  语文中考命题的五个特征
  
  广东省深圳市北师大南山附属中学的马兴贵老师在给本刊的来稿中指出了未来语文中考的五个显著特征:1.突出命题内容开放性。这体现在命题内容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上,即在依纲据本的前提下,考查的范围将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从课上走到课下。2.体现答题自主性。处于成长阶段的初中生自我表现的要求比较强烈,语文中考将在命题中为学生留下越来越多的自主空间。3.贯穿生活实用性。考试材料将更多选自那些同考生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读物,通过对富有生活气息的材料的理解,考生将进一步增强对生活的感悟,增强对语文实用性的认识。4.渗透人文性。无论是命题的材料,还是题目的设置,都将注重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和教育。5.维护学科基础性。命题时仍将针对初中教学的实际,注重在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上做文章,如标点符号的运用、汉字的规范书写、优美词语的积累以及经典诗句的背诵等。
  
  语文老师:让我难过让我忧
  
  浙江省玉环县教研室徐朝晖老师在给本刊的来稿中指出了当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缺憾:1.范读基本功的欠缺。读、写、讲、评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读又是最基本的,教师的范读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引起学生学习文章的渴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由于教师自身朗读水平欠佳、对朗读作用的忽视等原因,一些教师的范读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使得文章的诵读在课堂上销声匿迹。2.缺少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一些教师由于自身文学素养的欠缺,教学时往往避重就轻,常以课后练习为蓝本设计课堂问题,再依据教学参考稍作小结;还有一些教师只能列出阅读清单,让学生用课外时间自行阅读了事,从而造成了教学内容的严重缺失。3.不具备课堂驾驭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是教师的一个基本素质。在课堂上,教师一次口误、一个知识性的错误,或者其他一些与课文有关或无关的小插曲,都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哄笑、骚动,甚至使整节课的教学功亏一篑,可是目前一些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反映了部分教师课堂驾驭能力低下。4.忽视差生的存在。在许多课堂上,“关注后进”“面向全体”“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等教育理念变成了空话。课堂里的座位成了无声的分界线,前三排的学生为好学生,是教师重点照顾的对象,而其余学生,教师则视而不见,基本上成为被遗忘的群体。
  
  高中生文学作品阅读期待调查
  
  为了了解高中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期待,华东师范大学代景民先生做了一次小范围问卷调查,他在给本刊的来稿中揭示了调查结果:1.高中生的阅读需要呈现出一定的功利化趋势,主要表现为阅读目的或为复习备考,或为寻找试题答案,或为应付教师的检查,也有部分学生是为追求精神、心情的放松而阅读。2.阅读需要呈现出一定的兴趣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学生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而对一些有意义、有价值但趣味性不强的读物很少涉及。他们特别推崇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些少年作家的作品,因为这些作品贴近学生生活,少年作家的年龄、经历、兴趣、爱好与中学生非常相似。3.容易受文本标题和文本作者的影响。优秀的作品标题总能引起他们丰富的期待,关于作者的预测对理解文本的内容和写作风格有巨大的帮助作用。4.希望老师使用有效激发和创建学生阅读期待的教学手段,如分角色表演故事、用音乐或画面创设情境、用导语或问题设置悬念等。5.阅读时热衷于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和滑稽诙谐的语言,对淡化情节甚至无情节的小说兴趣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