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什么能“最/再×不过”?

作者:李秉震




  现代汉语中存在这样一种格式,即“再/最×不过”。例如:
  (1)你能这样做真是再/最好不过了。
  (2)咱们家的闺女最/再漂亮不过了。
  格式中的“再”和“最”可以互换而基本意义保持不变。那这种格式中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成分呢?
  通过对大量语言事实的分析,我们发现能够在“×”位置上出现的成分为形容词和部分心理动词。心理动词主要有“害怕、后悔”等,例如:
  (3)快别说了,后悔死了,真的是再后悔不过了,我这是做的什么事儿啊!
  (4)——贞子从电视里爬出来的样子还记得吗?你当时害怕吗?
  ——怕,再害怕不过了,吓得我一个星期没敢看电视。
  形容词也可以出现在“×”位置上,例如:
  (5)——337教室安静吗?
  ——安静,再安静不过了。
  (6)还是我买的花好看,再漂亮不过了。
  但并不是所有的形容词都能够出现在这个位置上。我们发现能够充当×的绝大部分是正向形容词,例如上述各例。负向形容词也有,但数量很少,如:
  (7)你打的这是什么菜啊,真难吃。再难吃不过了。
  正向形容词中本身表示极端意义的词语不可以出现在“×”的位置上,如“昂贵”“赤贫”“赤裸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