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小乌龟是失败者还是成功者?

作者:欧阳炎中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课文《犟龟》是德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米切尔·恩德的一篇童话,是首次入选我国初中语文教材的新课文。笔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曾组织学生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乌龟是失败者还是成功者?
  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部分学生认为小乌龟是失败者,另一部分学生认为小乌龟是成功者。我叫主张“失败”或“成功”两种观点的同学分别举手,认为小乌龟是失败者的同学有19人,认为小乌龟是成功者的同学有28人,有8名同学未举手表态。接着,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失败”论者为甲组,“成功”论者为乙组,让甲、乙两组分别选出代表阐述理由;未举手者为丙组,负责观察评判。
  甲组:小乌龟不听人劝阻,虽然“越过种种障碍,日夜不停地赶路”,但由于行动缓慢,最终没能参加,也不可能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所以小乌龟是失败者。
  乙组:小乌龟凭着自己的勇气和毅力战胜各种困难和阻碍,朝着认准的目标一直向前,最终参加了狮王二十九世“从未有过的、最美丽、最盛大的”婚礼而“感到非常幸福”,所以小乌龟是成功者。
  甲、乙两组各持己见,争论不休,丙组保持沉默。我认为,甲、乙两组同学之所以产生截然不同的观点,是因为他们对一些相关的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于是,我从小乌龟是失败者还是成功者这个问题中生发出以下几个思考题:
  1.小乌龟“越过种种障碍,日夜不停地赶路”的目标是什么?
  2.作品题目是“犟龟”,应如何理解“犟”字的含义?
  3.从作品所叙述的故事中,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作者对作品中的小乌龟抱怎样的态度?
  4.作品结尾写到小乌龟参加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感到非常幸福”,应如何理解小乌龟的“非常幸福”?这么写有什么好处?
  围绕这些思考题,我让同学们开动脑筋,深入思考,再分组发言、进行辩论,将讨论一步一步推进。学生辩论时,我认真聆听他们的发言,并没有以老师的身份阐明看法,更没有急于表态支持哪一方,我作为组织者,只不过是引导学生将辩论井然有序地开展下去。下面摘录的是学生发言的主要内容:
  1.关于小乌龟的目标:
  甲组:小乌龟的目标是参加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
  乙组:小乌龟的目标是参加“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
  甲组:课文第一段鸽子的话说得很清楚:“狮王二十八世要举行婚礼了,它邀请所有的动物前去参加。”
  乙组:“狮王二十八世要举行婚礼了”一句只是鸽子对小乌龟说的话,小乌龟听后陷入沉思:“为什么我不去参加这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呢?”这正与课文结尾所写的“从未有过的、最美丽、最盛大的庆典”的意思一致。小乌龟想的是“参加这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而不在乎是谁的婚礼。
  甲组:“参加这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中有个代词“这”字,这个代词指的是狮王二十八世。
  丙组:课文结尾所写“从未有过的、最美丽、最盛大的庆典”是指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说明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也可以是“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当时狮王二十八世已经去世,他的婚礼已不可能举行,“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自然就落到了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上。从全文来看,作者避开了狮王二十八世或二十九世的说法,不在于是谁的婚礼,而在于“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
  2.关于“犟”的含义:
  甲组:“犟龟”的“犟”字是“固执,不听人劝”的意思。
  乙组:小乌龟并非不听别人的正确劝阻,当他听到蜗牛说“你的方向完全反了”的话后,小乌龟非常感谢蜗牛的指路,虚心接受了蜗牛的劝告,慢慢地调转方向继续前进。
  甲组:“犟龟”的“犟”是指小乌龟固执、愚蠢的犟脾气,他本来本领低劣、行动缓慢,却自不量力、好高骛远,去参加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而时间又是那样短暂,他不可能准时到达目的地,其结果必定要失败。
  乙组:“犟龟”的“犟”可以理解为“倔强”“顽强”“有毅力”,一个“犟”字概括了小乌龟的性格特征。“犟”指的是小乌龟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遇到任何困难和阻碍都不改变初衷的一往无前的精神。
  丙组:我们同意乙组的。
  3.关于作品主题及作者对小乌龟的态度:
  甲组:这篇童话通过所叙述的故事,嘲讽了小乌龟这类固执愚蠢、不听劝告、本领低劣,却自不量力、好高骛远的人,这就是作品的主题。小乌龟是作者嘲笑、讽刺的对象,作者对小乌龟持否定、批判的态度。
  乙组:做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还要有勇气和毅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这是这篇童话所揭示的主题。作品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小乌龟的勇气和毅力的赞美,作者对小乌龟持肯定、赞扬的态度。
  丙组:支持乙组。
  4.关于作品的结尾:
  甲组:课文结尾写小乌龟“感到非常幸福”,并说:“我一直说,我会准时赶到的!”这纯属小乌龟失败后的自我解嘲。这样结尾更加形象地表现出小乌龟固执、愚蠢、可笑的“犟”脾气,深化了童话的主题。
  乙组:“感到非常幸福”写的是小乌龟参加“从未有过的、最美丽、最盛大的庆典”时的内心感受,他在幸福中感受到了自己的成功,或者说在成功中感受到了幸福。
  甲组:可别忘了,课文最末小乌龟还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你们又如何理解?
  乙组:课文以小乌龟说的一句话结尾,这句话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小乌龟成功时自豪、惬意的情态。结尾一段写小乌龟成功的感受,以个性化的刻画,使小乌龟的形象更加完美感人,揭示出“犟龟”这一艺术形象的积极意义,寄寓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具有振奋人心的鼓舞力量。
  学生的辩论停下后,再一次举手表决,丙组同学全部支持乙组的观点,甲组有15名同学放弃了原来的观点来支持乙组。至此,我作为执教者才明确表态支持乙组,并对学生的辩论进行了总结评价。我对踊跃发言的同学给予表扬,指出文学作品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得到多种解读,鼓励同学们今后在阅读作品时应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