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一种创意带来的两重天地

作者:陆春建




  曾经思考过很长时间:什么样的语文老师才算是真正优秀的语文老师?想了很久都没找到答案。网上有人戏称:真正的语文老师是没有的。直到教《孔乙己》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才忽有所悟。
  那天,与往常一样,我夹着课本走进教室。直接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学生们唉声叹气地打开课本准备听我讲课。我也叹了口气,准备开始上课。然而就在我打开课本的一刹那,坐在讲台旁边的一个学生不知怎的嘀咕了一句:“还不如让我们自学。”我一愣,骤然想到:“是啊,如果让他们自己学,会怎么样呢?”
  想到这里,我转身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下了一个问题:“焦大会娶林黛玉吗?”字还没写完,教室里一下子就炸开了,无精打采的眼神一下子就变得神采奕奕。不用我说,同学们就开始了热烈的讨论。我静观其变,待他们讨论了四五分钟以后。我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发问:“焦大、林黛玉是哪本书里的人物?”“《红楼梦》。”他们挺得意。“好,看得出来大家的知识面很广。那么,谁能回答黑板上这个问题呢?”手臂在害羞中慢慢举起。“能,因为焦大如果娶了林黛玉,马上就会改变他抱怨不已的生活。”“不能。因为他们是两种类型、层次不同的人。”“能,……”“不能,……”教室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看来“上钩”了。
  我拿起黑板擦突然把问题擦掉了,下面学生一愣,我继续写:“怎样才算真正读懂了一篇文章?”下面不吭声了,不过看得出来,很多同学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我提示:“可以将自己的答案写下来。”
  三分钟后,他们开始发表意见:“读懂一篇文章就要了解文章的主旨、写作特点。”“还要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还要对文章进行思考,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比如焦大会娶林黛玉吗?”(下面一阵轻轻的笑声)……
  几分钟后,我开始总结:“读文章是生活中的乐事,人的一生如果常能与书相伴,那他一定是幸福的。然而要想真正读懂一篇文章,除了要理解文章的主旨、写作特点等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就是能对文章提出问题。”我拿起笔在黑板上写下“读出问题”四个字。这时,教室里安静极了。我顿了一顿,继续说:“今天,我们就尝试用这种方法来读一读《孔乙己》这篇文章,看看哪些同学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下面一片轻轻的读书声,他们开始用心了。
  五分钟后,我收集了这样一些问题:
  “课文第十二段为什么反复提起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为什么孔乙己一进酒店别人就嘲笑他?”
  “一个‘排’、一个‘摸’可以看出孔乙己身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孔乙己在酒店里品行最好与他偷书的行为是否矛盾?”
  “文中两次出现‘店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有什么作用?”
  “孔乙己身上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
  一个接一个的充满智慧的问题像春雨一般滋润着我的心田。
  “老师,有些问题我们可以自己解决的。”下面已经有学生在悄悄地“怂恿”我。
  接下来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然而即使在下课铃敲响之际,教室里依然是一片讨论声,充满了对知识的探究与渴望。
  那一课结束以后,我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坐了很长时间,终于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课堂,也终于明白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奇妙的、令人激动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看看课程表,下午是另一个班级的课。怀着兴奋和喜悦,我把这节课又精心地备了一遍,期望着再次引发学生思维的激情。
  那天下午,当我满怀激情地走入课堂时,却发现事实远非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写下:“焦大会娶林黛玉吗?”讲台下的反应寥寥无几。整节课,学生很少出现激动的神情,即使有,也是敷衍性的。结果,我越教越泄气,学生也越学越没劲,那堂课彻头彻尾地失败了。最要命的是我兴致勃勃地邀请了一大批同事。
  下课后,除了难堪之外,我更多地陷入了沉思……
  我喜欢激情,总认为一个真正的老师应该是一个神采飞扬的老师,应该是让课堂充满激情的老师。而这种激情的培养,靠老师一个人是不够的,它更多地依赖于学生。只有学生动起来、活起来、问起来,课堂才会变得生机盎然。所以,在第一节课中,听到有学生说“还不如让我们自己学”的时候,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种很好的课堂生成性资源,所以将计就计,抛出第一个问题“焦大会娶林黛玉吗”,以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而第二个问题“怎样才算真正读懂了一篇文章”,则是力图唤起学生的思考意识,让他们真正地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完全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资源利用合理,教学措施得当,所以,第一堂课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这其实也在告诉我们:真正的课堂是以学生为第一位的。
  第二节课的失败是令人深思的:激情如不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只不过是昙花一现,一堂课的成功要建立在很多因素上,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学习情绪、个性特点等都不可忽视。第二节课之所以未能成功,是因为教师在课前没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在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储备(班上多数同学来自农村,知识面较窄)都未做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贸然采用现成的教案进行授课,失败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