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课本”活水来

作者:张文芳




  面对作文,很多同学都为没有素材而叫苦,或为写来写去都是几个用滥了的旧素材而长叹。殊不知,一座储藏丰富的素材宝库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这就是我们每天都要打交道的课本。如果能够用心挖掘、合理归纳,并且灵活运用好课文中的素材,我们的文章一定能独树一帜,让老师眼前一亮。
  下面笔者就试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为例,将课文素材进行整理,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课文篇目:《再别康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花未眠》等
  话题导航:自然之美
  参考话题:“在自然中生活”(08年高考重庆卷)、“诗意地生活”(07年高考湖南卷)
  写作示例
  (1)我多想像李乐薇一样,在自然中生活。把自己的小屋建在宛如眉黛的山上,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多么清新,多么灵动!每天清晨,准时被窗外怡人的空气和动听的鸟语幸福地唤醒,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便是静静地欣赏群山环抱的小屋,看它在逐渐变亮的晨光中,犹如娇弱的花蕊般缓缓地绽开。傍晚时分,在辛勤地工作了一天之后,来到微风轻拂、树叶低语的林阴小路上散步,无意间抬头,竞惊喜地发现彩霞绚烂的天空变成了一座姹紫嫣红的大花园,花园里开满了高贵的牡丹、娇艳的玫瑰、热情的紫罗兰……能在这样一个与自然同呼吸、与天地相交流的地方生活,平生又复何求?到时恐怕我也要像陶渊明一样欣喜地高歌“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了!
  (2)诗意,诗意就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意就是徐志摩的“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诗意就是朱自清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诗意就是川端康成的“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温馨提示:
  同学们还可以选一篇课文自己试着来仿写,练构思,也练文笔。
  二、课文篇目:《错误》、《雨巷》等
  话题导航:遗憾之美
  参考话题:“错误”、“等待”、“愿望”、“季节”(07年高考福建卷)
  写作示例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那幽怨缠绵的诗句将我的思绪又一次带回那个望眼欲穿、柔肠百转的春天。这注定是一个属于思妇的季节。那等在季节里的女子,在光阴的轮回里坚守着心灵的城堡,只是不知如花的红颜还经得起几度日升月落,雁去燕来?而这片衷肠,远方的浪子,你可曾听见?你可曾怜惜?那嗒嗒的马蹄声可是你回头的讯号,还是又一场情殇的前奏?
  温馨提示:
  好构思从细微处来。这两首都是在意境营造上很出色的诗歌,所以我们在运用时就要特别注意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意象,比如一场雨、一把伞、一扇窗、一条街道,往往就是这样一些细节能够触发巧妙的构思,把话题和素材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三、课文篇目:《我与地坛》、《(名人传)序》等
  话题导航:生命之美
  参考话题:“磨难”、“英雄”、“坚强”(08年高考四川卷)、“他们”(08年高考上海卷)
  写作示例
  每当现实的挫败让我沮丧和无助的时候。我总是会想起他们。
  没有显赫的权势,没有辉煌的战功,甚至没有强健的躯体,饱受贫穷与疾病的折磨,但他们依然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正如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说的那样:“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他们就是这样的人!在这些伟大的心灵中,总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慈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给迷惘和不幸中的我送来温暖的慰藉和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瞧,他们中间的贝多芬踏着坚定的步伐,一脸凝重地来了。
  瞧,他们中间的史铁生缓缓摇着轮椅,神态安详地来了。
  温馨提示:
  也许有的同学会认为“磨难”、“坚强”之类的话题缺乏新意,出考题的几率不大,其实这还是一个思维转换的问题。08年高考上海卷的作文题是“他们”,“他们”是谁呢?可不可以是那些面对磨难依然坚强挺立的伟大灵魂呢?当然可以!那么,我们平常积累的关于“磨难”、“坚强”之类的素材不就派上用场了吗?所以,一切素材有没有用的关键还是在于是否能够活用,也就是是否能够进行适当的联想和迁移。写作示例中关于贝多芬和史铁生的部分只开了个头,聪明的同学,下面就请你开动脑筋,利用课本的资源和你平时的积累把它补充完整吧。相信你一定会写得很精彩!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