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无声的和谐

作者:陆宝初




  也许,人和自然的和谐本来就是自然界唯一的法则,于是在人类前行的历程中,它演绎成种种情调,种种人生的感悟。长天庆《飘逝的芦花》就向人们唱响了一曲天人合一的穿越岁月的歌。
  首先,描摹了魂牵梦萦的故乡那片芦苇的自然和纯美。文章开篇即直抒胸臆,“故乡的那片芦苇真美”!之所以美,是因为芦苇是属于自然的,于是作者写春天的芦苇,写明净的泉水,写飞来飞去的小鸟,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故乡的这片芦苇,也浸透着他天真的幻想,因为在孩子的心灵里,大自然永远是那么温和而无私。童心是最能与自然融合的。于是这一切也就更自然美妙。在晨曦初露的时刻,他能感受到芦苇的呼吸,那是因为他用童心去接触自然,一切都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尤其是奶奶讲通天虹故事的那段,夏雨,芦苇,彩虹,龙宫,年迈的奶奶,天真的孙儿,浪漫,纯真,和谐,宁静,如天堂般美好。
  其次,深沉眷恋,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温馨的情愫。看着这清灵灵的水日夜不停地流,于是作者想象着荡外的世界,感受着大自然的亲切和温馨,一种异样的情丝牵动着他的心绪。其实,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大自然神奇的创造,蕴生了宇宙万物的灵性和情愫。听着芦苇拔节的噼啪声,听着啾啾的鸟语,阵阵的蛙声,他觉得这是大自然的语言;苇叶沙沙低吟,似乎又是大自然的倾诉。作者激动不已,似乎在梦境中,恍恍惚惚地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他忽而感到,他原本是大自然中的一株芦苇,或是随风儿飘舞的那片芦花——那繁衍滋长的生命,只有真正融入博大的自然,才能得以永生。
  再次,由实而虚,那飘逝的芦花演绎着永恒的生命的故事。夕阳西下,鸟鸣蛙唱伴着漫舞的芦花。在夕阳撒下的点点金辉里,作者沉醉于如梦的美景中,他真的陶醉了,化为大自然中生机盎然的一株芦苇,或是飘飞生命之歌的芦花。这也许就是生命最初的定格,在这最贴近自然的角落里,人与自然以蓬勃的生命力而和谐共生。
  时光流逝,而如今那片苇林依然铭刻在作者心头。人类文明的车走得太匆匆,谁又会在意那路边的风景呢?这本来和谐美好的一切,就如芦花般随风飘逝而去,没有愁,没有怨,飞得潇洒,去得从容,那飘逝的芦花和蛙唱鸟鸣在作者的眷恋和思念中也就成为永恒的记忆。也许,由现实而心灵,那人与自然的无声的和谐才能得以升华,得以永恒。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