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一幅诗意的乡村民俗风情画

作者:林承雄




  乡土,是当代散文书写的一个重要场域。在汹涌的城市化浪潮的裹挟下,乡村的贫瘠、荒凉、落寞已经越来越触目惊心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作为散文作者,面对这样的现实,自然会生出无限感慨。因此,追怀、铭记乡村尘俗生活的自然、朴野、宁馨、温情的一面,便成为诸多感怀、沉思散文中的重要脉络。从这个意义上讲,李雪峰的《偷秋》一文可算是一篇佳作。它以细致的笔触描绘出颇具童趣的乡村偷秋的民俗风情图,展现了“村庄人”朴素、本真的个性,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生动、优美,弥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开篇写乡村秋收季节将至的情景,声色并茂,动静结合,蔚为壮观。秋虫鸣唱、雁阵高飞、秋风沁凉、遍野金黄,一派丰收的富饶景象。作者突出地描摹了色彩之美,紧扣“黄”字,用一组排比句反复铺陈,表达了那种无以自禁的喜悦之情,这就为下文写农人的中秋月下宴饮和偷秋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场面描写细腻、鲜活,是本文的又一特色。如八月十五夜月下庭院里的闲聊和宴饮的舒畅、惬意。月上中天时三三两两披一袭银辉到别人家的田间地头偷秋的自在、放肆,一切都那么淳朴率性。此外,作者还以谐趣之笔补叙了偷秋的轶事趣闻,淡淡地勾勒出村庄人的狡黠、朴厚、率真的一面。篇末三段用满蕴欣羡之情的议论,揭示了偷秋的意义所在:渴望从岁月里“偷”出好时光,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好记忆,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朴素的温馨和情趣,“偷”出幸福的梦想,卒章显志,使人不禁对这样的一种幸福的田园生活生出无限向往。结尾的一句设问“而我们又从岁月中偷到了一点什么呢”。若绕梁余音,引人深思。温馨、悠闲的“偷秋”的乡村风情图景,不啻是现代都市人喧嚣劳顿的生活的对照。村庄人的这种富足,或许正是城里人难以偷得的缺失!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