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红颜泪尽

作者:李 彤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题记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一曲《枉凝眉》,映着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照着黛玉的“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更映着黛玉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有了前世里绛珠仙草受神瑛侍者朝暮以甘露灌溉之恩,便有了今世里黛玉还宝玉之泪。一样的是水,不一样的是情。
  黛玉,她本是一株仙草,却在无意中流落人间。落花即牵心绪,流水便是闲愁。在她宁静的外表下,掩藏着一种寂寞和忧伤的聆听。她能听见黑暗中一些嘈杂的欲念在缓缓离身体而去,于是笔下滑出一段愁绪。
  愁思一缕,悲痕几束,织丝成绸无力缚!
  在别人隔墙欢笑之时,她却独自徘徊在落英缤纷的花影之后,惜花叹花。在温柔的晚风中。一丝惆怅,只扯得她心花片片凋零,化人尘埃。
  当别人吟弄风月之时,她却一人顾盼自怜于西窗之下,醉心诗画。一缕相思闲愁,便引得她的思绪凄切缠绵,跌落零乱。
  黛玉的寂寞,只怕即使是宝玉也未必能完全体会。至于他人,更和她不是一个世界的。
  黛玉将自己封闭在纷乱的红楼之外,独依花锄,独守花冢,独自细腻、惆怅、哀怨。容不得外界丝毫的践踏,任凭花开花落,只留寂寞。寂寞开满了她灵秀的赢弱的身躯,于是她更美丽了,美劭伤害自己!为了这种美丽,她宁愿与整个世界隔断,焚了诗,烧了怨。
  “死黛玉者,黛玉也。”
  当她带着焦枯的眼睛散去,泪流干,缘分尽。当初金风玉露的相逢,种种恩情,前生今世的债,都一一做了了断。三生石畔。再不相欠。然后,各自重回原始的寂寞,等待下一个轮回。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黛玉,她始终不是大观园里的一株奇葩,而是一竿湘妃竹,冷冷清清地寂寞着,桀骜、柔婉;她本不是一首人世悲歌,而是仙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她始终不是贾府里的闺秀,而是潇湘妃子,风尘俗世羁绊不了茕茕孑立的她。
  道是聪明终不悟,咏成痴情难自解。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红颜泪尽,一切终必成空。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