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学会“忘却

作者:马春光




  老年人是健忘的,而有时候他们又不屈服于这种“忘却”。在这篇散文的开头,我们看到作者自豪地点数他的记忆是如何出色,记得三岁时的事情,记得小学老师的面容,记得少时背诵的诗歌。当作者“得意于自己的记忆力”时,实际上他的年龄在增长,他的出色的记忆力也经历着岁月的磨蚀。直到有那么一天,他终于感觉到“我的‘忘性’正在与‘记性’平分秋色”。然而,他并没有悲伤,而是认识到了来自“忘却的魅力”。显然,作者是欲扬先抑的,他先说记忆是如何美好和在人生中的不可或缺,然而,我们似乎又可以很清楚地感觉到,他真正要说的其实是忘却,他意识到自己的老年将至。在作者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的也许恰恰应该是他对待忘却的态度,没有哀伤,没有怨恨,而是在近似闲侃的文字中娓娓道来,平静中有一丝深深的隽永。
  从更深层次上说,忘却的加剧其实是在暗示一个老人生命的渐渐逝去,死亡也便成了一个盘桓在脑海中无法拭去的思索主题。作者在最后说:“待到那一天,我们把一切都忘却,一切也都把我们忘却的时候,那就是天国啦。”是的,这是何等平静的诉说,他说他要感谢忘却,忘却的意义在作者的人生中变得重大起来,它开始具有了非同一般的“魅力”。这显然是一种智慧,一种老年的智慧,一种关于生存的智慧。
  当自然界的规律在自己的身上得以体现时,他明白这一切到来的必然性,并且欣然接受,能够感受到它的无限魅力。我们从作者的字里行间看到的是一种生存的哲学,一种适应的哲学,一种乐观的哲学。作家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了伟大的生存哲理,我们所应接受的或许并不仅仅是关于生活的一种态度,更重要的是他启示我们学会思考,学会在漫长的人生中怎样更好地生活。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