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为他人默默许愿

作者:刘心武




  小时候,邻居潘姥姥的嘴很瘪,妈妈让我把刚刚蒸好的蜂糕送去给她吃,她高兴得不得了,可是吃那糕以前,她把糕上的红枣都抠下来,让我很吃惊。后来听妈妈说,如果潘姥姥有钱安上假牙,她就可以像我一样享受红枣的美味了。那时我就默默许愿:等我长大赚了钱,一定给潘姥姥装上满口假牙。但是不久我们就搬走了,几年以后传来潘姥姥去世的消息,妈妈叹息时,我在一旁呆想:她怎么也不等等我,就死了呢?
  上小学的时候,教唱歌的老师是个很爱笑的少女,她的笑声像鸟叫一样,我一听她笑就想到翠绿的竹林。可是有一天她来上课时完全没有了笑容,眼睛里泪汪汪的,后来她好久没来上课,换了一个很厉害的男老师;偶然里听说,她是因为失恋,自杀未遂,不再当老师了。我心里非常难过,但默默许愿,等我长大了,一定爱她、娶她。可是我还没上完小学,有一天,就在大街上看见她,挽着一个很强壮的男子,满脸放光,还发出我熟悉的小鸟般的笑声……
  中学毕业时,在联欢会上,有人建议每人说说自己的职业理想。有一个同学说他要当舞蹈家,立即引起哄堂大笑。他也笑,确实很好笑,因为他是个罗圈腿;但是我知道他心里真有那个想法,便在心里默默为他许愿:将来他就能当个舞蹈家!很久以后,在一场精彩的晚会结束时,我到后台去看他,我告诉他当年曾默默为他许愿,他感动地握住我的手说:“怪不得我终于和舞蹈结下了不解之缘!你的祝愿,也是冥冥中托举我向上的力量之一!”他现在是一位重要的舞蹈服装设计师。
  少年时代,我常常为他人默默许愿,成年以后,也还没丢失这颗童心。我很少得以如愿,而且我许的愿未必是他人所渴求的,有时甚至与他人内心所思相左,但是我珍惜自己的这一份心意;在为他人默默许愿的一瞬间,我的心灵必是美好的、纯净的、向善的,至少在那一瞬间,我无愧在世为人,并相信我置身其中的人类,因有这种最原始、最朦胧、最浅显的情愫,才得以绵延至今。
  我不知道除却父母妻儿以外,可曾有他人为我默默地许愿,我在生活中是否过多地揣想他人对我的恶意,而丧失了对这世界存在良善的想象力?也许他人曾有过的对我的默愿,大大地超过了我所默愿的次数和力度,我只有珍惜自己那一份尚未泯灭的为他人默默许愿的情愫,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为他人默默许愿时,心中便有一根爱芽,这芽不能抽叶、开花、结果,却能化为一种基因,传递到新的生命中。
  唯愿自己还能自然而然地,在一个瞬间,为他人默默许愿……
  
  “为他人默默许愿”——一种“美好的、纯净的、向善的”质朴情怀!在作者的笔下,这种情怀首先表现为一颗“原始”、“朦胧”、“浅显”的童心:希望嘴很瘪的邻居潘姥姥“可以像我一样享受红枣的美味”,希望失恋、自杀未遂的女老师有人关爱,希望“罗圈腿”的同学实现他舞蹈家的梦想……作者在充满童趣的叙述中紧扣了题目中的“默默”二字。成年以后,作者虽深知“我许的愿未必是他人所渴求的,有时甚至与他人内心所思相左”,但他依然珍视“这一份心意”,因为他深感这一份心意的美好。作者还变换心理视角,想“可曾有他人为我默默地许愿”。这样,“默默许愿”形成了文意上多层递进的意义层面。
  “为他人默默许愿”这一标题,既是行文的主线,也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其用语朴实,渗透着善良的人性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江兴旺)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