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元明古诗阅读训练

作者:黄蔼北




  一、阅读下面一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花
  郝 经
  彩云红雨暗长门,翡翠枝余萼绿痕。
  桃李东风蝴蝶梦,关山明月杜鹃魂。
  玉阑烟冷空千树,金谷香销谩一尊。
  狼藉满庭君莫扫,且留春色到黄昏。
  1.结合诗歌题目和诗境,说说首联“余”字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联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内心感情?请结合诗境来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到京师
  杨 载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
  1.联系整首诗,赏析一下一、二句中“生”、“少”两个字的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作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一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对酒
  倪 瓒
  题诗石壁上,把酒长松间。
  远水白云度,晴天孤鹤还。
  虚亭映苔竹,聊此息跻攀。
  坐久日已夕,春鸟声关关。
  1.通过赏析“长松”、“白云”、“孤鹤”、“虚亭”等意象,抒情主人公给读者以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远水白云度,晴天孤鹤还”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苏李泣别图
  袁 凯
  上林木落雁南飞,万里萧条使节归。
  犹有交情两行泪,西风吹上汉臣衣。
  1.苏武、李陵的故事是西汉震撼人心的事件,作者题画时用“木落”、“雁飞”来描述,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风吹上汉臣衣”的“汉臣”一词,换成“故人”、“知己”是否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游西湖
  杨 基
  采莲女郎莲花腮,藕丝衣轻难剪裁。
  瞥然一见唱歌去,荷花满湖风雨来。
  1.一、二句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来描写西湖采莲姑娘的美丽?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三、四句里,作者用了哪些细节来表现主人公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陈氏秋容轩
  高 启
  西郊莽迢递,川树凝烟景。
  雨过落红蕖,斜阳半江冷。
  蝉鸣山欲暗,雁去天逾永。
  孤客对萧条,应知镜中影。
  1.诗人十分隐蔽地点出了本诗描述的主要季节。你看,本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情景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整首诗作,简要赏析一下颔联“落”、“冷”两字的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