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高考现代文阅读概括题型解题对策

作者:何云轩




  概括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能力,在逻辑上属于归纳。概括又要借助于精准的语言表达,对语言运用能力要求很高。概括能力是人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此,以选拔为目的的高考就特别注重对考生概括能力的考查。据考试大纲的要求,高考命题者在现代文阅读中纷纷设置各种各样的概括题型,涉及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如:
  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第2题:“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
  2003年全国卷《乡土情结》第2题:“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2004年重庆卷《山峦》第2题:“根据本文第四段的内容,概括‘这些年轻的女性’的身世。”
  2005年全国卷Ⅰ《一日的春光》第3题:“‘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
  2006年安徽卷《行吟阁遐想》第1题:“作者在行吟阁畔产生了哪些‘遐想’?请简要概括。”
  以上是直接要求“概括”(或概述)的题目。还有更多的题目,虽非直接要求“概括”(或概述),但要求简明扼要地答题,也必须用概括。如2006年广东卷《夕照透入书房》第4题:“文章开头说:‘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从全文看,这里所说的‘神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那么,如何回答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概括类题目呢?笔者在研究了近年各地高考题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勾词整合法。就是根据题目的指向,在一定的范围内,找出相应的词或短语,稍加整合,做出答案。如2006年全国卷Ⅱ《绵绵土》第1题:“本文描写的‘绵绵土’有哪些特点?”仔细阅读原文不难发现,文中先后出现“极细柔的”(第5段),“暖呼呼的”、“金黄的”、“闪着晶亮的光芒”(第6段),“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第9、12段)等描述性短语,只要将它们找出来,归并在一起就形成了答案。(该题参考答案是:细柔,温暖,金黄色,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又如2005年全国卷Ⅱ《春天的梦》第2题:“作者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原文先后出现“短促”(第2段),“有漫天的风沙”(第3段),“春天赋予世界以色彩”(第5段),“寒冷”、“春天赋予人类以希望“(第6段),归纳整理第2至第6自然段的上述词和短语,就能得到正确答案。(该题参考答案是:作者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短促的,寒冷的,风沙漫天的,充满生机的,充满色彩的,给人带来希望的。)其他如2005年全国卷Ⅰ《一日的春光》第3题、2006年四川卷《乡村的瓦》第2题、2006年重庆卷《说村落》第3题,都属于这种类型。
  这类题型重点考查的是考生筛选信息的能力,要注意筛选准确,再就是要全面,不能遗漏要点。
  二、抽象提炼法。就是在若干个概念中抽象提炼出一个更高一级的概念,并使后者能统领前者,两者是所属关系。其实这种方法对高中生来说并不神秘,小学课本里就常有这样的练习,如从“茄子、黄瓜、萝卜、桔子”中挑出与其他三样不同类的东西来,孩子们很容易从中挑出“桔子”来,因为它是水果,而其他三样是蔬菜。茄子、黄瓜、萝卜都属于蔬菜,这就含着归纳思维在里面。因此,只要考生有这种意识,就不难概括了。如2006年安徽卷《行吟阁遐想》第1题:“作者在行吟阁畔产生了哪些‘遐想’?请简要概括。”该题答案有三个要点,其中前两个要点的依据是以下两句话:“我仿佛看到这位项上挂着花环、腰间佩着长剑、足下穿着芒鞋的古代诗人,披发伫立,蹙额低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我又仿佛看到穿着破旧的长袍、飘拂着长髯、背着双手的闻一多先生,昂首仰天,血脉偾张,作狮子吼:‘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用前面讲的方法很容易从第一句话里提炼出“屈原的形象和诗句”,从第二句话里提炼出“闻一多的形象和诗句”。这便是该题答案的前两个要点。
  再如2004年北京卷文学作品阅读第2题,要求解释文中“生命气息的载体”的含义。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弄清“载体”的含义,不难明白,它指的是上文说的“书桌、文具、手杖、眼镜、外衣、怀表和水杯”,做答案时不能一股脑儿把这些都抄下来,而应该把它们抽象提炼成“日常生活用品”!
  还有2005年重庆卷《阳台上的遗憾》第3题,也要用这种方法去概括。
  三、剔肉存骨法。此法颇类似于分析句子成分时找句子的主干(即主、谓、宾)。如2003年全国卷《乡土情结》第2题:“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第三段原文如下: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题目涉及的两个句子都比较长,但主干部分不外是加着重号的那些内容(即所谓“骨”),整理这些内容,就是答案了。
  有时要求概括的对象是一个句群,道理也是一样的。组成一个句群的若干个句子往往有主次之分,撇开那些居于次要地位的起辅助作用的句子(即“肉”),抓住居于核心地位的起统率作用的句子(即“骨”),就能完成准确的概括。如2006年福建卷《泪与笑》第3题:“‘我每回看到人们流泪,不管是失恋的刺痛,或者丧亲的悲哀,我总觉人世真是值得一活的。’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该题答案涉及原文第9、10两个自然段,而这两段内容其实就是两个因果关系的句群,其核心句子分别是“泪是肯定人生的表示”和“眼泪真是人生的甘露”,抓住这两个句子,答案就不会走样了。同时,第1题要求“分点概括出使作者不敢大声呼吸的几种笑的具体内容”,也要用这种方法去组织答案。
  四、透视分析法。此法适用于概括文段主旨类题型,要求高屋建瓴,总揽全篇,宏观把握,要透过表层的语言材料,分析蕴藏其中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如2006年辽宁卷《杨柳》第4题:“请概括本文的主旨。”这篇散文所写对象是杨柳,作者的态度是赞美,赞美什么呢?不外乎杨柳的一些精神品质,再深入一步思考,赞美杨柳的意图是什么呢?这样一分析,答案就出来了:本文通过赞美杨柳“贱”而有用,高而能下的品质,体现了作者在处世待物上超越世俗名利欲念的人生观念。
  再如2006年全国卷Ⅰ《阳光的香味》第4题:“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这篇文章主要写“我”与一位在稻埕上劳动的农夫的对话,而这位农夫就是因为“发现了阳光的香味”才“下决心留在家乡”务农的。文章把阳光的香味与劳动、与农村、与自然联系起来,又将阳光的香味与夜来香、昙花的“阴香”作对比,将农民的嗅觉与都市人退化了的嗅觉对比。把握了这些内容,就不难明白文章的主旨: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
  其他如2006年广东卷《夕照透入书房》第4题、2006年江苏卷《一幅烟雨牛鹭图》第3题,也要用这种方法做。
  做这类题应注意概括文意要准确、全面,组织答案时可根据文体采用一定的格式,一般说来,散文主旨的概括可以按照“通过……,表现了……,表达(抒发)了……”的格式进行。其实,传统的语文教学在课堂上经常做这种功课。
  上面介绍了四种概括的方法,我相信同学们如能摸索出其中的规律,再辅之以适当的练习,定能事半功倍,做到成竹在胸,从容面对现代文阅读中的概括类题型。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