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素朴中有无限烟云

作者:董红佴 陈爱华




  池莉的小说大多取材于百姓的日常生活,呈现一种生活的本真状态。冷静的叙述态度,使她成为80年代末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但是,对于众多喜爱池莉作品的读者来说,要想更为真切地了解她的生活、情感世界以及创作中的甘苦,更应该读她的散文——“对于我,散文总是比小说难写。散文的真实性对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我总是想要在现实生活中躲藏,可散文总是要暴露我的身影。”
  关于散文,池莉一气列出了五种为自己所“讨厌”的作品:“故作高深状的散文”,“卖弄文化的散文”,“无病呻吟的散文”,“好为人师的散文”,“故弄玄虚的散文”。这的确是对当前散文创作中五种“流行病”的形象概括——披着华丽的外衣在那里招摇过市。《熬至滴水成珠》是池莉人生经验的提炼和感悟。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如是我闻及我闻如是。第一部分记录的是作为一个普通女人的池莉在衣食住行、相夫教女等方面的生活点滴,其中池莉对女儿的自由式教育更是体现出了作家鲜为人知的一面。第二部分记录的是作为作家的池莉的阅读和写作。从早期的《小姐你早》、《生活秀》以及近期的《有了快感你就喊》、《看麦娘》,池莉记载了写作过程的点滴,以及她构思、运笔之间的苦乐。捧在手上细细地读,愈发感到,池莉散文的许多篇章,像一位江南女子在义正词严地发表演讲,细腻处有粗犷,婉约处有大气,温柔处有阳刚,斩钉截铁,绝不故作呻吟。池莉的文笔优美而飘逸,焕发出一股我行我素的果敢和大气,呈现出豪放、雄奇的阳刚之美。”例如,她对足球的理解让人佩服至极:足球“既有方又有圆,既要勇敢又要智慧;既有艰辛的漫长奋斗又有成功的辉煌瞬间”。池莉喜欢足球赛场上那“人的原始激情”,她赞赏球场上“优美的力”、“汹涌的泪”、“开心的笑”和“真正认真的竞技”。池莉对足球的理解融入了对人的精辟见解,准确而生动。
  池莉的散文不言太多技巧却总能让人感受到不施粉黛素面朝天的美丽。她无意于向读者灌输道理,作品总有洗净浮华铅尘后的闲适感觉。虽然没有什么翻天覆地的事情,令人感动的东西却总有很多。正如作者所说:“我创新不了什么。一切的想象、体验和经历都超越不了生活本身。世界上的至真至美至善都天然存在,只是被积年的岁月风尘所掩盖。我的写作,为的是拂去那些灰尘,让真善美显露出光芒来。”微风襟袖知,我思故我在。《给你一轮新太阳》的散文创作风格,迸发出阳光般的炽热和刚强。在此意义上讲,该书是女性散文创作的精品。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我愿意用蒋捷的这首《虞美人》来形容阅读池莉作品《熬至滴水成珠》的感觉,岁月流逝赋予作家的从容、淡定,以及澄明的人生视景,在这本文集中得到清晰而温润的表达。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作家经由岁月砥砺而获得的那份平和与宽厚,还可以读懂一个人的坚韧与辛苦。
  
  晒月亮
  池莉
  常熟有一座山,叫做虞山。虞山有一座寺,叫做兴福寺。兴福寺有年纪,大约一千五百来岁。寺内山坡上有一片竹林。竹林的特点是因为竹林里有一条曲径。曲径的特点是因为有一首唐人的诗歌,便是唐人常建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字是宋人米芾写的。米芾湖北人,出了名的任性和疯狂。有洁癖,好奇装异服。性情渗透在字里,诡异又憨厚、漂亮!今年四月的一天,我就住在这首美丽的诗歌里面。①清早起床,推开房门就是竹林。走在竹林的曲径上,梳着头发。根根发丝都飘向远方:唐朝和宋朝。美丽的东西是横截面,②一旦美丽便永远美丽。
  兴福寺的茶是兴福寺的。沏茶的水也是兴福寺的,泉水。水杯是一般常见的玻璃杯。水瓶也是一般常见的塑料外壳的水瓶。水瓶上用油漆写了号码。油漆已经斑驳,暗中透着沧桑。不知沏了多少杯茶了!我这个不喝茶的人,破例喝茶了。一杯接着一杯。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茶水香气扑鼻。无须精致的茶具烘托和引导,这是一种明明白白的清澈和香甜。
  夜深深,在寺内缓缓散步。看风中低语的古树,看树叶滑落潭水,看青苔暗侵石阶,看夜鸟梦呓巢穴。看回廊结构出种种复杂的立体图案,看老藤椅疑惑深夜的寂寞。看时间失去嘀嗒嘀嗒的声音,看僧人们的睡眠呈现一种寺庙独有的静寂。看细细的茸毛在皮肤上悄悄生长,色泽因此变得柔和。你的眼睛里面有我的眼睛,你的笑意包含我的笑意,你的心情可以覆盖我的心情。朋友们和我自己,变得都很透明和简单。所有的牙齿,都曾经被烟垢污染,不记得何时有过今夜的灿烂,一笑,就有贝光闪烁。这就是兴福寺的月亮!兴福寺的月亮是唯一的月亮。因为它有兴福寺提供的一切人文环境。有兴福寺的院墙作为我们获得某种特定感受的保障。兴福寺的月亮不是单纯的月亮。我越来越不需要单纯的东西。
  我在新疆看见过又大又圆清澈如水的月亮,可它的背景是沙漠。那种月亮适合失恋少女,行吟诗人,科研工作者和深受声名富贵所累的成功者。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美文》,有删节,长江文艺出版社)
  注释:①指美丽的诗歌的诞生地——兴福寺。②意即美丽的事物是永恒的,一旦美丽便永远美丽。③背景是沙漠的月亮可以激发诗人的创作热情,科研工作者的探索欲望,让失恋的少女和深受声名富贵所累的成功者感受个人得失的微不足道。
  
  洗尽浮华之后的闲适
  俗话说,“花香蜂自来,题好文一半”。一篇好的文章需要有一个好的标题,一个好的标题也可以成全一篇好的文章。“晒月亮”——多美的词,多美的意境,多惬意的事情……月亮这颗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不知引起了多少文人的幻想,牵动了多少游子的情愫,留下了多少美丽的传说:“月下老人”、“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 ……以月亮为话题怎么样才能写出新意,言他人之所未言,出奇制胜呢?池莉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晒”字非常生动形象,引人遐想。
  李白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晒的是月的寂寞吧!柳永说,杨柳岸,晓风残月。他在兰舟催发时分,晒了月的彷徨吧!苏轼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在思念远方的亲人,晒的是月的豁达吧!那对约会的情人等不到天黑,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应是晒了月的甜蜜吧!辛弃疾最是性急,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池莉“晒月”又言何物呢?池莉为何不晒太阳,偏要到兴福寺晒月亮?如今的时代,有谁还能如此悠闲地享受生活,享受月光的温柔。作者用了一环套一环的方法,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唐人的诗歌”:“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接着是唐朝和宋朝的巧妙结合,于是,读者就沉醉在这美丽的诗歌中。文章用了比兴手法,写兴福寺的月光具有阳光的作用,能净化灵魂,使人看清自己的欲念。
  作者所描写的月亮也是独具风格的,耐人寻味的。瞧,兴福寺的月亮闯进来了:“看细细的茸毛在皮肤上悄悄生长,色泽因此变得柔和。你的眼睛里面有我的眼睛,你的笑意包含着我的笑意,你的心情可以覆盖我的心情。朋友们和我自己,变得都很透明和简单……”沉醉于作者的月亮中,读者终于明白了月亮的崇高和美丽,它以银色的光芒涂抹世界之万物,装饰物中之灵魂。月亮好美啊,令人陶醉。
  
  散文引航
  收藏幸福
  池 莉
  幸福到底有没有?当然是有的。短暂的新鲜感和兴奋感都不过是一种燃烧,注定会转瞬即逝。幸福则是另外一种东西。它直接与我们的心灵有关,而与世俗的一切,与物质的一切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所以,受到某个领导的接见,获得某种荣誉,被某个人赏识,到达某种地位,甚至所有这一切的发生都是世界性的,它们也不一定就是幸福。要知道,所谓世界性也都是一群人在热闹而已。有太多的因素随时会击碎人为构造的热闹和光荣。这种游戏,人类已经在反复操练。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