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6期


话题作文(—)

作者:佚名




  [话题设计]
  
  以“读书与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学生佳作]
  
  一页书香
  孙 磊
  
  愿淡淡的书香可以封存永久,氤氲成整页整页的人生。
  ——题记
  书香,是我生命之外的生命,我把所有的寂寞留在书香里。如水的深夜,一个人坐在窗前,握一卷书于灯下,孤独且美丽,品味着为人的哲学,守护着对生命的祈愿。
  古语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在书香之中攫取我想要妁一切,然后揉碎了,掺杂自己的性情气质粉末于其中,捏塑出具有个人独特品位的生命意象。
  读《春水》,读《繁星》,铭记了“你是荷叶,我是红莲”的那份真真切切的疼爱;读余光中诗中的散文,散文中的诗,领略了海棠红的相思,乡色酒的别一种滋味;舒婷在双桅船中深情凝望祖国的双眸;席慕蓉则把爱恋写在花里,含在莲中。封存这缕缕书香,我的周身散发着爱与宽容的芬芳。这尸页书香启迪着生命,生命的源头是海洋,爱的源头也是海洋吧,因为生命的本质之一便是爱。
  读《凤凰涅槃》,传说中凤凰栖于梧桐,每五百年它就会连同自己的枝巢一起自焚,旋即在烈火中复生,重新开始更富活力的生命,开始新的轮回,在如此凄美的传说中我领悟到做人的意义。是的,凤凰涅槃是因为那份忧患,是为了男附活力。“忧患是—种沉重、痛苦的清醒。我宁愿选择一种最痛苦的清醒,也不愿活在麻木了的冷漠之中。因为忧患的痛是为了更多的不痛。”徐海珊《苍生》封存久远的书香昭示着做人的信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后来读张爱玲“那一袭华美之袍”,读余秋雨为文明而作的《千年一叹》,读洪应明修根养性的《菜根谭》,我渐渐明白了成熟是什么。成熟是—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然,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那整页书香让我始终从容为人
  从古典乐府的纯净音符中走来,从唐诗宋词的优美韵律中走来,从清丽文章的袅袅书香中走来,让爱在清茶的苦涩中弥散,让涅槃重生的执著在清冽与醇香中沉淀,让成熟、大气和从容在空气中萦绕。
  一页书香使生命不仅仅是一种存在,而且是一种思索,一种凝练,一种延续。
  
  [点评]
  本文是—篇难得的文质兼美的佳作,它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语言优美流畅。如“我在书香之中攫取我想要的一切,然后揉碎了,掺杂自己的性情气质粉末于其中,捏塑出具有个人独特品位的生命意象”。写出了读书对做人的影响,“攫取”、“揉碎”、“掺杂”、“捏塑”几个动词的运用,生动形象。
  ②句式整散结合。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如“从古典乐府的纯净音符中走来,从唐诗宋词的优美韵律中走来,从清丽文章的袅袅书香中走来”,读之琅琅上口,品之韵味十足。“如水的深夜,一个人坐在窗前,握一卷书于灯下,孤独且美丽,品味着为人的哲学,守护着对生命的祈愿。”语句的运用,使文章达到了一种错落有致的审美效果。
  ③笔触细腻灵动。作者语言运用较熟练,娓娓而谈,如:“一页书香使生命不仅仅是一种存在,而且是一种思索,一种凝练,一种延续。”不仅充溢着一种灵动之气,而且闪耀着思辨的光芒。
  ④文化知识面广。从郭沫若、余光中、席慕蓉、舒婷等人的诗作,到张爱玲、余秋雨等人的散文,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信手拈来而又浑然天成,体现了作者较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语言功力。
  (薛吉辰 点评)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