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6期


细节

作者:潘 格




  将最后一集剧本交到导演手中的时候,我们都轻松地舒了口气。要知道,为了这个剧本,我和导演以及整个剧组在这个鬼地方都耗了一个多月了。写过剧本的人知道,一个本子改个三五遍是常事,如果遇到没主见的导演和自以为是的制片人,支使编剧改个十遍八遍都不奇怪。
  好在我遇到的这个导演和制片人都还不那么挑剔,本子的修改意见大家也能取得一致,尽管修改的程序并没有减少,但基本上大家没有发生什么争执和不愉快。按照合同,最后一稿改完,我就可以拿钱走人了。
  一切都顺利,剧本交上去了,钱也打到我的账户上了,宾馆的钥匙退了,机票订了,可是,到了机场,我被拦住了。
  为什么不让我走?我们的合同已经终止了!我气呼呼地责问小王。他是这个剧组的场记。
  我也说不大清楚。场记小王摊摊手,听导演说好像剧本出了问题。
  剧本出了问题?不用想,我也知道自己得回去,我必须给导演提供一个让他满意的剧本。作为一个刚刚进入影视圈的年轻作者,我十分清楚和导演搞好关系有多重要。即使现在,在钱已到手的前提下,我还是没胆量一走了之。就这么着,我又回到了宾馆。
  导演、制片人、演员坐了满满一屋子。我的剧本就被摊放在桌子上,像个没人搭理的孩子。
  怎么回事儿?我一进门就问。
  这儿。导演指着手中的几页文字,你看,就这儿,这儿有点儿问题。
  我一看,就笑了。哎,我以为什么呢,这只是个细节。
  顺便说一下,我写的这个剧本是一个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儿童剧,其中有一个细节是这样的:某自然保护区内,母猴子正带着孩子自由地玩耍,突然,一个偷猎者出现,将猎枪对准了母子俩。小猴子一无所知,母猴这时看到了枪口。按照我们原来的设计,母猴发现猎枪后立刻大叫一声,然后带着孩子迅速逃离,这时枪声响起,小猴饮弹身亡,母猴含泪逃离。逃出不远,又跑回孩子身边,枪声响起母猴也中弹倒下。这样写当然是为了突出猴子的母子情深,目的就是想唤醒那些偷猎者的良知,让他们放下猎枪不再屠杀野生动物。情节是没有大毛病的,出问题的是细节,但细节也是大家讨论后的结果,我正是按照这个设定去写的,怎么现在又说出了问题呢?
  是这样的。制片人站起来说,刚才拍到小猴子遭难这个细节的时候,咱们这个扮演母猴的演员提出来说这个细节不应该这么设计。杨艳,来,把你的思路给编剧说一下。
  于是,那个叫杨艳的女演员站起来。这是一个较内向的女演员,没说话已经先窘红了脸。好半天,她才开口说,我是个外行,不知道怎么写剧本,不过我知道,一部影片如果细节缺少真实性,观众是不会被打动的。
  废话。我在心里嘀咕,这还用得着你说吗?这些话我在戏剧学院四年里听得多了。
  她继续说,现在就有一些电视剧,明明是真人真事,可怎么看怎么假,演员在那里哭得声嘶力竭,观众却无动于衷。赶上一部写得像样的,细节又经不起推敲……
  我摇摇头,心想这是干什么呀,我从机场绕回来坐在这里就是来听你卜课的吗?
  或许看出我的不满,她对我友好地笑笑说,今年,我有幸去了西双版纳。在那里,我参观了自然保护区,听到了一个关于猴子的真实故事。现在,我就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故事的内容和我们剧本中的几乎相同,也是在一个自然保护区里,一只母猴带着孩子在玩耍,偷猎者㈩现,母猴发现了猎枪。不同的是,发现猎枪时,猴妈妈的举动是,举起手拍拍自己的胸口,将胸膛对准了枪口,然后缓缓将小猴子举过头顶……
  喏,就是这样的。女演员说着,拍拍自己的胸口,慢慢将手臂举过头顶。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女演员的声音忽然颤抖起来,猴妈妈不知道枪口是可以移动的,它以为,只要将小猴举过枪口的高度就能逃离子弹。所以它十分努力地举着它的孩子,并勇敢地将胸膛呈现在猎人面前。面对死亡,猴妈妈没有想到跑,它想的只是用自己的胸膛挡住那颗子弹,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孩子的生命!
  故事讲完了。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说话。
  我默默坐到电脑前,直写到天亮。这部戏上演时,所有看过的人都记住了那个细节。后来我的剧本获了奖,那个女演员也出了名。这已经是很久的事了,可是每当我想起这个故事,就会想起女演员那双高高举起的手臂。这个细节,无数次让我在黑暗中泪流满面。
  (选自《2003中国年度最佳小小说》,漓江出版社2004年版)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