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11期


应试练习(四)

作者:佚名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祖莹传
  
  祖莹,字元珍,范阳道人也。八岁能诵诗书,十二岁为中书(学生),耽书。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其盛。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扭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弗(还),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孝文闻之,召入,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戏庐昶曰:“昔流共工于幽州,北裔之地那得忽有此子?”昶对曰:“当是才为世生。”(以)才名拜太学博士。莹以文学见重,常(语)人云:“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盖讥世人好窃他文(以为)己用。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厄,以命归之,必(见)存拯(11),时亦以此(多)之。
  (节选自《北史》卷四十七)
  1.下列句子中加括号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士严(毅) 毅:果决
  B、不敢弗(还)
  还:离开
  C、常(语)人云 语:告诉
  D、时亦以此(多)之 多:赞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中书监高允每叹曰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B、①生徒悉集
  ②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
  C、①以才名拜太学博士
  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D、①以命归之,必见存拯
  ②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十二为中书学生
  B、恐漏光明
  C、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
  D、盖讥世人好窃他文以为己用
  4.以下句子分为四组,全部反映祖莹喜欢读书或写作的一组是( )
  ①耽书,父母恐其成疾②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③尤好属文④夜读劳倦,不觉天晓⑤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⑥莹以文学见重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5.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少年祖莹因为喜欢读书而获得了很大的名望。
  B、祖莹的文才和记诵能力受到了当时的权臣和皇帝的赞许。
  C、祖莹曾因夜读,第二天误拿了别人的《曲礼》去给太学生讲《尚书》,而能一宇不漏地讲诵《尚书》三篇。
  D、祖莹认为文章应出于自己独特的构思布局,形成自己的风格,不能以生活背景相同为借口剽窃他人著作。这个观点是可取的。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昔流共工于幽州,北裔之地那得忽有此子?
  译:____________。
  (2)当是才为世生。
  译:_______________。
  (江苏李华年)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