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11期


阅读当有成就感

作者:沈中尧




  阅读的成就感,更多的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某种心理需求的满足。成就感的大小、高低很难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以为只有“读了一考了一对了”才算有成就的阅读观念,不仅大大降低了阅读的信度和效度,而且在学生的心理上构筑了一道阅读的障碍。“读了有什么用啊?”即属此列。很显然,阅读的目的性的异化,导致了阅读成就感的异化。而阅读成就感的内涵原本是十分宽泛的,无论是短线的获取信息、更新知识,还是长效的增长才干、陶冶情操,只要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自我认定有所得即为有所成就。
  先从自己最有感觉、最有把握读得进去的阅读开始,心中的成就感就会成为一股强大的原动力。成就感激发着兴趣,兴趣推动着阅读。这种以兴趣爱好为主导所形成的阅读成就感,虽然往往过于单调或重复,但毕竟打破了“读书:考试”的禁锢,回归了阅读理应具有的成就感本色。在此基础上,再努力尝试着多门类、多样式阅读所能带来的成就感。不要去计较每一门类或样式阅读成就感的大小,“重在参与,曾经读过”就应当有成就感。归有光“借书满架,偃仰啸歌”有一种成就感,东阳马生“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也有一种成就感。阅读的成就感涵盖了读书过程中的所有酸、甜、苦、辣。基于这样的成就感认识,我们对阅读本身已无需再说什么了。
  当然,成就感是有大小、高低之分的。阅读的成就感也非一言可蔽之。这就需要讲求一点阅读的层次。随意性的阅读与有目标的阅读,其成就感从一开始就不尽相同。如果能从“纵向的关联”或“横向的比较”等方面安排自己的阅读,就可能形成某种阅读的积淀,或认识之得,或情感之得,或方法之得……。从而使整体阅读的成就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如果把读书比作“将本求利”的话,这“本”就是开始阅读时所具有的成就感,当你某一次从这零散的成就感中体验到一种更大的成就感时,“利”便有了。问题在于,读书的本钱只能在阅读中获取,两手空空就想在某一次阅读中突飞猛进成为“暴发户”,那是不可能的。阅读的成就感就是需要品尝、体验和积累的。阅读的“将本求利”实际上是一个借助已有吸收新知的反复。从某种意义来说,没有成就感的阅读是不存在的,而要提升、优化成就感就只能在阅读中实现。
  围绕着阅读,可以罗列出一连串的步骤、技巧和方法,诸如:由字到词到句到篇的“三步阅读法”;国外流行的浏览、发问、阅读、复述和复习的“五步阅读法”;还有全读法和分读法等等。但所有的阅读之法,其终极目的却是同一的,即阅读要有所得。所以,对阅读的成就感的认知、认同理应先于阅读而立,进而在阅读之中获取。
  阅读的多元多向的属性,决定了阅读成就感的多元多向性。谁都没必要为不能读遍天下书而苦恼,但对那些必读之书,你就得抱定“非要读出成就”的想法去读,因为应对考试的功利性阅读是不可或缺的,只要不将其视作阅读成就感之唯一,对于那些非绝对要读的书,也应有所选择地去体会阅读之成就感。我们可以从最初的积累性阅读中懂得什么叫成就感,再从理解性阅读中体会到什么叫成就感,进而于鉴赏性阅读中完善这种成就感,最终于评价性阅读中提升这种成就感。总之,阅读当有成就感。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