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2期


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十

作者:方 华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8题,22分)
  
  1.给下面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中学生正处于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大好光阴,在刻苦学习中等待,攒聚日后“浪( )飞舟”的力量,为理想殿堂签下无悔的qì 约。
  ①遏() ②qì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2008年10月8日,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这次活动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大力( )循环经济法,努力()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法制观念和意识,为(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A.开启 宣扬 增强 推动 B.启动 宣传 增加 推动
  C.启动 宣扬 增加 推进 D.启动 宣传 增强 推进
  3.下面句子有两处语病,在原句上改正过来。(2分)
  ①“知识守护生命”是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大型公益。②这堂课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③由“潜能”、“坚持”、“团队”、“生命”四节课组成,④是新学期之初教育部门奉献给全国近四亿多名青少年的一份礼物。
  4.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中国游泳“梦之队”在世界赛场屡创佳绩,实属妙手偶得
  B.实行“领导问责制”就是要让领导干部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C.天然溶洞深410米,钟乳妙悬,石笋奇立,怪石嶙峋,姿态万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了无数的奇观异景。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B.唐代文学家王维善书画,通音乐,他的诗被人称为“诗中有画”。
  C.从文学常识的角度来看,《孔乙己》和《我的叔叔于勒》有三点相同:作品中的“我”都不是作者本人;都是短篇小说;都是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
  D.“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
  6.填空。(5分)
  ①_________________,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②“月”常常入诗,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想象奇特,赋予月亮浓浓的感情色彩。
  ③神舟七号发射成功,翟志刚太空漫步,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和气概。(填写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④《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⑤“愁”虽然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情绪,但古诗词中却不乏以各种方式写愁的名篇佳作,且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愁文化”。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7.2008年10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开展第二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在2008年10月26日至2009年4月30日坚持每天跑1000米以上距离,其中初中生1500米,高中生2000米。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开展了“让阳光体育融入我们的生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①针对此次活动,出一期黑板报,把主要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针对此次活动,网上有人评论说“不人道”,你是怎样看待这次活动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两个奥运,同样精彩。”2008年,由中国承办的奥运会和残奥会均取得了圆满成功,如此壮举,全球瞩目。更令国人为之自豪,为之骄傲!很多网友发帖留言祝贺,你将发表什么样的留言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9~28题,48分)
  一、阅读张渭的《早梅》一诗,回答9~10题。(3分)
  早 梅
  张 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9.本诗侧重写了梅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言语段,完成11~16题。(共12分)
  (一)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余一小船 拿:_________________
  ②湖中焉得有此人 更:_________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句子。(2分)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 [3]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