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吃柿子的鸟飞来了

作者:高亚平




  早晨起来一开门,觉得脖子凉飕飕的,连呼吸进肺里的空气也似乎清冽了许多。一低头,地上的草丛、枯枝败叶上落了一层薄薄的霜。哦,降霜了!不几日,村里村外,柿树的叶子便渐渐变红,起初是红绿相间,最后绿色逐渐消退,然后变成一片绛红色,望去若霞。乡间的柿子树仿佛一下子全都喝醉了酒,或静静地沐浴在秋阳下,或摇曳在澄明的风中。而一嘟儿一嘟儿橘红色的柿子,要么高擎枝头,要么垂于叶下,望去让人垂涎欲滴。
  是在一天早饭时间吧,当人们正端了老碗,或蹲或站在街门前吃饭时,一大群一大群的鸟儿从西北天边飞来了,它们叽哩咋啦地叫着,飞临村庄的上空,落到一棵棵柿树上。于是,家乡的柿树上顷刻间便变得热闹起来了。它们边挑拣着树上已熟软了的柿子吃,边扇动着翅膀,肆无忌惮地叫着。柿树叶被它们一片片碰落。这是一种专吃柿子的鸟,比喜鹊小一些,尾巴也没有喜鹊那么长。家乡人不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因了它们的叫声,便呼之为燕咋啦。燕咋啦一年只来一次,每次来,家乡的柿子树就要遭到一次洗劫。但家乡人似乎并不恼恨这种鸟,他们信奉一句话:天造万物,有人一口,就有鸟一口。而且他们固执地认为,燕咋啦光临谁家的柿树,是这家人的荣耀,说明这户人家仁厚。哪一年,如果柿子熟得早,家乡人提前用夹杆摘了,而吃柿鸟还迟迟不到,乡人就会给柿树的顶上留下七、八颗柿子,等吃柿鸟来了吃。于是,这一年,家乡的村里村外,就会出现一种迷人的景观,棵棵柿树上都有残留的柿子,红彤彤的,在秋阳下泛光。
  有一年秋天,因为父母忙,我和弟妹奉父母之命,摘卸后院柿树上的柿子。一个上午,我们就将一树柿子摘得光光。中午,父亲回来了,看到这种情形,他的脸阴了下来。他顾不上吃午饭,便搬来梯子,把卸下来堆在筐中的柿子,拣带枝的拿了十多颗,用草绳绑在树顶。完事后,他郑重地对我们说:“记住,做人要厚道,莫要让乡亲们戳脊梁骨!”
  离开家乡二十多年,尽管家乡的景物已在我脑中变得模糊,但父亲说过的这句话,却至今还在我的耳畔萦绕。
  (选自《散文选刊》2007·10)
  
  感悟:
  还有吃柿子的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篇文章实在让人开眼界。但开眼界的还有作者所描绘的柿子丰收的美景,还有家乡人的仁厚。后者的后者,才该是作者要讴歌赞美的,但作者在写时却不动声色,似乎是平直叙来,但也正因为这样,才动人心弦,能够纯洁人的心灵。
  (闫会才)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