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成长·爱·小偷

作者:刘鹏程




  突然,有一种感觉:我一直生活在一群小偷之中。
  妈妈是小偷。
  那是一个周末,又要返校了。我忙着收拾衣服,就让妈妈帮我收拾散落在床上的书本。当我无意中回头时,却发现妈妈正迅速地把我的一本课本塞入我的枕头下面。我愣住了,妈妈为什么要偷藏我的书?我知道她想要我多回家几次,但用这种方式不是要影响我的学习吗?“她真自私,只想着按自己的意图行事!”我心中恨恨地想,“以后偏不回家!”不过,我没动那本书。
  在我临走的一个多钟头中,我故意不正眼看她,虽然,妈妈的眼睛总围着我转,并且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
  总算要走了,像往常一样,我不准任何人送我。我快步走着,刚刚走到村口,就听有人喊我。是妈妈,气喘吁吁地。“儿子,你忘带这本书了。我整理你的床铺时发现的。”妈妈一边递给我书,一边赶忙解释道。随后,妈妈好像鼓足了勇气,无限期待地望着我,试探着说:“唔,既然我都到这儿了,就送你上车吧?”说完,就去拿我手中的提包。
  我颤抖着接过带着妈妈体温的书,忍住想要溢出的眼泪,紧紧地搂住妈妈,一起走向等车的地方。
  原来妈妈只想多陪我走一段路,只想多看两眼她那个永远都猜不透心思的笨儿子!看着妈妈那甜甜的笑脸,我心里暖暖的。
  这样的偷藏时不时地发生。在这偷藏中,我幸福地成长着,并懂得了什么是爱。
  同学是小偷。
  我的笔又不见了,可我知道是谁“偷”去的。因为这样的偷盗行为时常发生,特别是当我的学习用具快要用完的时候。他们知道我家里穷,总是将用完的“适时”“偷”去,又将全新的放回。
  我没有说穿,只是默默地记在心里。
  老师也时常为我“偷偷摸摸”。
  每个月,我总是会被传到办公室一次。“你外地的爸爸给你寄东西来了。小子,幸福呀!”班主任拍拍我的肩膀说。
  但我知道这又是班主任买的,因为我从不曾见过这些邮寄品外包装上的印戳,因为我曾见过老师将“爸爸买的东西”从超市提回来,又偷偷“改头换面”。
  我没有说穿,只是加倍努力学习。
  ……
  终于明白,我才是真正的“小偷”,偷走了妈妈的青春,偷走了同学的友谊,偷走了老师的关爱!是我偷走了他们的心!
  也正是他们,让我的成长充满了快乐、爱,使我在成长中,真正懂得了如何去爱别人,关心别人。
  我愿意永远生活在这群“小偷”之中,也愿意当一个这样的“小偷”,在别人成长的过程中也为别人偷走烦恼,带去幸福。这也许就是我成长过程中的最大的收获。
  
  点评:
  本文构思精巧。开篇写“我一直生活在一群小偷之中”,下笔不凡,巧设悬念,引人入胜;接着,截取生活中的三个片段,表现了“我”生活在别人的关爱中这一主旨;结尾写“我”“也愿意当一个这样的‘小偷’”,给他人带去幸福,诠释悬念,升华主题。文章结构简洁明了,主旨、意趣清晰可见,自始至终紧紧吸引着读者。此外,语言亲切、自然,简洁流畅,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指导教师 王孔文)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