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2008年1~2期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作者:佚名




  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1、(1)引无数英雄竞折腰(2)山河破碎风飘絮(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1)ran ji(2)悉 督(3)保护一治理 4、(1)示例:“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2)略。 5、(1)责任,使命(2)通“弼”,辅佐 6、(1)(通过这种途径)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的才干。(2)然后才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7、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8、示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9、略。 10、炊具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1、不能。这句话交待了事实的来源,说明所提供的材料是有根据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2、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便于读者阅读。 13、因为中药含有多种生物碱,在加热过程中会与不锈钢发生化学反应,影响中药的效果,甚至会产生有毒的化合物。熬中药应当用砂锅。 14、用生活中的小事引出论题。 15、别人越是拿你不当网事,你越是要活得像个样子,最终证明别人看你看错了,并给你以必要的尊重。 16、争气就是争尊重,而不是争宠。 17、略。18、略。 19、示例:父亲的树。 20、树是个不甚花力气侍弄就能获利颇丰的“宝”。 21、朴实,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22、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花盛开时的美丽情状。 23、“父亲”期望儿女们都能成为人才,在事业上都有所建树,有所造就。 24、略。
  
  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1、略。 2、略。 3、略。 4、略。 5、略。 6、略。 7、(1)周瑜 刘备(2)略。 8、(1)用(2)因为(3)代词,他(4)的。 9、略。 10、他有勇有谋:面对秦王的威胁,他毫不畏惧,敢于拔剑而起,令不可一世的秦王屈服。 11、(1)用(2)有的(3)到(4)逃跑 12、略。 13、略。 14、通过对比,突出酸枣树英勇无畏与坚强、乐观、自信的形象,以及生命力顽强,不慕虚荣,甘于在平淡中活出自我的品格。第二问略。 15、对酸枣树的喜爱、赞美之情。 16、略。17、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新疆天山存在的“鸟鼠同穴”的“共生”现象。启发:当你愿意为别人开启一扇方便之门时,其实,也是在为自己开启一扇方便之门。共生,也是一种共赢。 18、强调“鸟鼠同穴”令人难以置信。 19、两种天敌和谐地住在一起,非常有意思,值得人们深思和回味。 20、容忍别人的存在,也可以于已有利。 21、举例子、作比较,更好地说明山灵与黄鼠同住在一起,可以有效地帮助它们预防某些天敌的入侵。 22、共生指的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动物(生物),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的一种自然现象。 23、略。
  
  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1、(1)ji chuang(2)卷-眷 尉-慰 2、B 3、C 4、略。 5、略。 6、略。 7、略。 8、(1)喂养(2)年龄、岁月(3)怨恨(4)这句话 9、(1)虽鸡狗/不得宁焉(2)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 10、(1)回来就可以有滋有味地吃着那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东西。(2)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官员看到这篇文章。 11、其一,交租税者与捕蛇者生活的对比;其二,交赋税者与捕蛇者心态的对比;其三,悍吏的凶恶与百姓悲苦的对比;其四,捕蛇者不同心态的对比。1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3、心远地自偏 恬适 14、情 景 理  15、略。 16、因给孩子取名的意见不相同而经常争吵。 17、因为它在低温时像非导体,高温时像导体,普通温度时虽没有输送电流的自由电子和空洞,但随着温度的升高自由电子和空洞增多,所以取名“半导体”。 18、本文采用了讲故事的形式,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比较抽象的半导体知识介绍得生动有趣,明白易懂。 19、才能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 20、不对事例作具体描写,只是把能证明论点的事例列举出来,用一两句话进行概括。 21、其实不仅是科学,在文学艺术上也是一样。 22、引述狄更斯和巴尔扎克的言论作理论论据。其特点是,极其简洁、概括,在引用时,只选用、摘录与论点紧密相关的部分。 23、略。 24、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月亮。 25、孩子们端详着从东边天际渐渐升起的月亮,唱着动听的童谣。那童谣穿过晚风,穿过月亮,隐约而飘渺,像从天际中传来,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热闹。 26、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语言充满儿童的天真。儿童的情趣。 27、迷茫的尘世。浮躁的心境,使作者失去了童年时澄静的心情。 28、因为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从前那种映着特定时代影子的童谣也远离了孩子们,取而代之的是“老鼠爱大米”之类的流行歌曲。29、以童谣开头并结尾,使得文章首尾照应,主题突出,浑然一体。 30、略。
  
  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
  
  1、略。 2、略。 3、略。 4、略。 5、(1)略。(2)莎士比亚 鲍尼亚 让狠毒的夏洛克由猖狂欲胜到求饶败诉,从而进入高潮以“拿一磅肉不能流下一滴血”来挫败对方 6、(1)盛产大米,水产丰富;这样才使前后连贯,即说明结果的原因所在。(2)略。 7、略。 8、(1)①登临/吴蜀/横∥分地②白头/吊古/风霜∥里(2)不是,后两联中并列结构的“亲朋”和偏正结构的“老病”,偏正结构的“关山北”与主谓结构的“涕泗流”的结构均不同。 9、(1)缓慢(2)徘徊(3)登楼(4)裂开 10、略。 11、略。 12、AD 13、(1)白天晚上刻苦学习,五年没有脱衣服睡觉。(2)你如果有志要读书,我白教你,不收学费。 14、文言句中,代词“谁”作介词“与”的前置宾语,应调整为现代汉语的“介词+宾语”的顺序,即“与谁”。 15、略。 16、同:都是通过登楼观感,借景抒情。异:两首诗抒发了诗人的辗转流离之苦,表达了痛恨战乱,忧国忧民,老大伤悲的情怀;甲文则借抒写不同览物之情来表达自己的宽大情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17、(1)为天下先忧后乐触动情感亲临醉翁冀亭(2)后一幅。因为前者的楼前是桥,可知这是江,而后者有宽阔的水面,可见是湖,这才符合岳阳楼临洞庭湖的条件。 18、C C项最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有利于表达主旨。D项虽然直指事件,但不如C项直指将军好,A项、8项过于宽泛,不集中。 19、略。 20、绘声绘色地表现了那个营长自以为是且在首长面前表现自己的形象,变褒义为贬义。 21、不可以,因为这既表明了客观事实。又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人物的个性特点。 22、略。 23、(1)因为这儿不是常用的“立方”的意思,而是特殊含义,故用引号。(2)用括号说明,以便读者理解。 24、自然通风透气,自洁、不易粘染灰尘,不浸水,能大量回收雨水,能科学控温。 25、(1)承上启下,引出下文。(2)略。 26、略。 27、闹心事;贫困生缺少感恩,资助人放弃资助;慈善组织出面,让受助者签

[2] [3] [4] [5]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