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天涯怀友情殷切

作者:陈玉华 马玉明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李白因为参加永王李磷的幕府工作。因而得罪唐肃宗而被捕入狱,后来被流放到夜郎。李白在押解之下从洞庭到巫山,还没有赶到夜郎就遇赦放还。作为李白的好友,杜甫当时远在秦州,还未得知李白遇赦的消息。所以时时担忧好友李白的安危。在写了《梦李白二首》之后,又作此诗,以表达对友人真挚的思念之情。
  首联从季节入诗,以诗遥寄对挚友李白的思念和牵挂。凉风,秋风。以凉风而起悲秋之情,是古代诗人普遍的心态。诗人借秋天的悲凉,为全诗奠定悲凉深沉的基调。作者身居远离李白的秦地,已是秋风萧瑟,草木枯竭。满眼的寒意,而远在他方的好友你现在又有怎样的感触呢?遥遥的牵挂,深情的思念,真切的问候,足以凸显诗人对挚友的真情。
  
  颔联写景抒情,语意双关,表现对友人前途的担忧。因为友人被流放。诗人也不知李白的近况,只有盼望鸿雁能送来李白的信息。潇湘洞庭。水涨浪高,艰难险阻不断,挚友你一定要小心啊!“秋水多”一语双关,不仅实写秋天江水湖水的高涨,还暗示了友人李白前途的坎坷,对友人的关心和忧虑可谓是细致而周到。
  颈联由对友人的牵挂联想到其身世,同时也为李白遭遇不白之冤表示愤慨。李白因才高而遭厄运,魑魅喜人过而食之。奸佞小人也总是陷害君子和有才能的人。这句诗不仅高度概括了古来有才智之人多遭陷害的普遍情况,更表达了对友人遭受这种不公平待遇的愤慨和不满,也是给友人的叮嘱,提醒友人谨防奸佞小人。
  尾联由李白的遭遇联想到屈原,抒写“欲说不能”的严酷的社会现实。李白因为被流放,要过江湘,而爱国诗人屈原也是遭谗放逐,自沉汨罗,他们的遭遇何其相似!诗人李白满腹冤屈无人可诉,这又是多么残忍的悲剧!屈原已逝,诗中不说凭吊。而说“共语”,不说“赋诗祭汨罗”,而说“投诗赠汨罗”,这样就不仅把屈原写活了,而用屈原如果有知,应当同李白诗歌相交的假设,来加强李白遭遇的悲剧色彩。
  这首诗语调低沉,气氛悲凉。由凉风而产生对友人的思念。在情景交融之中,表现对李白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朝廷昏庸制度的斥责,映衬出友情的珍贵。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