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作者:李兴濂




  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仰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它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形成张力,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它是根植于一切情愫之中又最终超越其上的永恒的精神。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一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他仰望头上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缓露出,他突然被那种无与伦比的饱满和圆润,被那种壮丽博大的景象感动得哭了起来……他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那皎洁的月光仿佛上苍深情的注视,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肩头。那一刻,谁能说他不是幸福的?
  哲学大师康德最喜欢凝神仰望夤夜星河。“每当我静静地伫立仰望那浩渺深邃的蔚蓝色的天空时,一种永恒的肃穆和生命的崇高庄严便油然而生——仿佛上帝在叩响自己的额头,一股神秘而伟大的授意如波涛般汹涌而来……”
  贝多芬豪迈地宣称:“我的王国在天空!”“黄昏来临,我满怀着惊奇感,注视着天空,坠入沉思。一群闪闪发光的天体在那儿旋转运行,永不停息……此时此刻,我神游魂驰,精神超越了距我们亿万公里的群星,一直向那万物之源奔去……渐渐地,我试着把那团激情转化为音响……打开心坎的东西,必定来自天空!”
  仰望就是追求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在人世中行走,穿越灵魂,在心灵根底树起精神的皇座,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感悟到皈依的崇高,最终作为生命的坚强支柱而矗立在世界上,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
  一次我随黑压压的人群,在深夜里爬上泰山极顶,守望东海日出。山涧、鸟鸣、夜露,掩不住心中渴望的激动。黎明的曙光射出万只金箭,点燃了朝霞,苏醒的泰山发出铮铮的声响,从青灰色的雾霭中逐渐显现出它坚实的轮廓。一轮朝日从海上喷薄而出,圣光充溢,喷涌,流动,一个熠熠发光的世界点亮了我的双眼!我透过那浓密的树梢。遥望到远方的木船已挂起了洁白的帆——那迎风摇曳的希望之帆,正颤动于朝阳之中。此时,朝阳、白帆、碧空,把我对遥远未来的瞻瞩与渴盼,带向广阔无垠的苍穹。
  又一次,我仰望诺日朗大瀑布。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丛中流出来,突然跌入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水雾。然而走近它,抬头仰望大瀑布,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魄的气势。云雾迷蒙的天上,仿佛裂开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处汹涌而下,浩浩荡荡,一落千丈,在山谷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站在大瀑布前,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洒的水雾中的一滴水珠。仰望大瀑布,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又有何资格絮叨呢?我确信,天地人之外,一定还有一个更高的存在!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一丝涟漪。但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一个崇高的形象,或者一些伟大的词句就会从你内心涌起!
  (选自《围城杂文》)
  
  阅读训练
  
  1、“仰望”的本义是什么?在文章中指的又是什么?
  2、下面的语句中,最能准确概括本文主旨的是(
  )。
  A、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B、仰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
  C、天地人之外,一定还有一个更高的存在。
  D、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
  3、按要求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要求:试解释加着重号的词的比喻义)
  (2)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感悟到皈依的崇高。(要求:给加着重号的词注音并解释其含义)
  4、在作者看来,“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的最佳途径是什么?
  5、作者确信在“天地人之外,一定还有一个更高的存在”,你同意其说法吗?如果同意的话,你觉得“更高的存在”指的是什么?
  6、文章第三至五自然段是从怎样的角度来展开论证的?在第七自然段中,又有哪些是“写实”,哪些是“写虚”?
  7、除了“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之外,你觉得还应该“仰望点什么”?
  8、仰望一轮满月,俄罗斯老画家“被那种无与伦比的饱满和圆润,被那种壮丽博大的景象感动得哭了起来”;仰望夤夜星河,哲学大师康德感觉到有“一种永恒的肃穆和生命的崇高庄严”油然而生;仰望天空,贝多芬把一团“激情转化为音响”:仰望诺日朗大瀑布,作者确信在“天地人之外,一定还有一个更高的存在!”你喜欢并习惯于仰望什么?在仰望的时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请把你内心涌起过的“伟大的词句”写下来。
  9、请以下面的这段话为结尾,把文章补充完整。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夜深了,我背靠床头又拿起语文书,不经意地又翻到了《背影》,但是,读着读着,文章中的父亲变成了我的爸爸,他正迎着朝阳肩扛锄头走向田野。我再一次看到了爸爸的背影,他的背影很高大,背影的周围有一个大大的光环,我努力地仰视着,但那光芒太耀眼,照得我泪流满面……
  
  (阎永锋 设计)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