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难以取下的面谱

作者:夏正国




  昨天放学经过街角时,我被一张夺目的戏曲海报吸引住了。它并不精致,可是剧中主角那张涂满油彩的面庞,却深深地吸引了我。从此,那个面庞就印在我的脑海里,无论如何也取不下来。由此,还勾起了我的许多回忆。
  小时候,奶奶常带我去看粤剧,每次当我见到那些开脸的艺人时,总会想:好好的一张脸为何要涂得像个怪物似的?“哪!黑面的是包公,白的是奸臣曹操,红的是关公。面上涂了颜色,好让咱们看戏的容易辨别清楚嘛!要不然,咱们怎么知道谁是忠谁是奸呢?”这是奶奶给的答案。可我还是不明白。
  为什么演古人要开脸,演现代人却又不开脸?奶奶答不上来,总是说:“从前又岂同现在?”于是我就识趣地不问了。问题从此也就被搁置了下来,但我对面谱的兴趣却更为浓厚了。
  其实,不单是中国的京剧、粤剧等借助面谱来分辨角色,就是东南亚、非洲乃至西洋也用面谱。就以日本为例,传统戏剧演员均需涂上面谱。据说白色代表武士,是忠的。表演时,演员除了涂面谱外,还要穿上一套十多磅重的戏月艮,又笨又重。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武士的威严和雄壮。东南亚、中亚及非洲的一些部落在举行庆典时,喜欢以舞蹈助兴,舞者面部也往往涂上面谱以助辨认角色。西洋的一种历史悠久的表演者——小丑,也是涂上不同的面谱,使人容易辨别他们不同的表情。
  从前,各地舞台表演者都用面谱来帮助观众辨别角色。现在,借助面谱的舞台表演已渐衰落,现代角色再也不用涂得满脸花花绿绿的了。
  你可能会问:“这样一来,面谱岂不失去了它的作用了吗?”不,面谱虽已从表演者的脸上取下来了,但自古至今,它从未从人们的脸上剥落过。
  无形的面谱,正如演戏的面谱一样,出现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不论欧洲人、亚洲人,还是美洲人、非洲人,都戴它。
  文明与面谱,似乎有着不解之缘。文化基础深的民族,面谱的花样自然繁多。比如粤剧,面谱的颜色与式样可以说是多彩多姿。中华民族是聪明智慧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戴面谱的学问也是博大精深。一个人随时可以拥有多种多样的面谱,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同时,一批精于此道的面谱专家也随之纷纷涌现了出来。
  一些落后部族,当然是不甚了解面谱的妙用,所以一个人顶多只有一个面谱。于是“文明人”本着一片善心,企图改变他们,把“文明”带到他们那儿去,使他们也变成喜欢戴面谱的“文明人”。
  可是你可知道,“面谱”实在有如毒品与病菌一般,是会毒害人间的!人们借助它把病毒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腐蚀人的本来面目。使人类走上尔虞我诈、互相仇恨的道路。长此以往,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由此可见,无形面谱是一种不治之症。世人沾染日深,到头来只能是自取沦亡。只有还未戴过面谱的孩子能保留真纯,我不禁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救救孩子。”真的,救救孩子吧!
  
  点评
  这篇议论文有一定的深度,启人深思。它从一张夺目的海报引出议论的主题——面谱,然后从纵横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纵的方面是演古人开脸,以助辨别忠奸,演现代人不用涂面谱;横的方面由京剧、粤剧的面谱论述到其他地区、其他国家对面谱的使用。对有形面谱进行论述后,进而对无形面谱展开论述。一着力论述文明与面谱的关系,揭露文明人对落后民族的欺凌,揭露面谱对成年人乃至孩子的毒害,指出去除无形面谱的艰难,最后以“救救孩子”的呼声作结。
  文章富有说服力,除见解鲜明、结构清晰、详略得当外,十分重要的一点在于材料的充实。习作者既善于从生活中直接取材,如戏曲海报、小时候看粤剧、奶奶的言谈等,又注意从书报杂志中取材,如日本的传统剧,西洋的小丑,东南,亚、中亚及非洲一些部落的庆典等都是间接获取的材料。而这是与小作者平时.广泛的阅读分不开的。由此可见,兴趣广泛对材料积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指导老师 夏 飞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