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用眼睛来感觉时间

作者:兰政文




  ①科学家发现了眼睛具有一种非视觉的功能,即看不到具体画面,却能根据感光来管理时间,协调和控制人在不同时段上的活动节律和幅度,谓之司辰视觉。与普通视觉不同,司辰视觉不“看”物,只看“时间”。
  ②科学家们发现,在眼睛视网膜内,不仅有我们熟知的视觉细胞,还有一层对光只有微弱敏感度的网络,这一层细胞网络本身与看东西无关,却能影响人体的生物钟,被认为是将昼夜信息转化为大脑中生物节律的最好介质,很可能就是产生“司辰功能”的物质基础。换言之,人类“司辰视觉”的源头很可能就在这里。
  ③“司辰视觉”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中介角色,成为人情绪的重要调节剂。光线明亮,人的情绪振奋,自然绩效高。昼光下学生成绩似乎更好些,明亮色调提升了孩子的机敏度,注意力、理解力与记忆力随之增强,学习想不好都难啊。
  ④利用司辰视觉的效应与原理,设计最佳照明方案。你可能认为,既然光与人类的非视觉效应如此密切,那就在环境的亮度与色彩上多做文章,越亮越好。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适当的时间沐浴适当的光,才能更好地发挥眼睛的非视觉效应,获得调节情绪、健脑益智等效果;而过度或不合时机的照明,反倒是一种污染,成为人体不适甚至得病的根源。一般而言,适合人眼的视觉环境应当在色彩、光频率、光亮度、物品形状等方面同人眼充分协调,才能达到视觉环保的理想目标,这才是设计各类建筑物与室内装修的最高原则。
  ⑤科学研究证实,人体生物钟往往不止24个小时,要将它“拨”得与生活时间同步,光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以三班制工作人员(如工人、医护人员、夜班职业者)为例,时差的颠倒最容易导致慢性生物钟失衡,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从胃部不适到溃疡与心脏病等。而用一种特殊的蓝光,对上述人员进行不同时段的照射,即可使身体较快适应新的作息时间,防止不适与疾病发生。此法对那些跨时区旅行的人员同样有效。
  ⑥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自然节律往往被打乱,因而与睡眠困难结缘者越来越多。而改变照明可以修正生物钟的偏差,帮助恢复生理节律,建立睡眠与觉醒的正常规律,减轻或消除失眠等睡眠障碍。
  ⑦借助于眼睛的“司辰功能”,用特殊设计的照明可解决多方面的问题。比如,每晚睡前观察一定时间的蓝色光,或用特制的光线脉冲仪治疗,可减轻某些老年痴呆症的病情:长时间坐办公室的白领族,可通过调节灯光色调寻求最好的办公效率;学生也可通过教室光亮度的调整,增强注意力、思维力与机敏度。促使学习效果“更上一层楼”。总之,眼睛“司辰功能”的发现,将给人类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与享受。
  选自《百科知识》2006、7下。有改动
  
  阅读训练
  1.一般说来,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而本文的题目却是“用眼睛来感觉时间”。阅读本文后,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司辰功能”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利用眼睛的“司辰功能”用特殊设计的照明可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并说说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段中“科学研究证实”一句话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本文后,你将如何设计你学习室里的灯光,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结尾“将给人类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与享受”,请你根据本文内容与生活实际想象一下,“司辰功能”将给人类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变化与享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 张秀德 王绪合设计
  
  《用眼睛来感觉时间》参考答案:
  1.因为眼睛具有一种非视觉的功能:即看不到具体画面,却能根据感光来管理时间,协调和控制人在不同时段上的活动节律和幅度,与普通视觉不同,不“看”物,只看“时间”。 2.影响了人体的生物钟,是将昼夜信息转化为大脑中生物节律的最好介质。 3.①用一种特殊的蓝光对时差颠倒的上班人员进行不同时段的照射,即可使身体适应新的作息时间,防止不适与疾病的发生。②上述方法对那些跨时区旅行的人员同样有效。③每晚睡前观察一定时间的蓝色光,或用特制的光线脉冲仪治疗,可以减轻某些老年痴呆症的病情。④长时间坐办公室的白领族,可通过调节灯光色调寻求最好的办公效率。⑤学生也可通过教室光亮度的调整,增强注意力、思维力与机敏度,提高学习效率。 4.举例子。作用:列举典型事例,用事实说话,可以更直接有效地说明提出的问题,使说明的内容更明确、更具体,易于被人理解,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5.不能。因为“科学研究证实”表明有科学依据,说明这是经过科学家研究的结果,如果去掉了,就没有科学依据,与事实不符。“科学研究证实”一句话,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6.示例:利用“司辰功能”原理,可通过对学习室里灯光色调及光亮度的调整,增强注意力、思维力与机敏度,提高学习效率。 7.答案略,符合“司辰功能”的要求和生活实际即可。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