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打开古诗词鉴赏题的解题之门

作者:冯爱军




  古诗词鉴赏是语文中考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考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进人作品中去感知诗歌形象,品味诗歌语言,领略诗歌的表达技巧,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这里我们就古诗词鉴赏题的命题形式与解题方法作一介绍,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诗歌情境的鉴赏
  
  命题角度: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这首诗蕴含了怎样的生活哲理?
  
  方法点拨:
  1.阅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写作内容。一般诗歌常见的写作内容有:离情别绪、怀古伤今、游子思乡、山水田园风光、咏史咏物抒怀、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杀敌报国……
  2.找出描写诗歌形象(主要是景物)的关键词语。依据关键词语概括出诗歌的形象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歌所展现的画面。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3.分析景物描写所营造的情境氛围:或闲适淡泊,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凉,或雄浑壮丽,或激情飞越,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
  4.依据诗歌情境氛围理解诗句中作者寄予的情感:忧愁、惆怅,孤独、失望、伤感、烦闷、恬淡、闲适、愉悦、乐观、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或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诗句中蕴含的哲理。
  
  示例: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绘了怎样的自然景象?它又给我们以怎样的生活启迪?
  思路点拨:第一步:找出诗句中的自然景物——山,水、柳、花。第二步:体会描绘这些自然景物的关键词语——重、复、暗、明。第三步:加以概括——山水重叠回环、绿柳成阴、繁花似锦的乡村风光。第四步:概括哲理——当生活中遇到困境,遭受挫折的时候,不要悲观失望,我们通过努力奋斗、不断探索,有时能够绝处逢生,发现一个美好的新境地。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秋瞩(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作者在这首诗中描绘了怎样的一种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参考答案:秋天的傍晚,山中空旷静寂,山雨过后,远山如洗,愈显苍翠。明月的清辉洒落松间,淙淙的清泉轻流石上,竹林里隐隐传来一阵阵浣纱女y刁来的欢歌笑语,莲叶的摆动下正有小渔舟缓缓穿行。这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清静寂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二、表达技巧的鉴赏
  
  命题角度:
  1.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或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2.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答案备选词语: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对比映衬、象征、比兴、用典、动静结合、渲染、欲扬先抑等。
  
  方法点拨:
  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人手。答题时应该包括: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蜀 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革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试分析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表达技巧。
  
  参考答案:颔联运用了寓情子景的表现手法,“自”和“空”二字写出了蜀相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以乐景写哀情。颈联用典,用刘备三顾茅庐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三、语言特色的鉴赏
  
  命题角度: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或这指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2.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方法点拨:
  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一般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等。分析语言特色,必须熟悉一些著名诗人的语言特色,如陶渊明的平淡、李白的清新俊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李商隐的绚丽、白居易的明快、杜牧绝句的含蓄等,了解这些对解题不无帮助。
  
  示例:试分析下列这首诗语言上的特色。
  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参考答案: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四、炼字炼句的鉴赏
  
  命题角度:
  赏析诗眼,分析诗中某个字、词、句的表达效果,欣赏其中写得最妙的一联,剖析整首诗中最震撼人心的诗句。重点考查的词类是动词、形容词、数词、色彩词、象声词和叠词等。
  
  方法点拨:
  诗歌的字、词、名句具有形象、凝炼、含蓄的特点,鉴赏时应注意其深层含义。对典故性字词,要挖掘典故之本义,探寻作者之用意(即内蕴),答题时注意采用“委婉”、“含蓄”、“蕴藉”等词语。对描写性字词,要分析其对塑造意境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采用“准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隽永”等词语。对动作性字词,要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形象”、“简练”、“富有表现力”等词语。
  对名句,要从情感、意境、形象、哲理、语言等审美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要注意情、景、理的统一。鉴赏常用语如:e.用语工整,形象地勾画出……的画面。b.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c.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的意境,生动形象,极富美感。d.写出了……的过程或生动情景,使诗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为深切。e.叠字叠词还增加了诗的音律美。
  
  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别友人(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占人创作诗歌大都精于炼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哪两个字特别传神?请简要说出好在何处。
  
  参考答案:“隐”和“没”两字特别传神。“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的难舍难分的心绪。
  
  巩固训练题: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