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一支凄美悲壮的歌

作者:顾忠安




  《一生定要美丽一次》是一篇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的精短美文。作者借叙述依米花“一生定要美丽一次”的心愿,抒写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宏伟志向。这是一支凄美而悲壮的歌,让人深受教益和鼓舞。
  依米花所以能开花,是因为它生有一颗立誓开花的心。它虽然身处荒漠,但它不甘默默无闻,更不愿被人忽略。它要用开花证明自己不是一株百无一用的草。为了那短暂的辉煌和美丽,它把“唯一的一条主根,孤独地蜿蜓盘曲着钻入地底深处”,寻找美丽之源——水;然后“一点点积聚”,历经五个春夏秋冬的艰辛,才“完成蓓蕾所需要的全部养分”;终于,有一天清晨,它“突然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把那团辉煌掬到人们的眼前。可惜“它的花期很短”,“两天后它就会随着母株一起枯萎”,走完它的全部旅程,这是何等凄美而悲壮的一个过程!
  为了开一朵花,依米花付出了一生的心力,连同自己的生命。这实在令人心酸,因为其中的代价太惨重了。然而,它更多的是让人敬佩和颂扬。它不因自己是一株草而自卑,它不因生于荒漠而自哀,它不因被人忽略而自弃。它没有虚此一生,因为它开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朵花。它有着兰草的高洁、梅花的坚忍、昙花的绚丽!
  依米花的精神和品格让我们许多人汗颜。我们富有智慧和理性,却缺乏像它那样的“一生定要美丽一次”的理想,缺乏它那种为改变命运顽强抗争的韧性,更缺乏它那种宁可转瞬即逝,也要绽放美丽的勇气。我们总会认为自己是一株出身卑微的无名草,长在贫瘠干旱的土地上,没有春风的爱抚、雨露的滋润,天生注定开不出花。因而我们不想、也不愿把自己的“根”向泥土深处多扎一寸,更懒得寻找水源,吸取养分。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还是一株开不出花的草.直至慢慢枯萎。
  依米花所以被称做“依米花”,而不叫“依米草”,就是因为它经过了开花的证明。这就是说,任何草在未开出花之前,它会一直被人们当作草。草要证明自己是花的唯一方法是开出自己的花。花草如此,人生更是这样。你要证明自己并不低贱、平庸,那么,你开花吧!
  人生一世,苹木一秋。看生命的轨迹,人和草木的归宿是一样的。然而,作为人,我们又不能在自己和草木之间画等号,因为我们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无论如何,人生的过程不能输于依米花的精彩,人生的花朵不能逊于依米花的灿烂。“这个世界上,万物都有灿烂一回的时候,这是上苍赐给万物的权利。”如果你不安于卑微,如果你不屈从命运,如果你不甘愿平庸,那么,你就从现在开始,用“一生定要美丽一次”的信念去努力地吸取养分、滋养花蕾。相信总有一天,你会开出自己的那一朵花,哪怕它细小、暗淡,哪怕只有一瞬间。
  本文除了选材新奇、立意高远外,字里行间还浸透了作者对依米花的深挚感情。文章在讲述依米花的艰难一生时,时而激越如歌,时而低沉如诉,心潮起伏,犹如蜿蜒于丛林旷野中的一股溪流,缓缓涤荡着读者的心扉。例如,在叙述依米花寻找美丽之源的艰难时,作者写道,“那是一个需要幸运和顽强的努力,一株依米花往往需要四至五年的时间在干燥的沙漠里寻找水源,然后一点点积聚养分”,叙述中饱含着对依米花执著、顽强、坚韧的精神的崇敬和赞美。又如,在展示依米花绽放的风采时,作者用了“无比绚丽”,“占尽人间所有色彩”,“与非洲大陆上空的毒日争艳”等词句,热情讴歌了依米花生命瞬间的辉煌与美丽。又如,“用五年的时间为开一朵花努力,这是何等顽强而心酸的事情”,一声慨叹溢出多少悲哀和怜惜。再如,“假若依米花生长在水草丰沃的地方,它将会美丽一辈子的。偏偏,它的家乡在荒漠”,“偏偏”一语直指苍天,喊出无尽的愤懑与不平,让人唏嘘,叫人潸然。读这些文字,我们仿佛能听到作者那颗贮满仁爱的心在跳动,那份充盈怜悯的情在澎湃。
  千金易得,好文章难求,特别是精短的好文章只可遇而不可求。非常幸运,我能与这篇文章结缘。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