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2005年天津市中考优秀作文选评

作者:李志林




  作文题:
  树有根,有根才枝繁叶茂,葱郁参天;草有根,有根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花有根,有根才经冬历夏,年年花落花开。人有根吗?有人说,亲人的呵护关爱,师长的培养教育,同学的切磋琢磨是我成长的“根”;有人说,家庭、学校、家乡,都留下了我美好的回忆,是我情感的“根”;还有人说,追求、奋斗、学习、合作、尊重、诚实、谦虚,是我安身立命的“根”……
  生命有根,思想有根,文化有根;问题的实质是“根本”,事情的缘起叫“根源”,寻找本原和归属,是“寻根”。“根”的含义太丰富了。如果“穷根究底”、“追本溯源”,你还会发现,今天是明天的“根”,真诚是交友的“根”,执著是事业的“根”,祖国是游子的“根”,母语是民族的“根”……
  请你以“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请避讳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佳作示例一
  
  阳光不锈
  天津一考生
  
  不知什么时候,自己竟变得这样消极。或许是因为现实生活不令人满意,或许是因为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要求太高。现在,我竟然闯入了自卑的世界,感受其中无尽的折磨,那些斗志昂扬的日子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在风中模糊,孤独、苦闷、彷徨,像一只只小虫子啮咬着我的心。
  在失落中,我痛恨日光下每一件我不得不做的事,我伪装,越来越麻木,最后,成了一个稻草人,一个看着灰色天空的稻草人。
  那天,我偶然看到一本书上写着:冬天是来了,阳光也有些淡了,但它毕竟还存在啊。看!它不是在你手心里吗?你应该看到它的美丽。阳光意味着希望和更多东西,阳光不锈!希望是一种会飞翔的东西!
  这瞬间的感悟令我激动。
  是啊,希望,阳光!阳光不锈,希望在飞!只要以一颗平常之心面对学习,面对生活,做自己应该做的,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争取,然后笑看风云。
  现在,我虽然没有丰硕的成果,但也正在一点一滴地进步。阳光还在,希望还在,我怎么能在世界放弃我之前就先放弃世界呢?
  “生命犹如一条绳索,倘若你能优雅地走在上面,你要微笑,你要感谢生命给予了你希望。”风和雨不会永远停留在你的人生之路上,等你走过了它们,你会发现雨后的阳光是那样美好。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累累伤痕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最初,我也觉得这话太残忍了,不明白,难道累累伤痕也值得骄傲吗?逐渐长大了,知道了许多伟人的成长故事,这时候才有些明白。每一次受伤,都是灵魂的一次洗礼;每一个伤痕,都是你勇敢的见证。
  重新振作的我,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进取,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奔走,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我坚信,总有一天,它们会带着我的梦想,在不朽的阳光下生根发芽,开出一朵鲜艳耀眼的花朵。
  
  点评
  这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小作者用散文的笔法娓娓讲述了自己在成长中走向成熟的生命历程。其实,人生之旅,世事沧桑,“人生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在面对生活中诸多的孤独、苦闷、彷徨的时候,小作者也曾经因此而失意、消极。但是生活使他感悟到人生的真谛,最终促使他从生命的阴影中走出来,实现了自我的超越,而促成这一超越的恰恰是播种在心中的“希望的种子”。
  本文在语言表述上,自然流畅,旁征博引,自如恰切。最突出的是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真实、细腻而又感人。
  
  佳作示例二
  
  阿Q新传
  天津一考生
  
  阿Q进入了新时代,没有工作,住着小平房,偶尔也做些小买卖。但他最近生意不好,只能维持生活。迫不得已,也干些小偷小摸的勾当,还不时地骗人、讹人。
  这天,阿Q又满怀着喜悦、漫无目的地在菜市场上溜达。正在他盘算着怎样花钱最省的时候,从后面飞来一个足球,正中他的后脑勺。阿Q回头一看,有一个约七八岁的小孩从后面跑过来。小孩看见了足球,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可阿Q却抢先了一步,急忙跑过去,将足球搂在怀里。小孩来到跟前,想把足球要回来。阿Q见此情景,伸直胳膊,把球举得高高的。小孩对阿Q说:“叔叔,请您把球还给我吧!”阿Q想:为什么不趁此机会好好赚上一笔?于是他就对小孩说:“叔叔现在脑袋还痛着呢,想要球先给医药费。”小孩说:“叔叔,你站在这儿别动,我这就给你拿钱。”说着,小孩三转两拐不见了踪影。阿Q暗暗高兴:“今天运气真不错,刚出门就赚了一笔。”不一会儿,阿Q看见那小孩牵着一个大人的手来了。阿Q顿时心慌了。等到他看见那个大人的模样,他的脸立刻由晴转阴,心里直打鼓:那个男人膀大腰圆,不好惹。
  小孩刚一过来,便对他爸爸说:“爸爸,就是他刚才要钱。”阿Q立刻辩解说:“这怎么会呢?您儿子的脚法太好了,中国男足要有他,早就拿世界冠军了。”他边说边把球递了过去。
  阿Q垂头丧气,心想:真倒霉,小孩没讹成,差点儿挨顿揍。正在叹气时,他看见远处地上有一枚硬币在发光。他立刻加快脚步跑了过去,站在了硬币旁边。他四下看了看,周围没有什么人注意,于是故意将口袋里的打火机掏出来扔在地上。这时,一个好心人告诉他:“先生,您的打火机掉了。”在说声“谢谢”后,他弯腰将打火机拾起,又去拾那枚硬币。可是弄了半天,硬币却死死地镶嵌在地上。这时她听见旁边一位售货员说:“先生,我们厂这胶水质量不错吧!”阿Q这时傻了眼,微笑着说:“挺好的,怎么卖?”说话时他的脸上分明流下了汗水。“五块钱一瓶。”“来两瓶。”售货员用塑料袋装好,递到了阿Q手里。阿Q从他的口袋里拿出了一张仅有的、看起来有些发霉的全是汗臭味的钱递了过去,并自言自语道:“今天老子点儿真背,为人家做了免费广告,没赚到钱不说,还倒贴了十块钱。”
  回到家,他睡了一觉,梦想着自己有一张百元大钞的那一天。
  阿Q思想性格里的“劣根”是改不好的,也是改不了的。
  
  点评
  本文以“故事新编”的形式,将当代人身上的劣根性——欺软怕硬、爱占小便宜、不思进取、自欺欺人等放到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身上,有力地鞭挞了这种要不得的“劣根”,可谓是“旧瓶装新酒”——巧妙新颖,别具匠心。
  文章的情节发展也颇具戏剧性,情节发展几经周折都让人感到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故事一波三折,波澜起伏。尤其是最后阿Q“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的尴尬结局,更是让人在发笑中深思。
  
  佳作示例三
  
  永远的葱郁 永远的根
  天津一考生
  
  历史被如沙的时光悄悄掩埋,了无痕迹。我站在华夏这根参天大树下聆听着,抚摸着,一种广博和坚实在地上突兀回荡着,我想,那便是华夏文明的根。
  我仿佛看见孔老夫子,满面红光地披着一袭青衫,从远古走来,从发黄的线装书里走来,略作一揖,便步入历史。
  冯友兰先生说过,西方文明是海洋性文明,正如那爱琴海边的碧海长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活泼与灵动。而东方文明的代表——中国,则是大陆性文明,沉稳有余而灵动不足。他认为,从根上讲,这是东方传统观念造就的,它的代表就是孔子。仁义、忠孝、中庸的观念已融入了炎黄子孙之魂。
  的确,孔子在两千年的时空里把中国变成了一棵沉稳牢固的大树,但这稳重而显保守的背后却是一种柔韧的弹性。他把“信而好古”作为对道德的理解,也发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为之共鸣的“逝者如斯”。他极为诗意地阐释了“变”,而且身体力行,招收弟子,因材施教,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灵魂工程师。他作为华夏文明根性的哲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心目中的发展,并非江河般恣肆的流动,而是如树木生长,是一种稳健的发展,一种悄无声息的过程。这无疑不是迂腐,而是智慧。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