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春》:美不胜收的世界

作者:阎蕴华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以精美的笔触对春作了全面、精细的描写,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走进《春》的世界,你可以领略到它的结构美、形象美、绘画美、语言美、情感美,真是美不胜收。
  首先这篇课文很注意文章的布局。全文共10个自然段,以“盼春”开始,以“赞春”结束,中间“绘春”部分(2自然段~7自然段)是文章的主体(重点)。其中,第2自然段写的是春天的“新”,第3自然段~6自然段写的是春天的“美”,第7自然段写的是春天的“力”。最后“赞春”部分,三个自然段用了三个比喻句,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地点明春天的成长过程,又照应“绘春”部分的“新”、“美”、“力”,末了说“领着我们向前去”,表达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感情。这个“去”字正与开头“东风来了”的“来”字相呼应。开头是春天在盼望中到来,最后是进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一来一去,呼应成一个完美的整体,由此表现结构的严谨、绵美。
  作为散文,特别是描写景物、寄托情怀的抒情散文,要借助于形象的事物来表情达意。朱自清的这篇散文,就凭借精妙的文字为我们勾勒出一群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作者浓墨重彩所描绘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这些春天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无不透出一种美的风韵。尤其是文中最后“赞春”的三个比喻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春天,它无形、无声,是“空灵”之物,一般人要描写出春天的形象,是多么困难,而朱自清写出来了,写得如此美。他独具慧眼,敏锐地捕捉主体和喻体的“质”的相似点,把春天的美附于“刚落地的娃娃”的勃勃生机美、“小姑娘”的艳丽容颜美、“青年”的健壮身姿美上,使抽象的“春天”有形、有色、有声、有神、有情,激射出诗意的光辉。
  作者心目中美妙的春天体现在五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水墨画中: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作者凭着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激荡的情怀,将五幅水墨画描绘得生动有趣。写春草,写草的生机,写草的愉悦;写春花,写花不甘寂寞的争奇斗艳,写花稍纵即逝的绚烂青春;写春风,写风悦人心神的温柔,写风妙趣横生的底蕴;写春雨,写雨的亮丽美妙,写雨的润物无声;写迎春,写春的希望,写春的魅力,写春的珍贵。写别人不曾写,道别人不能道,皆缘于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所以这些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字让人百读不厌。如,在《春》中有这样的描写:“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天的景象被朱自清描写得多么精彩呀!读了这段文字,你仿佛置身于万物复苏、争奇斗艳的春天之中,又仿佛在品赏一幅清丽明朗的水墨画。这幅画,远处可见五彩缤纷的花色,近处可听蜜蜂的低吟,上有蝴蝶的翻飞,下有野花活泼俏皮的眨眼。远、近、上、下,浓、淡、干、湿,虽是信笔点染,无事雕琢,却成为高妙的艺术珍品。为增强画面的色彩美,再三设喻花色;为使画面呈现生气,以眼睛眨与野花的神态构成对比。由于作家描绘画面时,把美的情致注了进去,因此,几多诗意,几许春色,便从一幅动的、立体的画图中溢了出来。
  当然,文中这种美的表现还要借助于作者那种超拔的笔力和精妙的语言。《春》中的语言清新生动,富有明快的节奏。一是朴实中透着清新隽永。《春》里的纯正的口语俯拾皆是——“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这些句子读起来朴实而清新、淡中见奇、灵气十足、鲜活而有情趣。二是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拟人手法使语句新意倍增。如“欣欣然张开了眼”、“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三是《春》的语句以短句居多,而且多是纯正的口语。这些短句读起来简洁明快、活泼有力;同时短句中又融入长句,这样短句、长句交替使用,语气有急有缓,富有变化,读起来有参差之美。如开首第一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四是整句、散句交错并用,使得语句读起来波澜起伏、抑扬顿挫、生动活泼、文气贯通、节奏鲜明。如“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排比、对偶等整句的运用,声音和谐、气势贯通,适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而散句的自由活泼、富有变化,则避免了语句的单调呆板。五是叠词、叠句和双声叠韵词的运用,使语句的音韵美细致入微、锦上添花。如“盼望着,盼望着”、“偷偷”、“绿绿”、“一大片一大片”、“轻悄悄”、“软绵绵”、“密密”等。朗读时要将句子的节奏美充分表现出来,以充分感受其音韵美。
  每一个读《春》的读者,都会为其浓郁的抒情气氛所感染。《春》读起来为什么那么生动感人?这是因为其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对春天浓烈的爱,真挚的情。正是因为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所以作者才全身心地去感受春天、观察春天,沉醉地品味赏析春天。于是乎一个融入人生况味的独特全新的春天生成于作者脑海,形诸笔墨。正是由于作者对春天的爱那般真挚而深刻、纯真而奔放,所以作者笔下的春天才那么富有个性、独具魅力、感人心扉、促人上进。情感美是《春》的灵魂。没有浓浓的情感美,《春》就没有了美的底蕴,就难以成就这样有特色的美文。
  《春》是一支歌,优美的旋律低回着绵绵的情意;《春》是一幅画,明丽的色彩氤氲着自然美丽的容颜;《春》是一首诗,华丽的诗句书写着季节的心跳;《春》是一杯茶,浓郁的香味浸润着读者的心灵。用心体会作者向我们描绘的这种美不胜收的世界,是一种怎样愉快的享受啊!你不觉得有一个春天,正悄悄地来到你的身边?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