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有三个破绽





  看了张继合先生的博客,见到评论易中天先生的文章,十分抢眼:《易中天:挨巴掌,吃甜枣》。文章神采飞扬。果然大家手笔。但字里行间,总感觉张先生给易先生留了些面子,或许是张先生另有隐情?其实,易先生破绽不少,张先生不讲,谈歌便讲。先举出三条,列位看官上眼:

  之一:易中天的身份不确定。学者?还是评书演员?把一些野史、传说、民间故事,都融会贯通到所谓的历史讲座里来,历史成了筐?什么都往里装?有这么讲历史的么?易中天比刘兰芳、单田芳严肃多少?高级多少?还原历史。口号喊得不错,可是,挂羊头,不能卖狗肉。易氏讲的历史,许多并不是历史本来。说好听点,是文学化并且情绪化了的历史,或者叫历史演义。说难听点,易中天先生更像一个评书演员。只要把易先生的开场白加上:“上回书说到”,结尾处加上:“且听下回分解。”就全齐了。宽容一点讲,这也怪不得易先生,“百家讲坛”是干什么的?据说,最早动议是请专家讲课的。天文地理,古往今来,传授知识,解惑释疑。现在完全改了“味儿”,成了“书场”,成了茶馆。不仅易中天先生,还有刘心武孔庆东等一干学者、作家、专家,也纷纷削足适履,口吐莲花,有影儿的没影儿的,有准儿的没准儿的,有用的没用的,一概抡圆了侃。不是书场是什么?不是评书演员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干?一句话,就是为了“叫座”!那么,“百家讲坛”就干脆敞开口子,把刘兰芳,单田芳这般大师都请来,挨个开讲就是。有人对谈歌讲,这也没什么错误,电视台为了增加收视率么,为了广告收入么。那好,只要易先生以及刘心武等诸位先生,先把你们的头衔,诸如作家、学者、专家,等等字眼先去掉,换上一个评书演员的身份,再上台去讲。

  之二:易中天的博客不属实。据有些“易迷”说,易先生很忙,照顾不过来,于是,一个名叫“小草”的人,常常上网打理。到易氏的博客浏览,果真见到一个名叫“小草”的人,替易先生发表声明。这位“小草”何许人也?此人是男是女还是谁?这是易氏的个人博客?还是与“小草”的共同博客?如果是二人的博客,就把“小草”的名字写上。股份制嘛,可以。如果属于易中天自己的博客,就要文责自负。别把什么“小草”掺和进来,也别让“小草”代替你发表声明,更别让“小草”替你骂人(骂无耻之徒之类的话)。要骂人,你易中天自己站出来骂。“小草”骂,算谁的?开博客,要人代笔?骂人,也借别人的嘴?这是耍大牌的作风?或者是小户人家开杂货店的传统?

  之三:易中天的文风不厚道。也是“易迷”们讲,易中天删过贴子。贴子应不应该删?谈歌说,不应该删。只要许可人家留贴,就不能检票入场。就不能只听好话、入耳的话、赞扬的话。批评的话、不入耳的话、哪怕是脏话损话,你也得张着耳朵听着。古今中外,文章只有两种,自己看的,给别人看的。只要是能给别人看的,就不能怕批评,也不能怕骂。这是全世界发表文章的规矩。易先生不仅删过贴,而且还发表了声明:拒绝胡搅蛮缠。胡搅蛮缠的概念怎么界定?批评到什么份上就算胡搅蛮缠了?怕批评?怕骂?易中天先生就不要开什么捞什子博客了。你躲在家里,拉上窗帘,关紧房门,写着玩就是,藏之名山,锁进抽屉。随便,谁也管不着!绝对没有人跟你胡搅而且蛮缠。

  易中天先生,是近来文化界炙手可热的大牌人物,易先生的著作,洛阳纸贵,风行天下。谈歌上述的意见,难免让人感觉有酸葡萄的味道。但是,易中天先生这三个破绽,谈歌硬起头皮,还是要讲的。谈歌愿与张继合先生商榷:是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