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问易中天,拷问人性





  《百家讲坛》似乎一下子就火了,在这样一个缺乏文化的时代,《百家讲坛》给人们带来那么一点点文化的冲击。

  刘心武说红楼火了,易中天品三国火了。

  一个说红楼,一个品三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我对这两个人的态度本应该是相当的。

  但是不然。

  我对刘心武保持了相当宽容的态度,尽管他的某些观点是拾人牙慧,红学家周汝昌早在N多年前就已经提出并论述过了,尽管他的某些推论十分牵强,尽管有时他故做神秘,尽管网上网友对刘心武的研究与水平众说纷纭,有毁有誉,但我仍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文化就应该有多个人的声音。本来《红楼梦》也不是属于哪个人的,谁都可以说一说,只要有人喜欢听,那就说呗。

  但是对易中天,我却很反感。

  文学可以大家评说,历史也可以大家评说。历史人物的功过本来就是大家评说的,象我这种有着宽容观点的人,本来的观点就是谁都可以评,谁都可以说。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每一篇最后还来一段自己的感受呢,对读者理解人物和历史事件有很大的帮助。评的好,自然受人推崇。

  那我为什么对易中天反感呢?

  因为他打着客观公正的旗号,说着貌似客观公正的观点,其实对观众有很大的误导。

  易中天对曹操很是推崇,说曹操是一个可爱的奸雄,他说曹操儿时,装病离间父亲和叔父之间的感情,是可爱的举动。他说诸葛亮不去投奔曹操,是因为曹操太强了,诸葛亮去了之后,很难受到重用,施展抱负。他说诸葛亮不去投奔孙权,是因为孙权手下有张昭和周瑜这两个非常受重用的近臣,去了之后不可能地位超过他们。这些推论听起来都十分有道理,有些观众听后恍然大悟,或者频频点头,更有些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了“意米”(易中天迷)。

  但是,人的为人处事,是不能用1+1=2这样的式子推理来解释的。一个人物,尤其是一个政治人物,他的生活里不仅仅用权谋,还有个人感情、人格等等没有办法用数学公式来推论的东西。

  人在冷的时候,应该最先想到怎么保暖。但是,你说杜甫自己住在小破屋里,忍受着凄雨寒风,为什么想的却是天下寒士呢?

  人在饿的时候,应该最先想到如何充饥。但是,你说朱自清饿的要死的时候,为什么会拒绝日本发的救济粮呢?

  人在要被杀的时候,应该最先想到如何逃生。但是,你说那么多的革命者,面对严刑拷打,甚至是杀头,为什么仍然不低下不屈的头颅?为什么不叛变?为什么不出卖组织,出卖朋友,出卖灵魂?

  我并不否认人的生存是需要谋略的,但是人不是冷血的,人不是机器,人的生存更离不开感情,一个人没有谋略,也可以快乐幸福的度过一生,但一个没有感情人格的人,还能称之为人吗?蝼蚁尚且偷生,可人不是蝼蚁!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个人不能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就可以抛弃感情,抛弃人格!

  易中天恰恰就是忽略了这一点,他的人物只有谋略,没有感情与人格。他的人物都是要施展抱负,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不择手段,欺骗叫谋略,杀人叫智谋,卖主求荣也是荣,交朋友就是为了互相利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才叫成功,这才叫辉煌!对曹操或许合适,但对诸葛亮绝,易中天的品评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完全错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易中天的火正应了现在社会上的这种道德的迷失。为什么倡导八荣八耻?是因为现在的某些人已经不知道什么荣,什么是耻!

  想一想就个人来说,做为父母,假如你把你的孩子交给朋友照顾,而你的孩子装病,叫你的朋友把你诳来,而他又不装病了,还对你说你朋友诬陷他,对他不好,离间你和朋友之间的感情,你会觉得这孩子有谋略,将来会有大成就吗?做为妻子,你会喜欢爱玩女人的丈夫吗?做为朋友,你会喜欢动不动就杀人的朋友吗?再想想曹操的后代,煮豆燃豆萁,豆在腹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你要是没有七步成诗的本事,还是不要投生在曹家的好!曹操是很有谋略的,是成就了大事业的,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还可称出色的诗人,这是公正的评价,但是他真的不是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也不能成为可以深交的朋友,做为一个人,这叫成功吗?

  再看一看来自于民间的评价,为什么所有的戏里曹操都是白脸呢?难道这都是文学艺术的虚构吗?怎么有这么统一的虚构?

  还看过一个节目,文化中国·《话说三国演义》之曹操PK诸葛亮,一看节目名觉得好笑,但是关公尚且能战秦琼,曹操是丞相,诸葛亮也是丞相,没什么不能PK的。

  那么我也让这两个人PK一下。

  方才说了曹操,现在说诸葛亮。诸葛亮幼年不幸,父母早亡,他小小年纪就开始养家糊口,并扶养自己的弟弟。史书记载诸葛亮英俊潇洒,仪表堂堂,然而他的妻子黄氏据说貌丑无比,他是重德不重貌,两人相敬如宾,不离不弃。诸葛亮的儿孙都是有气节之人,他的一儿一孙最后都为蜀汉江山战死杀场。诸葛亮一生知己甚多,很多朋友都在他人生的关健时刻有着关健的作用。可以说,诸葛亮是好儿子,做为父母即使离开人世,也放心把家交给这样的孩子。诸葛亮是好丈夫,黄氏多年没生儿子,还主动为他纳妾。诸葛亮是好父亲,教育出来的孩子都是忠义之人。此外,诸葛亮是一个非常值得深交的朋友,坐在一起或者畅谈国事,或者只是调素琴,阅金经,他都是个高山流水知音人。人活到这份上,是不是才算没有白活一场?

  再来看一看来自于民间的评价,翻开中国的古诗词,会发现许多歌颂诸葛亮的著名的诗篇。杜甫曾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白居易写道“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元稹写道“如公存盛德,应叹古今无”,陆游写道“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李白李商隐王安石文天祥辛弃疾苏轼等等这些青史留名的大诗人词人,更有很多没什么名气的人小诗人小词人都写下了许多诗篇来歌颂诸葛亮,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歌颂曹操的诗篇,本人水平有限,列举不出来什么。

  成都武侯祠千百年来香火不断,不知道多少平民百姓,文人墨客还有将军政要特来此拜谒,毛泽东、周恩来都曾在此沉思,从诸葛亮的“攻心为上”得到启示,而今武侯祠对外开放,导游服务就汉语、英语、日语、韩语几种,本国自不必说,每天都有很多外国游客特来此参观,可见诸葛亮在全世界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岳飞曾在此跨越时空与千年前的知音进行心灵对话,当时的他难以抑制心中感慨,便在此默写出师表,先是楷书书写,越写越激动,渐渐换成草书,最后狂草收尾,这是怎样一种情景啊!那一刻,正气充盈乾坤,忠义激荡千古!

  就全国范围来说,诸葛亮的足迹并不是很广,可是全国的武侯祠和纪念诸葛亮的地方却很多,只要是他足迹所到之处,必有纪念之地。多少历史名人伟人的墓成为历史尘埃,失去痕迹,而诸葛亮的墓非常平常的一个小土丘,却保存至今,千百年来承载了不知道多少哀思的泪水。纪念曹操的地方,本人见识有限,也不清楚,只知道曹操怕自己死后墓被盗,给自己弄了七十二个墓,到现在也不晓得他究竟长眠于哪里。

  诸葛亮的智慧被千古传颂,以至于成为传说,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空城计,七擒孟获等等故事,真实的不真实的,被越传越神,于是诸葛亮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成为大家在困难面前的自我安慰与支撑。

  PK吧!这场PK是小人与君子之间的PK,PK的战场延续了千年,老百姓都是裁判,胜败自在人心。

  曹操与诸葛亮都是政治家、军事家,都成就了大事业,为什么结果却如此不同呢?

  曹操的只能算是谋略,诸葛亮的那叫智慧,不是一个层次,不是一个等级的。用谋略的是小人,用智慧的是君子。虽然不能说推崇曹操的都是小人,推崇诸葛亮的都是君子,但大致如此。

  智慧包含了感情的因素在里面,包含了人格的因素在里面。你看七擒孟获就是用智慧一个典型代表,这种包含了攻心为上,将心比心的人文关怀,是曹操用任何谋略都获得不了的。曹操征服的地方,多叛变,而诸葛亮征服的地方,虽有蛮夷之地,人民却安居乐业,世代歌颂诸葛亮。什么叫得民心者得天下,对比一下就很清楚了。

  至于诸葛亮为什么不投奔曹操,而辅佐刘备,这又需要长篇大论,我就不论述了,再说,我的论述,我认为,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与曹操比起来,我算得君子,与诸葛亮比起来,我只能算小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