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曹操屠城说起,也谈易中天的三国品出的人性!!!





  曹操屠徐州城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易老师虽然很抬曹但也无法否定,也从没否定.
  怀疑这点的请自己去看看三国志,或者问问易老师.这里为节约篇幅,不再罗唆.

  可近观最近的贴子,拥拥们不厌其烦的为曹开脱(这里姑且称呼用户易中天的为拥拥吧).
  无非就是几种论点:
  a.屠城市这样的事是不是曹操下令的,是他手下为给他家人报仇这样干的.
  --------------------------------
  这点何其可笑. 就如同一个贪污官员被抓了,说这跟我没关系,是我手下干的. 况且这一点何况荀玉已就此批评曹操, 难道我们还要为其开脱?
  拥拥们不觉得可笑吗?

  b.要知道人杀红了眼是没有理智的,大多数人都失去理智时,尤其是将领们,军事指挥官是喝止不住的,令行禁止,军令如山不是在任何情况都好使。
  -------------------------------------
  举一个反例,同样是打仗,同样是攻打城池,刘备干过这样是吗? 甚至刘备的手下猛张飞该是个暴烈的人吧。他有没有杀屠过城呢?

  c.屠城是形式的需要。屠杀怎么是抹黑呢?因为他屠杀,他才有霸气,该是时候让那些奶油气的腐儒君主滚开了。
  ------------------------------------
  这点请允许我做点不恰当的比方,比如:你的家人亲戚朋友被人杀光了,你再去欣赏他的霸气,然后再领悟到原来他屠杀我们是要来拯救我们呀。你要倒那时再真这么想这么说,那我就真服你了。

  d.乱世中这样,这是生存的需要,屠杀无辜老百姓是为了成就霸业,统一中国。是为了救更多的人。
  ------------------------------------
  为什么带着百姓跑的刘备不乱杀老百姓,反而也还能成就一般事业呢?多的不说了,历史上,古人们对这俩人是什么样的态度,是骂曹的多还是拥刘的多,答案早已明郎。

  e.在乱世就该有弱者被杀,这是进化论的适者生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乱世中就该“去人性”!
  --------------------------------------
  人好不容易才从动物进化成了人,按照该类说法,人又该重新进化成了畜生!乱世中该不该讲人性呢?该不该讲究仁义道德呢?答案是要的,否则就没有仁者无敌,仁义之师等都是白讲了。仁义并不等于软弱,这一点几个未成年少年区分不了可以理解。反观刘备,同样是行军打仗,他就没有屠杀过一个无辜的老百姓,而且还成就了事业,从古至今,贬曹的多还是赞刘的多?这就是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可就是这样简单的事情为什么拥拥还想不过来? 还如此执迷不悟呢? 其实原来很简单,因为人性,因为易中天。 是的,这里我不排除
  之前就已经有人很支持,甚至喜欢曹操的人大有人在,毕竟大家都有选择自己偶像的权利,姑且用别人的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毕竟曹操还是有很多可爱可敬的地方(我后面还会详细谈到这个问题),可是有多少粉丝又不是在听了易老师的节目之后,才以为可以摈弃演义里的看法,才自以为这就认识了真实的三国?
  所以,在这种崇拜的情绪下,易老师说什么好,他们就认为什么好。易老师说什么对,他们就以为什么都对。易老师品三国里的曹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了。

  那么三国里的曹操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其实三国志,后汉书及易中天的节目里都有了定性:奸雄!诚然,三国里的曹操我也认为有很多好的,可爱可敬的一面。比如他会用人,比如他青年时也做过不少堪称英雄之事,比如他军事才能和文学修养很高...等等等等.
  他的这些可爱可敬一面固然是他“雄”的一面.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以言论治罪杀害孔融全家、杀许攸、娄圭、崔琰、边让、华佗、杨修、逼杀荀郁等名流,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挖别人祖坟以资军饷,乃至屠杀自己辖区内手无寸铁的徐州老百姓等等。这些都是他“奸”的一面。也因此从古至今被古人,世人骂了多少代,多少辈。

  然而,易老师的节目其实跟上述不矛盾,他可能只是为他做节目的需要过多的突出了曹操的可爱可敬之处,对曹操奸的一面易老师没讲或者说没详讲,可这并不代表没有呀!也不代表他以后不讲,拥拥们这一点可曾知道?
  或许易老师觉得讲他奸的一面时机还没到呢?他想卖个关子等到后面几集再讲呢? 拥拥们这
  一点可曾想到?
  可拥拥们心理没底呀。他们生怕反易们驳倒了曹操就以为驳到了易老师,于是就不厌其烦的为曹操开脱,粉饰曹操的恶行.很幼稚的认为只要维护了曹操就能维护易老师,就能保持易老师的光辉形象.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做穗,于是拥拥们就有了把曹操屠城变成了历史需要,形势需要。甚至伸张霸气,成就霸业所应该的。甚至还有了这样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进化论”的论调。不可不笑!

  难道这就是从这些人眼中品出的三国?
  大家就该像曹操一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成就霸业,统一中国就该屠杀无辜百姓,这就是你们所品出的人性?!

  附:
  曹操攻徐州的目无论是为父报仇还是借口占徐州,或两者都有,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曹操在徐州的行为。
  《三国志·武帝纪》中只在第二次征徐州时简略的说:“所过多所残戮。”
  《吴书》记载:“多杀人民。”
  《后汉书·陶谦列传》记载:“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初三辅遭李傕乱,百姓流移依谦者皆歼。”

  《资治通鉴》记载:“初,京、雒遭董卓之乱,民流移东出,多依徐土,遇操至,坑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水为不流。操攻郯不能克,乃去,攻取应、睢陵、夏丘,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雨纹以为这是曹操最大的错误,这一行为是曹操不得民心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曹操残忍性格的表现(如果按《资治通鉴》所记载,曹军先在泗水坑杀数十万人,后又屠三城,以此比之,清军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是小儿科了)。后来当阳之战,为什么有十馀万百姓跟随刘备而不愿留下来受曹操管辖,除了刘备得人心外,这屠徐州影响是很大的。

  对,曹操是屠城.为什么屠城?曹操有所谓的围而后降者杀的政策,而且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曹操嗜杀,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一:乱世信奉的是武力,光讲仁义是统一不了天下的!估计曹操就这么认为的.
  其二为的无非是迅速统一天下.
  其三,既然政策出来了,就得好好的执行,否则没法服众.

  还有个原因,我个人估计是曹操这个人的出身不好,当时的人都不喜欢宦官,曹操又是宦官的养子的儿子.想想,一旦曹操的军队打过来,他们会怎么做?肯定全力抵抗!以曹操个真性情你觉得他会怎么做?躬行仁义?太虚伪了吧.

  当然,后期曹操手下的人也劝过曹操这么做后果不好.曹操也确实有所收敛.

  既然是乱世奸雄.必须有霸气,有奸诈的一面,曹操是很复杂的人,但更多透露的是真性情,性情中人,他认为对的就会去做,不会多在意别人的看法,想法.作为封建君主,独断独行是曹操最大的魅力所在.如果事事都想着面面具到,曹操还是曹操吗?他的事业也不可能那么大.

  乱世不是你展现个人仁义的舞台,你玩不起.光讲仁义是没有用的.
  刘备玩了仁义,最后怎么了?基业还不是没有曹操大.名义上说不夺同宗基业,可他夺了吗?为了所谓的仁义饶了个大圈还间接害死了庞统!

  为了义气帮关羽报仇.惨败,几乎差点连裤子都输没了.成了一个在乱世不通权变的悲剧英雄.弄的诸葛亮背着沉重的政治包袱,孙权称帝他派人去祝贺,说明他已经承认了孙权是割据势力,那么恢复汉室不成了空头口号.谁会响应?最后诸葛亮一死.蜀军撤军,魏的老百姓高兴的在大街上喊,让他们的魏帝知道.说明什么?

  曹操是屠过城,那是他军事,乃至政治的需要.他也在恰当的时机改变了这种做法.曹操是个懂得权变的人.知道一味的玩仁义无用.该出手就出手,该放就放.这不是人性的问题.曹操不讲人性吗?他不讲人性就不会放关羽走!他不讲人性就该杀了刘备.

  易中天 作为一个历史学专家 请你以公正公平的态度对待历史首先 我要说我承认易中天先生是一个知识渊博 谈吐幽默的历史学教授但是我还得说 在易中天品三国中 易中天先生对三国历史人物的不公平对待已经到了让人愤怒的地步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 易中天先生唯一一次用动物来形容三国人物的就是曾经把刘备比作船上的老鼠吧 刘备天下英雄你也承认了为什么还用老鼠来形容他??? 说白了 只不过跟罗贯中换了个方向 抑刘褒曹而已这事比较远了 我们来谈谈你刚讲完的兵临城下这集 您是如何采取对曹刘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一,刘备说了以人为本 这四个字 您也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的这个名词但你马上话锋一转 说刘备以人为本四个字是以人为资本的意思 咋听之下好像没多大的区别 但是细细的品味 “资本”二 却可以发现不少的东西何为资本?资本,在商场上来说就是筹码嘛 用于交易的东西你用这样的词来解释刘备说的话 说得直白一点 就是说刘备只不过把老百姓当作政治上的筹码而已 意思是刘备只是一个伪君子而这样说刘备公平吗??二,为曹操辩护 曹操屠城的问题 吧里已经吵翻天了 具体的我就不说了但是你说过荀玉曾经劝过曹操 曹操表示后悔这句话 加上曹军治军之严难道曹军屠城 曹操就真不知道??反观十几万百姓追随的刘备 你仅仅以“不知道”来塘塞这个原因您真不知道?? 你不是最喜欢推断吗 在品三国中第一次挺您这样干脆的说不知道三个字 恐怕不是您不知道 而是您不想知道吧三 您用刘备在当阳时 率领几十个骑逃跑 不管妻子 百姓来讽刺刘备但是在曹操用他儿子的马 他侄子的死来换自己一条命的时候你却用的是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这样的字眼誓问刘备看着曹军追上来 难道就待着原地束手就擒??说道逃 曹操也不见得怎么光荣逃过董卓 逃过许荣 逃过吕布 逃过张秀 赤壁也是落荒而逃你怎么不说曹操那时去关心一下他的下属 老婆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