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对《军队医疗事业的奠基人贺诚》的补正

作者:李 鹏





  我拜读了《炎黄春秋》今年4月号中的文章《军队医疗事业的奠基人贺诚》,文章讲述了贺诚将军传奇的一生,资料珍贵,很值得一读。对于29页中描写贺诚参与营救彭湃同志一部分,做一些小小的补正。
  一、文中提到“由于前中央军委秘书、叛徒白鑫告密出卖,发生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彭湃、候补委员、中央军事部长杨殷等四人被捕的恶性事件。”第一,1929年8月24日,在沪西区新闸路六一三弄经远里十二号二楼主持召开江苏省委军委会议时,因白鑫告密出卖被捕的共有5人,分别是彭湃,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军事部部长杨殷,中央军委委员、江苏省委军委秘书颜昌颐,江苏省委军委委员邢士贞和上海市总工会纠察队副总指挥张际春,不是文中所说的四个人。(见人民出版社《彭湃传》P222,中央文献出版社《浦江魂——白色恐怖下的周恩来》P123)。第二,据人民出版社《彭湃传》的生平年表,《浦江魂——白色恐怖下的周恩来》和六大的相关资料,彭湃在1928年7月六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彭湃在八七会议时曾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因此,在他被捕时是政治局候补委员,不是文中所说的中央政治局委员。
  二、文中提到“8月30日清晨,敌人将彭湃、杨殷等人从拘留所解往龙华警备司令部。”这里时间有误。查人民出版社《彭湃传》P250的年表:“8月28日,彭湃等被解押往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看守所。” 中央文献出版社《浦江魂——白色恐怖下的周恩来》P126:“28日一早,要把彭湃等人由警察局转移到龙华警备司令部。”可见,时间应为8月28日。
  三、文中提到“然而后来由于送武器的人临阵畏缩,行动迟缓(此人后来叛变),加之敌人警戒森严,未能成功。”这个说法不够准确。人民出版社《彭湃传》P224根据《访问李强、柯麟记录》(1979年8月《未刊稿》)讲述事实如下:……负责运送新买枪支的,是在北四川路、老靶子路间,以开“三民照相馆”作掩护的同志。他把新买来的驳壳枪装在小皮箱里,驾机器脚踏车赶到了设在同字路的中央军委特科。特科的同志马上取出了枪,发现枪上涂了一层保护黄油,需要把它洗净后才能使用。于是又立即买回煤油来洗擦。洗净以后,参加营救行动的同志在李强的带领下,装扮成外出拍电影外景的队伍,乘卡车出发。这时比预定出发的时间已晚了一、二个小时。营救的地点选在枫林桥附近。这是由水仙庙看守所押送“犯人”到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监狱的必经之地。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可是押送彭湃同志的囚车却一直没有到来。后来才知道,由于拖延了出发的时间,在他们赶到枫林桥附近时,押送彭湃等同志的囚车已经开过去了。
  以上所写的内容,如有错误,还请批评指正。
  祝《炎黄春秋》杂志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