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理论思维活跃是民族振兴的喜庆气象

作者:杜润生





  《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这篇文章,在《炎黄春秋》第二期的“一家言”栏目发表之后,引发了热烈的议论。这是很好的现象。这表明我们党的理论思维相当活跃。一个党,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理论思维,一定会衰败下去。
  有争论是好事。不同的观点,就是在不同方向上的探索。即使错了也不要紧。思想上的试错,可以代替行动上的试错。不同观点充分展开,在思想上探索各种可能性,比较各家观点的优劣,这是最安全的。有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的民族就比较容易找到正确的道路,少走弯路,少走错路。理论思维活跃,有利于民族振兴。这是民族振兴的喜庆气象。
  建议《炎黄春秋》利用这个机会,提供各方面的观点和资料,帮助大家活跃理论思维。
  谢韬文中有一个地方说“只有民主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个提法,口气硬了,不一定妥当。现在中国并没有出现民族危机。但我很赞成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十亿颗脑袋等于一颗脑袋,要错大家一起错,我们有惨痛的历史教训。
  这场争论有一个作用:搞清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什么是中国特色?首先是不要苏联特色,不要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这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的。那么,要不要瑞典特色?要不要瑞典式的社会主义?瑞典是800多万人口的小国,我们是13亿人口的大国,大国怎么搞?恐怕也不能全盘接受瑞典模式。
  但我们可以吸收人家的好观点,接受普遍适用的一般性经验。比如,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资本主义可以为我所用,允许资本主义有适度的发展。我们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借鉴吸收各方面的好办法,最终形成中国自己的发展模式。这样的发展模式,可以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可以叫有中国特色的别的什么主义。听说邓小平1987年就说过,只要国民经济搞上去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满意了,叫什么主义都可以。
  我自己没有什么主义,有主义也是经验主义。我搞农村工作,缺乏理论思维。我愿意借此机会,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杜润生,1913年生,山西省太谷人,1936年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部宣传部长,同年加入中共。抗日战争后历任根据地多处中共地委书记,中共中央中原局、华中局秘书长。建国后任国务院农村办副主任,离休前任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责任编辑杜导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