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陈独秀晚年重新认识民主主义

作者:尹振环





  陈独秀晚年虽然不隶属于中共、托派,但他还是承认自己是马克思、恩格斯之信徒的,这一点很重要。虽然陈还没有明确提出“暴力社会主义”,但提出了民主社会主义。陈独秀早在1936年就已经郑重提出这个问题,他用“孔甲”的笔名,发表《无产阶级专政与民主主义》,指出人们对于民主主义,自来有不少误解,他说:第一,民主主义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品。民主乃是人类社会化进步的一种动力,它不断推进社会向善、向前。无产阶级理应把完成民主的任务放在肩上,不可在夺取政权后摒弃民主。第二,我们采取民主主义的政纲和口号,是目的,并不是手段,共产主义者同时也是真正的民主主义者,绝不能把民主主义当作是与社会主义不能共存的东西。他说: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就摒弃了民主主义,文章抨击斯大林根本不懂这一点(《陈独秀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版,第469页,下只注页数)。陈独秀在1936年曾“应亚东图书馆汪孟邹之邀,推荐生活潦倒不堪的王文元到东亚”,王译编了两本书:《莫斯科审判的国际舆论》、《莫斯科审判的真相》。这就是陈独秀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年谱》,第472页)。另外据濮清泉回忆当时陈在狱中与濮等人议论莫斯科审判“布托联盟”案件,认为苏联无产阶级专政制度“贱视民主”,“专政到人民、甚至专政到党内”,是违背马克思列宁学说的,变成了“官僚国家”,不应再称为“工人国家”(《年谱》,第469页)。这表示陈独秀这位中国启蒙运动大师理性思考后的巨大转变!即抛弃暴力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民主的。
  全面发挥上述思想的是陈独秀以下的两篇文章,(一)1940年9月《给西流的信》,(二)1940年(年谱为1941年,似不确)11月28日《我的根本意见》。前封信是“在病中花了二十余日”写的。当时“惟不能用脑,写作稍久,头部即感觉胀痛,耳鸣亦加剧了。”(《年谱》,第524页)后封信看来也是高血压病中写的,这可谓陈生前的重要遗言。由于它是病中所写,所以写得不长,不可能详加论述,但它又触及产生斯大林“制度”的主要方面,而且追及它的根源。所以这两篇文献的价值非同一般,所以需要详加引用。
  在第一封信中,陈说:“我根据苏俄二十年来的经验,沉思熟虑了六、七年,始决定今天的意见。”既反思苏俄二十年的历史,又反思自身与中共历史的亲身感受,可谓百感交集。
  第一,不实现民主,无产阶级专政必然蜕变。陈说:“我认为没有人民的政权固然不能实现人民民主,如果不实现人民民主,则所谓人民政权或无产阶级独裁(专政),势所必然的流为斯大林式极少数人的格柏乌(政治警察)政制。”这可以说是陈氏之总论。
  第二,较之英、法、美的民主,苏俄的专政是退步和反动的。“我认为以人民民主代替资产阶级民主是进步的;以德(希特勒)、俄(苏联)独裁代替英、法、美的民主,是退步的,反动的,不管它口头说得如何‘左’”。从来都认为比资产阶级民主千百倍的苏联,陈独秀个人那时就竟然视之为退步和反动的。
  第三,无论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民主,资产阶级或无产阶级民主,内容大致相同,只有实施范围和方法的不同。陈说“我认为:民主不仅是一个抽象名词,有它的具体内容,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其内容大致相同,只是实施的范围有广狭而已。”过去认为民主是有阶级性的。或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或者是无产阶级民主,无产阶级民主是在否定资产阶级民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型民主。而陈独秀说:“民主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从下文可知,他说的“基本内容”就是指思想、出版、言论、选举、罢免自由等这些民主内容,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的民主是相同的,如果不同,那就是无产阶级实施民主的范围更广泛,更真实,程度较之资产阶级有更大的进步。
  第四,苏俄堕落的最大原因:排斥议会制度的同时排斥民主。“我认为民主之内容固然包含议会制度,而议会制度并不等于民主之全部内容。许多年来,许多人把民主和议会制度当作一件东西,排斥议会制度,同时便排斥民主,这是苏俄堕落之最大原因……俄国的苏维埃,比资产阶级的形式民主议会还不如。”斯大林独揽党政军三大权,不要说普通的工人、农民,就是政治局、中央委员等高层领导,如果你要批评斯大林,那么无异于活腻了,要自杀。苏维埃早已成为领导人手中的玩物、装饰,无异于十分听话的表决机。这样的制度还能不堕落?
  第五,民主是世界从古至今以至永久反抗少数特权阶层的旗帜。“民主是自从古代希腊、罗马以至今天、明天、后天,每个时代被压迫的大众反抗少数特权阶层的旗帜,并非仅仅是某一特殊时代历史现象,如果说无产阶级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不同,那便是完全不了解民主的基本内容,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是一样的”。“民主”与“科学”一样,绝不仅仅是手段,革命要求达到科学与民主的目的。“民主”乃是古今中外永久反特权的旗帜。
  第六,至为宝贵的三大天才发明:科学、民主、社会主义。陈说,“近代民主制的内容,比希腊、罗马要丰富得多,实施范围也广大得多,因为近代是资产阶级当权时代,我们前面称之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其实此制不尽为资产阶级所欢迎,而是几千万民众流血斗争了五六百年才实现的。科学、近代民主制、社会主义,乃是近代人类社会三大天才的发明,至可宝贵。不幸十月(革命)以来,轻率的把民主制和资产阶级统治一同推翻,所谓‘无产阶级民主’,‘大众(人民)民主’只是一些无实际内容的空洞名词和门面语。一班无知的布尔什维克更加把独裁抬到天上,把民主骂得比狗屎不如,这种荒谬的观点,随着十月革命的权威,征服了全世界,第一个采用这个观点的便是墨索里尼,第二个是希特勒,首倡独裁制的本土苏俄,更是变本加厉。”陈独秀已经看到斯大林这种体制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陈独秀视“社会主义”为“三大发明”之一,也就是说它必须与科学、民主配套并行,离了科学与民主,社会主义必将变质。
  第七,不从制度上汲取教训,还会有若干个斯大林冒出来。陈说,“苏联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后十年的痛苦经验,应该使我们反省。我们若不从制度上寻求缺点,得到教训,只是闭起眼睛反对斯大林,将永远没有觉悟,一个斯大林倒了,会有无数个斯大林在俄国及别国产生出来。在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明明是独裁制产生了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才产生独裁制”。“如果认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已至其社会动力耗尽之时,不必为民主斗争,即等于说无产阶级政权不需要民主,这一观点将误尽天下后世!”我理解,所谓“独裁制产生了斯大林”是指什么呢?一是“一党专政”,二是“集权于一身”。现代政党政治的特征是⑴竞争性,⑵公开性,⑶群众性,⑷选择性,⑸轮替性,党内外都不搞终身制、垄断制,定时轮换更新,调整政策,⑹监督性。对上至领袖、下至官员、他们的军国大事、家庭、男女私情皆置于媒体、公众的评头品足中。在斯大林体制下这一切都没有了,而是他“掌握了无限的权力”(列宁语),终身在职,不能批评,不受任何监督,对严重后果不负任何责任。
  第八,党外无党,党内无派,免不了产生专制。“斯大林的一切罪恶,哪一样不是凭着秘密的政治警察大权,党外无党,党内无派,不容许思想、出版、罢工、选举之自由,这一大串反民主的独裁制是怎样发生的呢?若不恢复这些民主制,继斯大林而起的,谁也免不了是一个专制魔王……”(《陈独秀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394——402页)。
  第九,一张让“大家醒醒吧”的对照表,陈独秀专门划了一张对比两种制度的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