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说文解字话和谐

作者:雷 鸣 谭举正 王 谨





  金秋十月,中共中央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广东省委全会审议通过了实施意见。为了让广东的老干部更好地理解中央和省委的精神,11月21日至23日,广东省委老干部局和本报联合组织了省级老领导,在梅州召开专题座谈会。广东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毕德博士作了辅导报告。三天的座谈,老领导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说文解字话“和谐” 中央决策“很周全”
  
  原广东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林若首先对和谐进行了妙解:“‘谐’字由‘言’和‘皆’组成,意思就是人人都有发言权。‘和谐’就是要充分发扬民主,靠民主、靠制度、靠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着重在民主法制建设上来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倡的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首先应从这方面入手。”
  原广东省委常委、纪委书记王宗春也有一番高论:“和,左边是禾苗、庄稼,右边是口,指人人有饭吃。谐,左边是言,右边是皆,意为大家都敢说话。人人都有饭吃,都可以说话,这样很好。现在中央的决策,我认为很正确,想得很周全。”
  
  广纳良言听意见 党内和谐是根本
  
  原广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方苞在座谈会上头一个发言:“和谐社会的构建,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今后四大建设,即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指导原则。”
  林若,这位曾为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做过突出贡献的老省委书记,先回顾历史,又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提出了精辟见解:“要构建和谐社会,我的理解就是对存在的社会问题要采取和谐的办法来解决。和谐就是讲理、论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然后择其善者而从之。”林若话锋一转:“再者,现在既然是实行市场经济,允许各种不同经济成分的存在,就应该理解和允许各种不同经济成分所产生的思想存在,并通过和谐的办法加以解决。这样才能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原广东省顾委主任、老红军寇庆延双眼几近失明,但心里依然亮堂:“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内要和谐,只有党内和谐了,干部和谐了,人民群众内部也就和谐了。”
  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肖耀堂则提出搭建三大平台,建立公平、公正和公开的体制,才能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一是社会平台,强调效益又要大体平衡,现在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好垄断行业和垄断企业的突出问题。二是政府平台,要强调和体现公平,要解决好再分配问题。当前尤其要解决好公共产品的布局和公共财政的透明度问题。三是富人平台,又叫慈善平台,搭建起来让富人出钱救灾济困,发展慈善事业。让财富分配更加合理,整个社会更加和谐。
  
  清除腐败才和谐 监督要走法制化
  
  说起民主与法制建设、反腐问题,老同志的话也特别多。王骏深切地回忆说,中央曾要求广东人大先走一步,当立法、实施监督的试验田,当好排头兵。历届广东人大也是按中央的要求兢兢业业地工作。“广东经济发展迅猛,民主和法制建设也要快些。各种监督,人大这个最高层次的监督不可或缺。”
  原省人大副主任程里说:“现在应从制度上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真正做到少数服从多数。”
  原广东省人大副主任张汉青感慨道:“延安时代,毛泽东回答解决‘人亡政息’执政周期问题时说得很清楚,靠人民的监督。现在很多问题都是出在没有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
  在谈到反腐败问题时,老同志个个义愤填膺,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原副省长、省人大副主任范希贤直言道:“有些干部汽车一辆还不行,出差公干一辆车,出去游玩一辆车,一人三四辆车,这不是腐败吗?”他希望国家制订严格的《制度法》。
  方苞建言道:“如何清除腐败,最根本的,还是民主和监督。民主要制度化,监督要法制化。搞民主不能像西方那样搞,但还是要有所作为。比如在选举方面可以扩大差额选举的范围,比如在县一级可推行一把手差额选举,一把手有什么问题的话,老百姓看在眼里,明在心上;一把手差额选举乱不到哪里去。”
  (原载《羊城晚报》2006年12月16日All版,标题为本刊所拟,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