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石西民谈徐铸成划右派实情

作者:徐复仑





  我是《文汇报》创办人徐铸成的儿子,数遍拜读刊登在《炎黄春秋》2004年第10期上姚芳藻女士撰写的《徐铸成划右派问题的争论》一文,感触颇深。姚老年事已高,视力较差,仍为还历史真面目伏案奋书,实在令人钦佩。温崇实先生在反右运动的腥风血雨中,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说真话,不说假话,不说违心的话,不失为一位无私无畏的共产党人。
  文章也引起我的一段回忆。
  1981年父亲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出席全国政协第五届四次会议,被安排在特邀代表小组。同组有在文革期间饱受“四人帮”迫害的石西民同志。父亲与石上世纪四十年代就是老熟人、好朋友。解放后,石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长,是父亲的顶头上司。1957年父亲被划为右派分子以后,二十多年来两人从未有过交往。这对相识四十多年的老朋友,在各自饱经磨难之后,再次在全国政协同一小组意外重逢,心情格外激动。相互之间只谈友情,没有套话和官腔,知心的话说个没完。石专门邀请父亲到政协住宿的京丰宾馆小餐厅吃饭,为1957年参与将父亲打成右派分子一事当面道歉,并说出了如下事实经过:1957年某月(石没讲具体时间),中共上海市委得知由毛泽东亲自撰写的《人民日报》社论《<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即将发表,社论点名《文汇报》编辑部是该报闹资产阶级方向期间挂帅的,帅上有帅,就是章罗联盟中的罗隆基。两帅之间还有一帅,就是《文汇报》驻京办事处负责人浦熙修,是一位能干的女将。人们说,罗隆基——浦熙修——《文汇报》编辑部,就是《文汇报》的这样一个民盟右派系统。某日,石随同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分管宣传工作的书记张春桥到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处去商定《文汇报》编辑部的帅,途中张问石:“你看此帅应是谁?”当时浦熙修是《文汇报》副总编辑,浦的领导只有总编辑徐铸成和党委书记兼副总编辑钦本立两人。石答到:“徐铸成3月27日就出国访苏了,这几个月《文汇报》由钦本立主持工作。徐出国前,毛主席曾亲自接见,并对徐和《文汇报》给了很高的评价。这个闹资产阶级方向的帅应该是钦本立。”张春桥说:“你说得不错,但是老人家(指毛泽东)的心思谁也吃不透,哪天他又要揪钦本立的后台,岂不揪到你我身上来了吗?还是定徐铸成,再要揪徐铸成的后台,往章罗联盟身上一挂不就了事了吗!”随后柯庆施同意了张春桥的意见。这样,徐铸成的右派分子帽子在未经群众揭发批判之前早就内定下来了。
  为了说明中共《文汇报》党委在中共上海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与以徐铸成为首的、坚持资产阶级方向的民盟支部作坚决斗争,《文汇报》社中要多定民盟盟员为右派分子,中共党员一个不定。因此,连原来内定为右派分子的钦本立和唐海都成了反右英雄,温崇实理所当然也就幸免于难了。
  父亲接受了石西民的诚挚道歉,从此两位老朋友尽释前嫌,重归于好。会后父亲回到上海家中与家人谈起此事时还感叹不已。
  
  (责任编辑 吴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