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新四军军部设在皖南符合当时中央的战略部署

作者:王辅一 李维民





  2005年第4期《炎黄春秋》发表的署名王人广的文章《新四军军部设在皖南是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吗》,对于我们所写的《也谈从大局看皖南事变》(见《炎黄春秋》2004年第9期)提出不同的意见。现回复如下:
  
  新四军军部去皖南前有请示,到皖南后有汇报,中央并未提出异议
  
  《王文》认为,新四军军部设在皖南不是中央的战略部署,“项英却将军部和第三支队留在皖南,孕育了以后惨遭损失的后果”。《王文》全文引用了1937年12月30日毛泽东同张闻天、康生、陈云《关于长江南北作战部署》致长江局(陈、周、项、博、叶)的电报后说:“将这封电报的内容作为新四军军部设在皖南的主要根据是错误的。”又说:“电文中并无把‘新四军军部和第一、二、三支队设在皖南’的内容与涵义。”我们认为,《王文》这个结论与事实恰好相反。上述电报显然是首先考虑了新四军组成后如何展开和部署而提出的,电报中明确提出“苏浙皖赣边军区,以皖南为重心。……我们则以陈毅支队置于皖南,以高敬亭支队并准备增加一部置于皖北。”这两个支队占了新四军部队的一多半。在此之前,中央在10月1日电报中曾指出:“南方各游击区是今后南方革命运动的战略支点。这些战略支点是十年血战的结果,应该是十分重视他们。……我们应采取下列步骤,达到保存这些支点。”在与国民党谈判新四军编组问题时,国民党当局曾想把新四军调到山西前线去,而我党中央则“以新四军参加东南作战,不北调”为主要条件。后来经过“折冲结果行动地区是在江南”。12月30日毛等提出的长江南北作战部署建议,并不包括国民党军的主力部队(即江北的第五战区和江南的第九战区的100多个师、百余万人),只限于建议在武汉外围地区设立两个主要军区和几个辅助军区,两个主要军区不过“各部署三万至五万兵力”。在这些外围地区,显然我军是重要的力量,这个建议与上述保持我党在南方战略支点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当时新四军去皖南集中,不是项英个人的决定。关于新四军军部的驻地,1937年11月8日毛泽东提出:“军部第一步设南昌”。如果说向敌后发展,南昌比皖南离敌后还要远,去皖南已向北前进了一步。当时,日军正气势汹汹地向南推进,如果继续南下,皖南也就成了敌后。后来因为华北游击战争的猛烈发展,迟滞了日军南进的步伐,这在当时是难以预测的。1938年1月14日,项英请示中共中央和长江局,提出准备“集中部队,向皖南休宁、徽州一带集中”。15日,长江局复电项英并告中共中央:“同意部队即向皖南集中”。项英和长江局的两个电报,中央都会收到,新四军军部直到4月4日才离开南昌,在这两个多月内,中央没有任何反对的表示。2月27日,叶挺将新四军一、二、三支队向皖南开进的情况电告朱德、彭德怀。新四军军部到达皖南后,项英也发过几个电报向中央报告部队情况,毛泽东和中央均未对新四军军部设在皖南有任何异议。就是皖南事变后批判项英时,也没有说军部当初设在皖南是错误。
  
  项英参与制定并贯彻执行了新四军向敌后发展的方针
  
  《王文》指责项英没有执行中央关于向敌后发展的方针。实际上,项英不但参与制定了向敌后发展的方针,而且贯彻执行了这一方针。1938年2月14日,项英、陈毅在南昌联名向毛泽东建议:新四军编组后,不应全部集结岩寺,应尽量前伸,向浙、苏、皖边之昌化、绩溪、孝丰、宣城、宁国等地配置。这是关于新四军向敌后发展的最早构想。《王文》在引毛泽东2月15日复项英、陈毅电中,只讲毛泽东提出要向苏南敌后发展,却将第一句话“同意(项英、陈毅)14日电的行动原则”故意不提。4月初,新四军军部和主力大部进入皖南后,不到一个月,就走出了向敌后发展的第一步。项英与军领导人一起,从第一、二、三支队抽调侦察分队和部分干部组成先遣队,由粟裕率领,于28日出发,挺进苏南敌后,进行战略侦察。第二天,项英向毛泽东和长江局报告:“先遣队已出发,各支队不日陆续跟进。”6月4日,项英又致电毛泽东:“我一支(队)全部已入敌区,正向溧水、天王寺方向前进。”第二支队也于六七月间分路进至苏南,到1938年底,初步建成了苏南抗日根据地。与此同时,第四支队于5月进至皖中开展游击战争;第三支队于7月中旬进至皖南南陵北面的西河镇一带抗击进犯之敌,后转到铜陵、繁昌沿江一带抗敌。11月17日,项英根据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向北发展的精神,派张云逸参谋长率军部特务营和一批干部,由皖南赴江北无为地区,加强江北抗日斗争的领导。
  1939年2月,周恩来到达云岭新四军军部,与军领导人商定并经中央批准的新四军的发展方针是:“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第一句是“向南巩固”,就是说,不是放弃皖南,而是首先巩固皖南,同时向东作战,向北发展。从1939年3月下旬起,项英与叶挺一起,报经中央和军委批准,加强江北的工作,包括: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由张云逸兼任指挥,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兼江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军部参谋处长赖传珠任江北指挥部参谋长,统一指挥第四支队、第五支队及江北游击纵队。后又派第四团第一营和第五团第三营去江北皖中。7月,项英在云岭与陈毅约见管文蔚,确定将管部上升为主力,为由苏南向苏北发展作准备。8月,向中央和军委建议,鉴于张鼎丞已赴延安,第一、二支队统一由陈毅指挥。11月7日,第一、二支队领导机关合并组成江南指挥部,陈毅任指挥,粟裕任副指挥,统一领导苏南地区的抗日斗争。11月中旬和12月初又将第四团主力(旋即改为苏皖支队)和以第六团为骨干的挺进纵队派往江北,在扬州一带开展抗日斗争。江北、江南指挥部的成立,表明了新四军初步完成在大江南北的战略展开。
  1940年1月14日,项英在云岭召开军分会、东南局联席会议,认为“江南应大力争取苏北,来配合江北与华北打成一片,在战略上力争华中优势”。1月20日,项英向党中央建议发展苏南东路(指江阴到无锡公路以东、宁沪铁路以北地区),以阳澄湖为基点,灵活开展游击战争。3月派第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任“江抗”东路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要他带一批团、营干部,将苏南东路的抗日武装统一编组,到当年10月发展到3000余人。同年夏,项英要军部战地服务团大部去苏南随陈毅北渡,又派东南局青年部长陈丕显带一批干部前往,协助陈毅开展苏北地方工作。至1940年底,新四军由1938年4月编组时的10329人,发展到88744人,歼敌顽9万人,在苏南、苏中、皖中、皖东建立起抗日根据地。
  以上事实说明,项英不仅参与制定了向北、向敌后发展的方针,而且贯彻执行了这一方针。对此,中央曾多次给予肯定。1939年8月1日,中共中央在给项英转新四军党代表大会全体同志的贺电中指出:“新四军的领导同志在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阵地上,锻炼出坚持党的路线至死不屈的党的坚强干部,保存着各个游击区域艰苦卓越的武装骨干,发扬着布尔塞维克英勇奋斗的光荣传统,为党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造成一支抗战前线上铁的新四军。在抗战两年中,新四军坚持大江南北的抗战阵地,开展了敌后游击战争,给了敌人无数次的损伤,破坏了敌人无数次的‘扫荡’,并且正打击着敌人以战养战的新政策,为大江南北沦陷区域的群众指出一个光明的奋斗目标,与新四军一起发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大江南北的游击根据地,以争取长期抗战的胜利。这是你们的成功,这是新四军党的领导的正确。”新四军在皖南期间取得的业绩,与项英的辛勤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