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陆定一保护了故宫

作者:陆 德





  推荐者的话
  陆定一的长子陆德到我家来,要我把他所写的这篇《陆定一保护了故宫》推荐给《炎黄春秋》。我愿意做这件事,这不仅因为陆定一是中共党史中的重要人物,而且因为我参加过上世纪50年代批判梁思成对古建筑“资产阶级思想”的工作。参与这项活动有关的主要人物有五个人。毛泽东、梁思成、陆定一、彭真、于光远。无论整个“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批判”或者对梁思成“资产阶级”建筑学、建筑思想的批判,毛泽东都是发动者领导者,是主要的“正面人物”,这一点是很清楚的。梁思成本来是一个古建筑保护主义者,是个非党员。在北平城内尚未解放、梁思成还在城外的清华大学的时候,解放军一位将军,特别派人到清华找他,请他把城里古建筑的位置在地图上标明出来。这件事使梁思成对共产党重视古建筑的政策,十分感动,开始接近我们党。以后,进一步加入了共产党。陆定一作为中央宣传部长,对整个“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批判”负责。但是因为梁思成是北京市的党员,就要于光远去找彭真,请彭真抓这件事。彭真反过来要于把批判梁思成的班子组织起来,并且让北京市宣传部理论处处长查汝强,坐镇颐和园畅观堂,写出三十来篇批判文章。然后彭真自己出面,手中拿着这些文章,与梁思成谈判。告诉梁思成,我们不是写不出批判文章。如果你不承认自己有错误,那就把这些文章在《人民日报》上登出来。你和我们辩论辩论吧。当梁思成承认自己错误之后,彭就决定这三十来篇文章一篇不发。
  总的说来毛泽东是批评者;梁思成是接受批判者;彭真是按照毛泽东的旨意从事实际行动的人。
  彭真曾经告诉梁思成,有一次毛泽东和彭真在天安门城楼上,毛用手比划着用赞美的口气说,“将来从这里望出去,全是高烟囱”。梁思成后来回忆说,自己当时听了之后全身凉了半截。不过彭真在处理梁思成的事情上,很有分寸。
  至于陆定一本人的观点如何,陆德的文章中写了中宣部开部长办公会议讨论过保护故宫的问题。这次会议,我恐怕出国或者去了外地,因此完全不知道。这次看了陆德的文章之后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原来陆定一是主张保护古建筑的。
  由于这个原因,我写了这样一篇推荐《陆定一保护了故宫》的文章。
  于光远
  
  父亲陆定一1996年去世,遵照他的遗嘱,2002年将他的部分骨灰撒放于家乡的马山。魂归故里,完成了父亲的宿愿。
  无锡市的西河头,一所老宅,有上百年的历史,是陆定一少年居住的地方。无锡的现代化建设,在老宅的数百米远处,建筑了辉煌的希尔顿大酒店,一古一新,房地产商愿出高价,拆掉这所老宅。此事在家乡引出两派意见,一派认为有碍瞻观,主张拆掉;另一派认为是陆定一故居,且属古建筑,在市内已不多,应该保留。为此,市里专门邀请全国有名的古建筑家,来无锡进行鉴定评估。此事,却引发了一件催人泪下的历史故事。
  2004年,我第二次回家给父亲上坟时,听我表妹严冬冬告诉我:专家们对故居进行了评估,北京来的专家的意见和看法,还在当地报刊和电视台播出了。专家讲,此古宅所以要被保留,不仅是因为它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在无锡已残存无多,更主要的是陆定一挺身保护了北京的故宫,就凭这一点,我们也不会同意让人拆掉陆定一故居。专家讲,当时毛主席和彭真同志的意见是拆除故宫去修马路,但被陆定一拼死上谏,才使北京故宫得以保全。
  关于这件事,父亲在世时我未听他谈过。但他在世时,在一次我与他谈论北京现代化建设和拆除大量民俗古风的矛盾时,父亲讲:五十、六十年代北京为搞建设,需拆除部分古建筑。一些专家和学者不赞同,有人为此还痛哭过。我们把这一情况向(毛)主席汇报,主席讲:“这些遗老遗少们啊,当亡国奴(注:指日本侵占北平时)他们没有哭,拆几座牌楼古坊,就要哭鼻子?!”以后也就没有人敢轻易去反映这种事了。看来,为了保护故宫,父亲60年代初挺身直谏,敢于“冒犯”毛主席和彭真同志的意见和看法,是冒了很大的政治风险的。
  近日,偶得《作家文摘》的一篇报道《故宫80年》,才把前后几件历史事实串接了起来。
  此报在《故宫80年》中报道:
  国家文物局顾问谢辰生透露,上个世纪60年代初,北京市曾提出(由于)故宫“地广人稀、封建落后”,(故)要对它“进行改造”——(要)在故宫内部建设一条东西向的马路(把故宫一分为二),并将文华殿、武英殿两殿改造成为娱乐场所。
  当时的中宣部陆定一专门(为此事)召开了处级(注:文革前中宣部除部长外,下面直接就是处室,不设厅、局。其处的级别,比现今的处级高许多)以上干部会议,研究这一问题。谢辰生说,从传达的文件中他得知,当时陆定一在会上表示:故宫就是故宫,就是(要)地广人稀,就是(要反映)封建落后,“(对)这个地方不能搞现代化,我看,一万年也不要在里面搞电灯。”陆定一还表示:“今天在座的处长以上的都是(保护故宫建筑的)保皇党。故宫博物院要以宫廷陈列为主(意在亦不能搞成娱乐场所)。”
  中宣部将此意见反映到中央和相关部门,中央当时还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终于否定、修改了原来的计划,使故宫一直保留至今,没有受到丝毫损害。
  当今,每年有数百万人去参观游览故宫,当人们在赞赏这一灿烂的人类文化明珠时,可曾想到还有这么一段感人肺腑的历史史实。
  仅以此篇文章,怀念父亲陆定一诞辰99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