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8期

彭老总巧语留人才

作者:朱太刚





  1950年,淮海战役刚结束,为组建炮兵队伍,组织上把我从前线部队调到沈阳高级炮校进修,学习炮兵课程。
  两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正当我们第一期毕业的学员等待分配的时候,学校作出决定,凡成绩优异者一律留校任教员。由于建国之初,我军炮兵人才极度匮乏,留下优秀学员任教员是为日后给我军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炮兵人才。这一决定在当时的情况下无疑是正确的。
  但学校的这一决定却在学员中间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波澜。
  原来,炮校的学员都是从各部队抽调来的优秀指战员,而且大都在部队任有较高的职务,此次毕业后,如重返部队,职务和待遇都将得到提升,而如果留校任教,则所有的一切都无从谈起。毫无疑问,从个人的前途出发,留校和回部队真可说是天壤之别。成绩优秀的学员则更加不平衡:为什么学习好的反而不如学习差的人了?
  一时间,炮校大院里沸沸扬扬,很多人想不通,纷纷找到校领导,情绪激动地要求回部队。学校也感到工作十分棘手,不知如何做学员的思想工作。
  这时,彭德怀同志风尘仆仆地从朝鲜战场上来到沈阳高级炮校,并很快了解了这一情况。彭老总非常重视,这是关系到我军发展建设的大事。
  彭老总召集我们几个成绩优秀的学员开了一个座谈会。会上,他穿一身整洁的旧军衣,军帽端正地戴在头上,连风纪扣也扣得严严整整,面容上还看得出朝鲜战场的硝烟,神态严峻。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一时显得很平静,大家围着彭德怀同志坐下来,每个人心里都有些忐忑不安,心想要挨一顿好批了。
  彭老总神色和缓地环视了一下大家,闭口不提留校任教的事,更没有批评大家的意思。彭老总说:小时候,在我家乡的山上有成群的野羊。那些野羊啊到处跑着吃草,在春天和夏天的时候,遍地都长着茂盛的野草,可是羊总是吃不饱,长得很瘦。原因是草多。它们东吃一口,西啃一口,总以为前面还有更多更好的草,结果跑来跑去的反而饿瘦了。到了冬天,草都干枯了,难得觅到一块能吃的草,羊就低着头认真地吃草,直到吃饱才离去。所以到了冬天,羊儿反而长肥了。
  一段话讲完后,彭老总停顿了一下,话头一转,谈起留校任教的事:建设我军炮兵,发展我军炮兵,任重道远,是一项无比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你们干工作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你们都是解放军指战员,是革命军人,干工作要把个人利益抛开,不要讲求个人名利,要立足于本职工作,以革命需要为重。讲到这里,彭老总停下话头,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们,指指我说:“这个同志,你来说一下,你愿不愿意留校呀?”我站起来激动而坚定地回答:“我愿意留校!”在场的学员都纷纷站起来一致表示愿意留校任教,什么待遇,个人的升迁,早就被大家抛到脑后了,没有一个人提起,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了为建设我军炮兵而奉献终生的豪情。后来,我们这一批学员分赴祖国各地,成为炮兵建设的中坚力量。
  时至今日,虽然时光已经逝去半个世纪了,可那一天的情景犹如在眼前。彭老总的那一次谈话改变了我的一生,决定了我的一生的奋斗方向。从那一天起,我走上了炮兵教学的岗位,一干就是30多年,直到上世纪80年代离休,我从没有离开过炮兵教学岗位。虽然现在我已是耄耋之年,但仍无怨无悔。30多年来,我先后在沈阳炮校、郑州炮校、南京炮校工作。虽然在文革期间,军事院校也受到了“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我遭受了打击迫害,但为了彭老总的期待,为了党和人民的重托,我为我一生的付出感到欣慰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