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3期

台湾女作家苏雪林生命的起点和终点

作者:傅宁军





  黄山脚下有个太平湖,湖北岸黄山区的永丰乡有个名叫岭下苏家的山村。村子虽小,却出了个名扬海峡两岸的才女苏雪林。
  苏雪林的才华,无疑也浸染着故乡山水的灵气。她原名苏小梅,学名苏梅,字雪林,笔名绿漪女士,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代表性人物,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她就与冰心、丁玲、冯沅君、凌叔华并称为备受瞩目的“中国五大女作家”。她笔耕80载,执教50秋,出版著作达50部之多,在小说、散文、绘画、戏剧、翻译、学术等领域都有建树,是集作家、画家、学者于一身的罕见的文坛女杰。
  苏氏家族发脉于四川眉山,为宋代文学家苏澈的后裔。500多年前,苏家世祖苏继芳做铜陵县令时,看中岭下这块三面环山流水向南的宝地,便定居下来。到明清时苏氏成为当地望族。民国之初,苏雪林祖父苏运卿辞官返乡,大兴土木,修宅院,建祠堂,造学堂。童年和少年的苏雪林,在这里度过了许多无忧的时光。
  走进青山环抱之中的苏家村,黑瓦白墙,可以望见一棵百年桂树和一幢带院子的小楼。这小楼名为“海宁学舍”,缘于苏雪林祖父苏运卿在外曾任浙江海宁知府,有兴学重教的美誉,晚年回乡给儿孙辈办私塾学堂。
  苏雪林虽然是个小姑娘,但得益于祖辈的书香门第,也在私塾有一席之地。她天资聪颖,且与顽皮不羁的公子哥不同,格外珍惜读书的机会,尤其喜欢吟诵清代性灵派诗人袁枚的《小仓山房诗集》。13岁时,她灵感突发写下了七绝《种花》:“满地残红绿满枝,宵来风雨太凄其。荷锄且种海棠去,蝴蝶随人过小池。”她平生的第一首诗清新雅致,叫大人们十分惊奇。
  苏雪林出生于1896年,1998年3月24日,她在台湾的台南度过103岁生日。5月29日,她在66岁的学生唐亦男教授的陪同下,经香港中转,踏上跨越海峡返回故里的千里路途。她离开岭下苏家村已经73个年头,满头黑发的姑娘成为白发飘飘的老妇,
  山村依旧清丽,乡音依旧亲切,只是岁月无情,故人难觅。当苏雪林被抬出“海宁学舍”,走上石条铺成的巷道不一会儿,她示意滑杆在旁边的一家院落前暂停。原来,眼前这典型的皖南民居建筑,便是苏雪林新婚的居所。岭下苏家村有个不成文的风俗,女儿出嫁不能在家办喜事,要到别人家做新房。苏雪林的未来丈夫是上门女婿,她父母就选了隔壁的同姓邻居,也是经商的大户人家。
  苏雪林望着这个熟悉的宅院,感慨和沉思是复杂的。她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然新郎门当户对,也是读工科的饱学之士,喜庆之时仍种下了不幸的种子。后来因为性格不合等因素,苏雪林终于与丈夫离异。她把丰富的感情交给了文学,与姐姐相依为伴,一直独身到垂暮之年。又见到新婚的居所,她眼里涌出了泪水,旁边的人不敢问她,有几个当年的小娃娃已经是村里的长辈,他们把漂亮的苏雪林和英俊的新郎封存在数十年的村史口碑之中。她触景生情,回想起了消逝的恩恩怨怨……
  苏氏家祠已经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高耸的院墙斑驳灰暗,门楣的木雕残破存留,然而不失气势庄严。祠堂内一块块的碑石,在讲述着苏氏家族兴盛的过去。不满足于私塾知识的苏雪林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报考了外地的学校。她没有像其他村姑那样安分守己,默默无闻地走上女人千百年的老路。
  父辈人不会想到,在他们看来不听话的小女苏雪林,不是个低眉顺眼的小媳妇,日后竟成就一番事业,成为苏氏家族的佼佼者。虽然族谱载事的习惯是记男不记女,苏雪林是个例外。根据岭下苏氏族谱,苏雪林是宋朝文豪苏澈第38代嫡孙,为苏氏家族争了光,自然是苏氏门庭的骄傲。
  家乡迎回了苏雪林,其实是对于她当年走出家乡的勇气的敬意。苏雪林不信“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出洋留学,成名后不忘报效祖国。抗战期间,苏雪林曾将自己的嫁妆、薪俸、稿酬和两根重五十两三钱的金条,全部捐献给前线的抗日将士。这件事登在报纸上,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试想一个弱女子尚能倾囊相助,中国老百姓的爱国心不言而喻。她的许多爱国的作为,被家乡人传为美谈,她受人尊敬是因为有骨气。
  苏雪林远离家乡,乡土观念却丝毫不曾减弱。在她的大量散文随笔中,家乡是她源源不断的生动素材。她用清新的笔触,写父亲、母亲、姐姐,写山村的过年轶事,写儿时的种种印象,一篇篇美文渗透着她的细腻感情。她在台湾出版的《苏雪林山水》,收入75幅美术精品,竟然都是描述岭下苏家村和黄山的风景,而此时,她凭的只是半个世纪前的记忆,那记忆如同封存地窖的老酒那样芬芳浓郁。
  在苏雪林1998年回家乡时,坐着游船浏览了太平湖,也乘缆车登上了黄山之巅。她以百岁高龄,成为黄山风景区历年接待的贵宾中,年事最高的长者。1999年4月21日,苏雪林在台南辞世,终年104岁。
  苏雪林对她的身后事早有安排。经苏雪林弟子的联络,当地政府的支持,从故乡走出去的苏雪林,又永远回到了故乡。
  (责任编辑 刘家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