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2期

滕代远受命组建军委铁道部

作者:廖诗权 张宏一





  
  一
  
  1948年11月,东北解放。中央军委命令四野迅速入关,包围平津;二野、三野分进淮海,开始了平津、淮海战役。中国革命进入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重大转折时期。这时,党中央正运筹着大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重大决策。中央军委为保证这一决策的实施,发出电令,决定时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的滕代远为中央军委铁道部长,并要他以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和东北人民政府铁道部为基础,把军委铁道部组建起来。
  接着,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在西柏坡约见滕代远。周副主席指出:做好铁路工作,保证当前解放战争的军事运输和全国解放后的经济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央政府未成立前,你是从军队转做经济工作的第一个部长。你要努力学习,向人民群众请教。滕代远接受了新任务后,虽对多年的军队工作有些留恋不舍,但还是毫不犹豫地当即表示:担子不轻,从头学习,下定决心,把铁路工作搞好,只要党需要,我愿做一辈子铁路工作。
  从此,滕代远虽然身在军区,可他在思想上已在往铁路上转弯子了,开始注意接触铁路上的人和事了。
  1949年1月10日,中央军委对滕代远的正式任命下达。两天后,他急赴石家庄会晤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长武竞天。滕代远和武竞天早就是老战友了。在延安时滕代远是中央军委参谋长,武竞天是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到晋冀鲁豫解放区,滕代远是军区副司令员,武竞天是中央局秘书长。现在两人又走到一起,自然感到十分亲切。武竞天向滕代远汇报华北铁路情况,并召集秘书们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等,收集资料,协助武竞天陪同滕代远调查研究,视察铁路站段情况。滕代远在华北视察一周,拟好向军委汇报的提纲,前往西柏坡,向军委汇报召开铁路工作会议筹备事宜和组建军委铁道部的初步意见。
  1949年1月28日,军委铁道部第一次铁道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朱德总司令来了,朱总司令指着滕代远对代表们说:中央给你们派来了将军大老板,过去他指挥千军万马,从今天开始军委铁道部成立,他要当你们的部长,接管各解放区的铁路工作,要指挥几十万铁路大军,开山修路,遇水搭桥,抢修抢运,支援大军过江,解放全中国。
  
  二
  
  经过紧张的准备,2月8日滕代远率领先行人员,由石家庄向北平进发。出发前滕代远嘱咐随行人员:“我们是军委铁道部赴北平的先遣人员,是代表人民解放军去接管铁路的,要表现出胜利之师的姿态,衣着要整洁,汽车要擦得干干净净,咱们的精神状态都是代表解放军的。”
  车队沿着残旧的公路颠簸着北进。有很多地段铁路和公路是平行的,滕代远沿途很注意观察铁路的破坏情况。石家庄至高碑店段,钢轨枕木没有一根,道床满是疮疤,站段一片瓦砾,机车车辆体无完肤,线路两侧到处是壕沟。滕代远看了感叹地说:“过去是我们领导军民破坏了它,为战胜日本军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立了大功;现在我们要打过长江去,赶快把长江以北的铁路主干线修通,完成党的重托。”
  滕代远的车队走走停停,140公里的路程,走了5个多小时,黄昏时分才到达保定河北第二师范学校接待站宿营。
  2月9日车队继续北上,从高碑店至北平的铁路比较完整了,公路也比较平坦了,不到一个小时便到了长辛店。滕代远指着铁路两侧高大的厂房说:“这就是铁路大厂,是‘二七’铁路工人反帝反封建大罢工的发源地之一。我们进城搞铁路建设,必须牢牢依靠工人阶级。”车队从永定门进城,前门城楼高高地耸立着,高大的城墙向东西延伸。滕代远望着雄伟壮丽的城楼和城墙感慨地说:“八百年的古都,上千年的文化名城,终于为人民所有了。”
  1949年2月20日,中央军委铁道部在王府井南口霞公府挂牌办公。这是在中央人民政府未成立前由中央军委领导的铁道部。它当时的中心任务是确保大军渡江,解放全中国。
  
  三
  
  中央考虑到滕代远虽是1924年入党的老革命,与彭德怀共同领导平江起义,曾任红五军党代表、红三军团政委,在抗日战争中曾任中央军委和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晋冀鲁豫和华北军区副司令员,但对铁路工作毕竟是新手,还需要熟悉铁路业务的左膀右臂为他的全面领导分担重任。1949年2月21日中央批准由滕代远、吕正操、武竞天等同志组成中共中央军委铁道部临时委员会,由滕代远、吕正操、武竞天组成常委会,滕代远为书记。中央军委同时任命吕正操、武竞天为铁道部副部长,至此,中央军委铁道部领导核心组建完毕。
  铁道部领导分工是:滕代远主持全面工作,吕正操分工全路运输指挥和铁路的修建,武竞天分工物资供应、生活保障和思想政治工作。三位一体,集中领导。
  吕正操是铁道部“左膀”指挥官。他曾是张学良旧部,追求真理,倾向革命,1937年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奉命奔赴冀中,创立抗日根据地,组织抗日武装,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浴血奋战。抗战胜利后,吕率领部队进驻沈阳,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在中央军委铁道部成立前,他在东北主要负责铁路修复和运输工作。他把我党治军的办法灵活运用到铁路建设中去,把被破坏成千疮百孔的东北铁路治理得井井有条,铁路线也大大增加,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写的《怎样办好铁路》一文得到毛主席的夸奖:“你写的文章不错呀!我们就是要学会如何搞建设。”
  武竞天是军委铁道部的“右臂”。他1926年入党,曾从事地下工作,又在中央机关工作过。解放战争爆发后,武受党的委派到华北,在刘、邓的支持下,组成裕通运输总公司,为我军南征北战的后勤保障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不仅领导组织军民在晋冀鲁豫解放区修通了多条公路,而且还只用十个月就修建了103公里的邯(郸)涉(县)铁路,保证了太行山区生产的军火迅速运到前线。
  人们常说“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旧铁路规章制度各有一套,行车调度不统一,客货列车不直通,各行其事,弊端甚多,运输效率极低。要改革旧铁路,在当时只有学习苏联,聘请苏联专家作顾问。
  滕代远首先率领铁道部一批领导干部到学习苏联经验有成效的东北铁路考察,把学到的苏联经验,结合我国铁路存在的问题,由吕正操、武竞天按分工,分别召开会议,分别制定和实施了全国铁路统一的运输调度指挥、客货规章、运价、铁路财务规章制度,并且制定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滕代远特别赞赏吕正操在东北铁路总结并广泛推行的“负责制”经验和管理铁路的方法。吕正操特别善于发现苗头,树立典型。在1949年6月军委铁道部召开的全国机务工作会议上,根据滕代远的提议,树立了东北铁路培育出来的“毛泽东号”、“八八四号”、和“铁牛号”机车组,为机车乘务员负责制的三面旗帜。
  铁道部领导常常教导职工,铁路是一部大机器,车、机、工、电等部门是一个个大部件,各个岗位上的人是零件,零件一出问题,机器就立刻停止运转。铁路上出事故,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万万疏忽不得。推行“负责制”的做法,不仅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也有效地减少了行车事故,保证了列车运行的安全和正点。
  
  四
  
  滕代远等是我军的高级将领,人们对他们的工作作风印象极深,终身不忘。
  1949年秋,帮助我们在江南抢修铁路的苏联铁路专家巴格列夫少将,应邀来京参加开国庆典。但到北京站下车后无人去接站,北京饭店的翻译问清原由后接到了北京饭店住下。滕代远本来计划让他住专家招待所,当晚会见他。哪知指派的领导未去接站,只派了一位司机,误接了一位女性宾客,送到了北京饭店。滕代远得此情况后,极为恼火。他叫通知有关失职干部到他办公室来。滕代远严肃地说:“人家是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抢修铁路的英雄,不远万里志愿帮我们修路,是我们请来的功臣,你们就这样的不负责任。”那位失职干部却有些满不在乎,这时滕代远的火气更大了,拍得桌子震响。当天,滕代远亲自到北京饭店向巴格列夫少将致意,并陪同他到专家招待所住下,共进晚餐。第二天,滕还指派专人陪同巴格列夫少将游览了长城、颐和园等北京名胜,送了他爱喝的沃特加名酒。
  滕代远进城后由于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血压一度高到240/120,周副主席非常关心和体贴他。他身体稍好就去向周副主席汇报工作。周副主席亲自到门口去接,还亲切地问:“病好些了吗?”并对警卫员说:“你去玩儿吧,把你们首长交给我啦。”汇报完后,周副主席又送到门口,再三嘱咐:“你血压高,要注意多休息,可别累坏了身子。”
  滕代远及其领导班子成员,不论暑夏寒冬,还是久病体虚,都常下基层调查研究。滕常说:“基层的批评意见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领导机关的问题,更可照出我们自身的缺陷。”在出差中,他们一般都吃住在公务车上,从不游山玩水。伏天出差到重庆、武汉,气温常在40摄氏度以上,闷热难熬。市委领导劝他们到宾馆去住,他们说,我们搞铁路的人,两根钢轨就是我们的岗位,离开岗位就不是铁道部的领导了。
  掌权不谋私,他们对自己对干部都是严格要求。滕代远在家务农的大儿子是他离开家乡前出生的,听说父亲当了铁道部长了,来京探亲,要求父亲在京给找个工作。他对儿子说:“我们共产党人的规矩,只能为人民服务,不能谋取私利,部长更不能例外。”他还劝告儿子:“你家有祖母,又有妻儿,不能把这包袱交给当地政府。家里有困难自己想办法,也不要打我的招牌,给国家找麻烦。”儿子听了父亲的教导,觉得很有道理。父亲陪儿子逛了京城,叙了叙情意,孩子愉快地回家务农了。
  军委铁道部的干部来自五湖四海,机构散落在全国四面八方,而且是集中统一,垂直领导,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滕代远、吕正操除集中掌管全路的大事,参加中央的会议,又得经常下去抢修铁路和指挥军列运输,因此铁道部日常工作就交给了武竞天。
  军委铁道部成立初期,武竞天分管人事、教育、财务、材料七、八个业务局,还兼任办公厅主任。事务繁忙,百废待兴,各种制度、条例急待制定。滕代远、吕正操在前方指挥,武竞天在后方保障后勤,筹划资金,积聚铁路器材,调配人力,制定制度,加上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被铁道部很多干部职工誉为群众的好领导,干部的贴心人,部长的好助手,铁道部的大管家。
  军委铁道部在滕代远、吕正操、武竞天统率下,全路职工在支援解放战争和恢复国民经济方面,立下了不朽功勋。
  (李之明协助整理)
  (作者廖诗权1930年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铁道部副部长)(责任编辑赵友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