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9期

钱钟书英译“毛选”

作者:王 冰





  1950年,《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翻译和出版,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的主持下大规模展开了。
  这次翻译对英语专家的要求是“名流”。“毛选”英译委员会的委员陆续定下了金岳霖、钱钟书、王佐良、陈振汉、陈逵和胡毅等人。这几人在当时中国可以说是英文造诣最高的,每一个人都有留学英国或美国名校的经历,所获学位不是博士就是硕士,甚至有多个学科的学位。钱钟书的牛津B.doctor并不特别出众,但工作中他的才华很快就显出了锋芒,许多疑难问题经他解释,同事和助手们都很信服,有的即视为定论。
  从1950年开始,到1953年结束,他几乎是“毛选”英译稿4卷本的最后审定者。
  “毛选”英译委员会会址搬到城里堂子胡同,钱钟书只好住到委员会来,每周搭公交车回一趟家。堂子胡同的住宿条件比较差,委员们按年龄大小,有无孩子以及是否常住等条件安排宿舍,钱钟书刚届不惑之年,只能分在阴暗潮湿的平房中住下。翻译工作进展很顺利,到1951年4月翻译、校勘任务就已经完成。但有不少问题,一是工作效率不高,委员会讨论拿不出一个统一的方案,白白浪费了时间;二是委员们的水平参差不齐,翻译的风格各不相同,这些差异给统稿校勘工作留下了不少困难。
  1951年7月,委员会宣布解散后,改名叫中宣部英译室,徐永还是主任,钱钟书留下了。英译室的任务是按照新的中文版《毛泽东选集》的内容校勘译文。其工作内容和质量的要求并不低于委员会时的翻译和校勘。通过将近一年的工作和了解,徐永对钱钟书的学问和为人都有了相当的认识,他知道只要有钱钟书在,翻译任务一定会圆满完成。钱钟书作为英译室唯一的委员开始了“毛选”英译稿的最后修订。从这时起,英译室的工作就围绕着钱钟书展开了。
  1952年11月“毛选”第二卷全部译校完毕,送给胡乔木审阅,获得好评。1953年11月第三卷、四卷译本完成了最后的定稿。
  当时毛泽东的文章大都已经翻译成了英文,钱钟书翻译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政治问题及边界党的任务》、《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等篇章,主校、副校的有《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共产党人>发刊词》、《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关于纠正党内非无产阶级的不正确倾向问题》、《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形势与任务》、《红色边区的经济建设》等。
  在委员会,他是唯一的一位文学家。一般人照这样推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有关文学和文艺方针政策的重要论述,此篇文章译自钱手自是理所当然。由此以讹传讹,此说便成了定论。其实《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早就有英文译稿。
  “毛选”英译三卷本获得了英国出版者的极高评价。在英译室时期,曾经聘请了一位英国顾问史平浩,他特别佩服钱钟书,虽然他在英译室只有半年的光景,但他对钱钟书的评价是“非常有才华”。当伦敦的出版者拿到第一卷译稿后,他们对中国的翻译工作更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译稿的评价是:“译者完全能驾驭英吉利语文和风格”。而当二、三卷陆续寄到伦敦后,英国的出版者几乎未做什么改动就付梓出版了。
  “毛选”前三卷在伦敦出版后,迅速在世界各地传播,人们不但了解了中国的革命和思想,也从字里行间体验到了新中国的翻译水平。(责任编辑 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