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9期

忆远征缅甸的戴安澜将军

作者:王楚英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中美英苏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应美英敦请,中国政府派出由戴安澜将军率领的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陆军第二○○师,最先进入缅甸,义援英军。二○○师先后在坚守同古、攻克棠吉的著名战斗中,击毙日军第五十五师团横田大佐和第五十六师团入部兼 廉少佐以下官兵4500余人,毁其坦克5辆、装甲车9辆,俘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装备,厥功实伟。使日军受到自南侵以来首次沉重打击,横田大佐生前在日记中惊呼:“我军南进以来所向披靡,进攻同古却遇劲敌。劲敌者中国军二○○师是也。盖因轻敌和指挥错乱而受挫。”日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中将也对第二○○师的英勇善战极为称赞。缅甸战役原可取胜,奈英军作战不力,擅自后退。使二○○师孤悬敌后,陷入重围。戴师长以过人的胆识、卓越的指挥,带着二○○师,历尽艰险,突破重围,于5月18日行抵西保至抹谷公路西南侧,突遭日军伏击,身受重伤,因缺医少药,不幸于26日17时40分在缅甸瑞丽江畔的茅邦村殉国。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亲书:“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黑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的挽联,遥致沉痛的悼念!周恩来副主席则书“黄埔之英、民族之雄”的悼词以志哀思!国民政府追晋戴安澜为陆军中将,入祀忠烈祠,其光荣事迹宣付国史馆。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其追赠懋绩勋章。
  我有幸同戴安澜将军在缅甸战场接触较多,谨追记几则鲜为人知的轶事,以表缅怀崇敬之挚情!
  
  我开车接戴师长到缅甸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我被派任中国驻印缅军事代表侯腾少将的机要参谋,12月15日入缅。侯腾与缅甸英军总司令胡敦商定,派我率官兵5人,电台1部,到毛淡棉任英十七师联络参谋,并组建缅甸华侨抗日志愿队,协助英军作战。志愿队仅训练两周,就相继于1942年1月13、15、20日,在帕罗土、密沙、高加力伏击日军,打死星光少佐以下日军146人。2月23日在锡当河掩护英军突围成功,荣获英国政府勋赏。
  3月1日,蒋介石夫妇第二次来到腊戍。林蔚急电召我前去汇报英军在缅南作战情况和目前的状态以及日军现况。当日中午,他叫我亲自开车前往芒市接戴师长来腊戍一起晋见蒋介石。同时还要我带领英军汽车队去接运二○○师的部队来缅。
  下午4时,英军汽车队长汉斯上尉来向我报到,他说已有268辆大卡车(均有车棚)停在山下公路边,等候我的指示。我马上揣着侯腾写给戴师长的信,开车随汉斯上路,他那长长的汽车队便跟在我们车后,向滇西进发。腊戍到畹町186公里,我们开了两小时15分便到。见有部队在此,一打听才知戴安澜师长刚从昆明赶回,现住在放镇东头一座大宅院内。我很快就找到了戴师长住的宅院,进门一看,见他正伏案写字。经副官孔德宏报告,腊戍参谋团来人找他,他便放下手中的毛笔,举目向我打量后招呼我入坐。我作自我介绍后,即取出侯腾的信给他。他阅后问我:你这次带来多少辆汽车?每辆车能乘载多少人,能装几匹马?何时出发?我请来汉斯上尉同戴师长面谈。他们见面后就用英语交谈。随后由周之再参谋长同汉斯上尉一道去分配车辆,安排部队登车。当晚9时过后,戴师长带着我和他的副官、卫士,到各处巡视,见一切正常,官兵和装备均已上车,便对周参谋长说:“我想坐王参谋开的车,好同他聊聊,你就坐我的车吧!”他说完就坐到驾驶室我身旁的空位上。他首先垂询我的家庭情况,受教育的过程与收获,平时爱看什么书,是否坚持天天自学,有什么爱好和专长?接着他问我:“你既然8岁就离家外出谋生,并一直坚持半工半读,刻苦勤奋,14岁就读到高二,为何没有考大学而选择当兵打仗的人生道路?”我说:“日寇入侵后,抗日救国就成了我唯一志愿。”戴师长得知我在1937年8月23日攻克罗店的战斗中当上排长,后来参加过“围彭泽、攻湖口、援瑞昌”各役,负过伤、立过功,受过勋,被罗卓英称为“能打仗的娃娃排长”的经历后,他竟然高兴地喊了我一声“楚英老弟呀!”(他比我年长19岁,已是我的师辈)紧接着说:“一个刚从军校毕业的青年军官,应先到野战部队从排长做起,同兵一块生活,亲历训练和实战的磨练,增长带兵、练兵、用兵、打仗的本领;同时自学文化,再进‘陆大’深造,学习军事理论,这是军官成长的必由之路。”
  戴师长同我相识虽只几小时,他的一片赤忱,使我既振奋又感动。车到贵街,他叫我停下来等后面的车队。他下车活动了一会儿就回到车上,边吸烟饮茶,边听我讲述英军在缅南作战经过和日军的情况。他听得很仔细,还时时发问。车到侯腾的办公楼院内,侯腾闻声下楼来迎。我见戴师长随他入室,便开车回到公路上等候接运二○○师的车队,领着他们开进英军南窑营房住宿,并代为联系补给运输事宜。
  
  蒋介石五召戴安澜面授机宜
  
  来到腊戍,已是3月2日凌晨4时,蒋介石已入睡,未去惊动他。这天上午蒋要接见英国驻印度总司令韦维尔和缅甸总督史密斯,便由侍从室主任林蔚先同戴师长面谈有关二○○师入缅后的任务和行动。随后,戴师长就赶回南窑师部,巡视部队;并垂询派驻英军后勤处的联络参谋关于已到腊戍的部队用火车向前方运输以及由英军继续派汽车赴龙陵、芒市接运二○○师后续部队的安排情况;还调查了解各部队的缺员情况和急待补充的装备细目,同时准备蒋介石召见时的汇报材料。
  由于英军联络部长马丁少将通知侯腾说,韦维尔要召见我这个缅甸华侨志愿队长,林蔚就安排我负责开车接送韦维尔。在腊戍机场,当马丁向韦维尔介绍我是缅甸华侨志愿队长时,这位一向对中国有偏见、顽固坚持殖民主义传统的独眼将军,竟然热情地来同我这个小上尉握手,并笑容满面朗声说道:“中国军人是好样的,我和英军将士衷心地感谢你们!谢谢!谢谢!”韦维尔这几句话确实让我感动了好一阵。后来他于4月18日给亚历山大的密电中却说:“将缅甸的英军完整地撤到印度,让中国人在缅甸去同日军周旋。”这说明韦维尔当初仅是一种外交辞令。不久,他派温格特来缅甸,把华侨志愿队从我手上要了过去。
  这天下午,我送走了韦维尔,就开车到南窑军营,接戴师长到蒋介石的住处波特酒家,由林蔚陪同晋见蒋介石。蒋介石向戴师长详细问询了第二○○师的现况后,接着说道:“中国远征军必须独立自主地规划缅甸作战,请参谋团尽快拿出计划或方案。”蒋介石要侯腾通知英军应适时给予帮助,使其免遭锡当河那样的挫折,免生唇亡齿寒之痛。他又说:“3月10日是日本的陆军节,日军将可能来攻,企图占领仰光,以耀其威。从起点来切断我国际通道——滇缅路,达其西击印度、东掠昆明之目的。”蒋介石紧接着向林蔚、戴安澜宣示他的缅甸战略腹案。他还亲切地问戴师长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戴师长一一作答。蒋介石凝神倾听戴安澜的汇报,时时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不断地发出“好好”的声音,最后面嘱林蔚尽快妥善解决二○○师的需求。
  这天傍晚,蒋介石召见刚到腊戍的杜聿明和戴安澜,并与宋美龄一道同他二人共进晚餐。饭后,杜、戴二人来到林蔚处,继续商议固守同古和选择第五军主力集中地域的问题。杜聿明听说我在缅南协助英军作战两个多月,对英军和日军情况有所了解,他就请林蔚召我前去同他面谈。我一进屋,戴安澜即予介绍,杜聿明便很客气地邀我坐到他身边的沙发上,请我谈谈英军和日军的情况。我便扼要地复述了在《英军缅南作战之我见及对日军状况之研判》汇报材料中的内容。杜聿明饶有兴趣地听着我讲,还掏出本子记录,并时常插问,一直谈到深夜才让我离开。这是我平生首次见到杜聿明将军,他那儒雅的风度同戴安澜将军一样。
  3月3日7点半,林蔚对我说:“委座8点钟召见你,垂询英军和日军的情况。”杜聿明和戴安澜恰好叩门而入。他二人来此等候蒋介石再次召见。林蔚便说:“今晨早餐时委座说,他8点先同王楚英谈,然后同你二人谈。”杜聿明一听顿显惊诧神色,一会儿才平静下来。他马上笑盈盈地用手拍着我肩头说:“楚英老弟:昨晚你向我讲的那些情况很重要,我正要向校长汇报。现在校长决定亲自同你谈,足见校长对此事非常重视。”戴安澜则提醒我要把日军惯用钻隙、迂回、包围的战法讲出来。我见到蒋介石时,他正端坐在桌后椅上,用炯炯目光对我审视了好一会儿,才亲切地叫我坐到他身边的椅上。我向他陈述,他听得很专注,不但时常发问,而且不时用笔记录,原定谈30分钟,结果却谈了110分钟,侍卫官多次按铃提示,他都不理,仍要我讲下去,直到俞济时蹑手蹑脚走近他身旁,轻声说杜聿明、戴安澜已等候多时,并说史迪威的飞机也快到了,他才让我离去;并叫侍卫官皮宗阚送给我一个牛皮的图囊和一张蒋介石半身戎装照片(上书“楚英同志”,落款“蒋中正”)、一套《总裁言论集》、一本《曾胡治兵语录》。接着派我开车到机场接送史迪威,便导致后来史迪威指名调我当他的联络参谋兼警卫队长。
  在史迪威到来前,蒋介石再次召见了杜聿明、戴安澜。下午送走史迪威后,又召集林蔚、周至柔、肖毅肃、俞飞鹏、杜聿明、甘丽初、戴安澜、侯腾等人,指示了在各种情况下应取的对策。
  
  戴安澜任务极艰巨,战法更独特
  
  3月4日,戴安澜欣然率师赴战,途中特赋七绝二首以明志。
  其一
  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
  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
  其二
  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
  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8日,他率干部到同古及其附近详细侦察地形,作出兵力部署的决定。
  13日,亚历山大(3月5日起接替胡敦任缅甸总司令,胡改任参谋长)来访,要求二OO师以皮尤河为主阵地部署作战,戴师长婉言拒之。
  15日,史迪威带着我和费里斯、梅里尔等到同古察看二OO师的战备,并叫我给戴师长带来十多份缅甸新地图。戴师长对此很感谢,遂领着史迪威先到同古主阵地带进行视察。史迪威在施工现场对二OO师官兵激情地说:“孩子们:你们是我的好部队。戴将军是我的好师长。我要带你们去收复仰光。将来还要打到东京去。那将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又说“我还要向全世界证明:中国军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它不亚于任何盟军,而且会胜过他们。到了那时我就死而无憾了!”官兵们听了史迪威这种发自肺腑的、掷地有声的豪迈深情的话语都非常激动,人群中顿时不约而同地齐喊:“打倒日本侵略者!最后胜利一定是我们的!”,人声鼎沸,响彻云霄。戴师长也很激动,他当场剀切地表示:二OO师官兵决不辜负史将军的期望,誓死完成任务。史迪威问戴师长:“大战在即,你有何要求?”戴答:“请速补充3个基数弹药和半月给养。”史慨然允诺。
  戴师长送走史迪威,立即驱车到皮尤河指导骑兵团严阵以待。
  18日上午,摩托车连在卡纽昆同敌交火,击毙30余人。19日中午,敌增至700余人,在炮兵、装甲车掩护下向大桥扑来,其中百余敌军已冲到北岸,另大股敌军伴随装甲车正在桥上,副团长黄行宪断然下令开火,同时炸桥,几声巨响,两座大桥同时坍塌,桥上的日军和装甲车都葬身河中,幸存日军仍拼死反击。激战中黄行宪副团长不幸牺牲。深夜敌从上游向我后方迂回,戴师长即令骑兵团转移到良赤道克,继续阻敌。
  20日拂晓,日军约600多人猛扑良赤道克。骑兵连和五九八团1连依戴安澜的指示,埋伏在路侧,放过敌尖兵,俟其主力纵队进入伏击区即猛烈开火,打得敌人抱头鼠窜,丢下200多具死尸逃走。激战中副团长曹成中校阵亡,戴师长立令该团退守巧背。敌跟踪而至,幸黄景升副团长率五九八团周朗营及时来援,在巧背与敌日夜激战,毙敌坂本大尉以下300多人,击毁敌装甲车2辆,我方第2连王志夫连长以下51人伤亡。
  23、24两日,日军三股,各约千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支援下,对坦德宾、屋墩、耶索轮番地进行猛攻,与我激战两昼夜,敌机还对同古城和开道机场投弹轰炸。在屋墩东西之线的前进阵地上,黄景升运用戴师长所教授的埋伏、夜间奇袭、近距离火力急袭与突击以及采取迂回击敌侧背等战法,先后打死日军第五十五骑兵联队副队长横田大佐和第一一二联队2大队长冈田少佐以下官兵500余人,击毁其坦克3辆、装甲车7辆,缴获机枪9挺,92式步炮1门,步枪166支,掷弹筒7具和横田大佐的日记(其内容见前面所述)等文件地图,日军自认“受挫”。黄景升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早在22日屋墩激战时,戴师长已感后援不济,决心以死报国,即书就遗书以示志;同时要各级指挥者指定身后的接班人,以防指挥中断,其死守同古、壮怀激烈之举措,确实感人。
  敌军从25日起至29日,以一一二联队对同古南面、一四三联队对同古西北,骑兵联队在河东,对二OO师包围猛攻,并出动飞机、坦克、大炮支援,更施放毒气,均被我英勇官兵挫败,遂演成拉锯战,敌我均有重大伤亡,敌军尤甚。杜聿明见状,即令二OO师于29日午夜撤出同古。二OO师虽被迫放弃同古,其战绩却很辉煌,以一个装备差、缺火炮,仅9000人的步兵师,抗击着拥有飞机、大炮、坦克约2万余人的日军机械化兵团,不但苦战了12天,而且歼敌4000多人,毁其坦克、装甲车14辆,俘获大批武器装备,使日军遭受到“南进以来的首次重创”,成为防御作战中一个成功的战例。戴安澜将军的功绩,将永耀史册。
  
  戴安澜智勇绝伦孤军纵横敌后
  
  由于英军背弃承诺,擅自放弃马圭、仁安等西线要地,迫使史迪威只得放弃平满纳会战。接着东线第六军连战皆北,乐可、和榜、棠吉、雷列姆相继陷敌,腊戍危殆,全局震动。史迪威接受林蔚、杜聿明意见,派二OO师于4月25日一举攻克敌后重镇棠吉,对正向腊戍奔袭的日军机械化兵团第五十六师团的后方交通构成了严重威胁。4月29日,戴安澜带着二OO师6200多名官兵在洛伊文,正准备攻取雷列姆时,忽接杜聿明密电,告知腊戍陷敌,要他向北突围,到卡萨归队。而向北突围,不但要冲破日军的重围,而且要渡过南渡河、瑞丽河、伊洛瓦底江和腊戍至曼德勒公路、铁道以及西保至抹谷公路,既极艰难,又很危险。
  5月18日晚二OO师在准备通过西保至抹谷的公路时,遭敌伏击,戴师长身负重伤,终因缺医少药,不幸于26日17时40分殉国。此后这个师的领导终于把二OO师6200名官兵和战斗装备,带出了日军重重围堵之困境,走上归国之路。
  (责任编辑 刘家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