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9期

反右派中新闻界“第一大案”

作者:李 锐





  1949年春,全国解放在即,我从东北到北平,奉命回湖南工作,负责筹办省委机关报《新湖南报》。基本班子是冀察热辽《群众日报》的一批人,这都是我原来的老同事。南下途中,在河南和武汉,又有一些同志加入了这一支队伍。那时,长沙新闻界地下党的力量相当强大,解放军一进入长沙,即同地下党的同志会师。长沙是8月5日解放的,8月15日,《新湖南报》就创刊了。报纸创刊之初,我们办了一个新闻干部训练班,经过地下党推荐,招收了一批政治素质和文化教养都比较好的青年,计140多人,经过短期的政策教育和业务训练,就让他们当起编辑、记者,到实际工作中去锻炼了。几年之后,其中有的人入了党,成了业务上的骨干。
  就是这样几部分人:南下的、地下的以及新招收的年轻人,大家通力合作,可以说,把一张报纸办得有声有色,在全国省级报纸中颇有一点名气。记得那时《人民日报》的《报刊述评》栏还很注意介绍《新湖南报》的情况和经验。
  一年多以后,我调省委宣传部工作,离开了报社。1952年,大规模经济建设即将开始,我调离湖南,转到工业战线,被派到燃料工业部负责水力发电建设工作。从此各忙各的事情,同原来报社的同事,就是书信来往也很少了。
  1957年发生了一场反右派斗争。在自己的岗位上,我是谨小慎微的,专心干业务工作,外界的情况所知甚少。后来才知道,新湖南报社是重灾区。直到1979年我复职后才知其详:和我一同南下的同志、地下的同志、还有新干班的学员,都有人被划为右派分子,编辑部上百个干部,划右派的竟有54人之多,都是骨干分子。比徐铸成主持的《文汇报》和章伯钧、储安平主持的《光明日报》两个报社划的右派加起来还要多!成为当年全国新闻界的第一大案。他们之中,有些是我很熟识的。在我的印象中,都是一心一意办好报纸的好同志,有的还经历了艰苦的战争环境的考验。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复查,他们全部属于错划,这54人中间,并无一个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当然,这不过是全国反右派斗争的一个缩影。据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所提供的数字,全国的右派分子,百分之九十九已经被宣布属于错划,予以“改正”了。
  从1949年到1978年,我们是在不断发展的政治运动即同资产阶级“你死我活”的斗争中过来的。回想在每一次政治运动中,总是号召人们提高警惕,擦亮眼睛,不要把坏人当作好人,错把敌人当作同志。为什么就没有说提高警惕,不要错把好人当作坏人,错把同志当作敌人呢?在反右派斗争中,小到一个百把人的新湖南报社编辑部,就把54个同志当做敌人了;大到全国,就把55万多知识分子和干部当作敌人了,这个数目等于当时全国知识分子的1/10,而且其中大都是精英啊!这是何等沉痛的教训。当年直到“文革”十年,对为什么要那样反对并整治知识和知识分子,是应当总结其教训的,从“理论”到实践,都要彻底弄清楚。
  1979年春,我回了一趟长沙,听了一些报社遭难的同志谈往事,为之感叹唏嘘。曾提议他们把各自的经历写下来,为这一页历史留下一份真实的记录,使后世知所鉴戒。那时大家刚恢复工作,都以全副精力投入本身的业务,无暇及此,响应的不多。多年过去之后,大家都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回顾往事,有的人也有了写出这一段经历的愿望。印在这本书里的,就是24位同志的自述和对已故者的怀念。
  这都是极具体的个案。这样编成一集,读后对于当年报社的反右派斗争就有了一个相当完整、相当具体,甚至可以说是感性的了解了。炮制出这个“全国第一”的大案,当时主持报社反右派的负责人当然有不容推卸的责任,这一点,书中的各篇都已经写得相当充分了。不过,我想再补充一点,就是书中没有怎么说到的事情的大背景。应该看到这是极左路线的一次突出的表现。它不是某一地区某一单位的事情,而是全国的问题。看过这些材料之后,我想,假如那时我还没有调离报社,对于上级布置下来的反右派任务,也没有可能顶着不办吧。当然,我不会去制造这种“全国第一”的大案,但也不能够不按照上级下达的指标,比如毛泽东在《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中说的“百分之一、百分之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424页),划几个右派分子交差吧。正因为这是全国的问题,是极左路线的问题,才更有必要总结其历史教训了。
  当然,回顾历史必须重视细节,要解剖个案。从这书的各篇里,可以看到这些同志及其家人在22年的漫长岁月中承受了怎样的苦难,有的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不过,我们仅仅从这个角度、这个层次来看反右派斗争在历史上的作用,看它所造成的灾难性的后果,那我们就还是只见其小未见其大了。经过开放改革20年,回头再看,就比较看得清楚了:第一,反右派斗争改变了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所决定的路线,回归到八大以前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了。第二,实行了言者治罪。再无人敢提意见,使随之而来的“大跃进”没有遇到任何批评地进行。第三,把一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的主张,一些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主张(如引进外资、干部应该懂得专业等等)都当作错误言论来批判,从而颠倒了是非,损害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损害了生产力的发展。第四,一些说假话的、告密卖友的、当打手的、落井下石的、趋炎附势的人得到升迁和奖励,从而败坏了社会道德。这是对干部队伍的一次大规模的逆向淘汰,降低了干部队伍平均的道德水平和专业水平,给事业造成长时期的损害。要谈反右派斗争在历史上的作用,就得从这样的角度、这样的层次来谈,庶几较接近于真实。邓小平说得好:毛泽东的领导在“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斗争以后,错误就越来越多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94—295页)可见他也是把反右派斗争看作是历史的分水岭的。
  书中的一些作者以为,我是这书最早的倡议者,因此希望书前有我的一篇序言。我也乐于从命,正好借此机会简单说一下我对这事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