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7期

新中国屯垦戍边实录

作者:许人俊





  我国屯垦事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代王朝深知“屯垦兴,则国防巩固,屯垦废,则边防松乱。”因此均视屯垦事业为安邦定国的大政方略,常抓不懈,代代相继。
  据史书记载,远自秦汉时代,我国就开始倡导边疆将士在驻地垦荒种田,积谷养兵,改善给养,并招募内地百姓移居北部疆域垦荒务农,实行军屯、民屯相结合,与边疆兄弟民族一道稳定社会,巩固边防。汉武帝曾令60万将士在内蒙古河套地区屯田,创建了河西走廊的军垦事业。
  元朝以后,随着疆域不断扩大,屯垦作为军需储备供应和维护政权的手段,越来越受重视。明太祖朱元璋曾令儿子率军队赴辽宁屯垦东部边疆,后又派另一个儿子率军队西往甘肃屯田。他还总结历史经验说:“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若屯田。”因此将屯垦列为基本国策,提倡军队屯垦务农,减轻民众负担,以利巩固边防。清朝在西部新疆同样大兴屯垦,而且将屯垦范围由北疆逐步扩大到南疆。
  然而,历代王朝政权时有更迭,朝廷政策也随之多变,致使屯垦戍边事业时兴时衰,发展规模也受历史局限。全国大规模、有计划地发展屯垦戍边事业,并创造了辉煌的成就,那还是共和国诞生后的事情。
  
  一、数十万官兵奉命转为屯垦部队
  
  1949年底,我解放大军已解放了除西藏、台湾及一些海岛以外的国土,新中国已经诞生。当时,党和政府正面临医治战争创伤,克服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严峻局面。
  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亿万人要吃饭,4万工厂生产要原料,全国粮、棉、油、肉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加快发展农业生产的任务极为紧迫。同时,随着战争结束,庞大的军队开始整编,有200多万解放军官兵需妥善安置。另一方面,新中国漫长的边防线又亟待加强和巩固。
  这一连串大事牵动着中央领导人的心。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当机立断,毅然决定:组织军队参加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供应。当年12月5日,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号召全军:“除继续作战和服勤者而外,应负担一部分生产任务,使我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是一支生产军,借以协同全国人民克服长期战争所遗留下来的困难,加速新民主主义的建设。”
  一向眷恋土地,热爱农业的新疆军区代司令员王震首先响应中央号召,向新疆部队发布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命令,动员11万名指战员在天山南北、戈壁荒滩安营扎寨,屯垦种田,创建军垦农场。时任新疆军区副司令的陶峙岳、二十二兵团参谋长陶晋初、军政治委员张仲瀚等将军热烈拥护,并陪同王震到玛纳斯河西岸实地勘察荒原,规划重点开垦区域,确定将二十二兵团机关从乌鲁木齐迁到荒野的石河子,直接指挥大生产运动。
  新疆的屯垦是在极端困难、复杂的情况下开展的。当时,新疆驻军既有以三五九旅为代表的第二、六军,又有新疆三区革命民族军改编的第五军,还有陶峙岳起义部队改编的二十二兵团。他们在王震、陶峙岳等指挥下,分别在阿克苏、库尔勒、伊犁、塔城、阿尔泰、奎屯、石河子等驻地,用节省下来的军费和物资开始垦荒造田。没有生产工具,就自己造;没有运输工具,就肩挑背扛;没有拖拉机和耕畜,就用人拉犁开荒种田。食品供应不上,就用麦粒、苞谷沾盐水充饥。人们形容当时部队屯垦是:“一寸一滴汗,一步一呵哼。”屯垦部队就这样当年开荒造田83万亩,当年收获粮食6854万斤,棉花7500担,油料372万斤。这些粮油足够新疆部队吃半年以上,大大减轻了国家和群众的负担。
  新疆部队屯垦开荒首战告捷,鼓舞人心。1952年初,毛泽东发布军队集体转业的命令,继而又同周恩来联合签署决定,宣布将41个整师、11个独立团共46.5万人(新疆屯垦部队15万人在外)转为各种工程部队和屯垦部队,从而使屯垦事业兴起了新高潮。
  解放军官兵大多是农民出身,来自农村,熟悉农业。入伍后,经过部队锻炼,养成了铁的组织纪律。党中央命令他们解甲归田,转入农业生产建设,他们二话不讲,浩浩荡荡奔向甘肃、江苏、辽宁、山东的荒原野滩,执行屯垦造田的新使命。
  1954年2月,王震将军因工作需要调离新疆,出任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他南下北上,实地勘察,指挥铁道兵抢修铁路。这年秋天,他到黑龙江看望从朝鲜战场回来参加修建铁路的铁道兵五师老兵。在密山、虎林一带,他发现有大片沉睡千年的亘古荒原,惊叹不已:“北大荒真名不虚传。漠漠大荒,一望无边。这片未开垦的处女地,真是搞农业机械化的好地方!”他抓起一把黑土对五师领导人说:“这土地真肥啊!一使劲能攥出油来,比起戈壁滩的沙地和早年南泥湾的黄土坷垃,要强上百倍!”王震爱上了辽阔肥沃的北大荒,同时萌发了就地安置老兵“屯垦戍边”的思路。铁道兵党委同意他的设想。秋天,他匆匆重返黑龙江,批示铁五师组织先遣队顶风冒雨,穿密林、涉河泽,踏荒原,认真勘察地形。最后,确定在虎林县境内选了场址,以部队的番号命名,正式挂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五O部队农场”的牌子,由副师长余友清任场长。
  随后,王震又向党中央建议:在黑龙江密山、虎林、饶河三县一带的荒原上,兴办综合性半机械化的农牧企业,为铁道兵储备后备官兵,屯垦戍边,寓兵于农。中央批准他以铁道兵收入的工程费,采用军垦方式兴办农牧企业,开发荒地资源。于是铁道兵又有9个师的转业复员官兵进军北大荒。
  那是一望千里、渺无人烟的古老荒原,冬季奇寒,风雪迷漫,滴水成冰,气温低达零下40度,自古以来属于无人区。当年,日寇侵占东北时,眼看那里地势平坦,有广阔肥沃的黑土资源,开发潜力极大,垂涎三尺。曾组织“开拓团”试图垦荒造田,掠夺自然资源。然而,“开拓团”进入荒原后,面对恶劣无比的天气和环境,他们不得不落荒而逃,狼狈撤退。唯有我英勇顽强的铁道兵,组织严密,不畏险阻,敢于攻坚。他们吃冰馍,喝雪水,住马架,蹲地窝,人拉犁,铁锨挖沟,建起了以铁道兵部队番号命名的8511、853、852……等军垦农场群,继而成立铁道兵农垦局,统一指挥北大荒黑土地的开发。到1957年该局拥有耕地240多万亩,职工2、3万人,拖拉机近千台,建房32万多平方米,修运输干线200多公里,架电话线路240多公里……初步改变了北大荒的苍凉面貌、
  这一期间,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西、江苏、安徽等省,也先后利用荒原、野滩资源,建起了一批地方国营农场,由农业部管辖。1954年秋,共和国成立5周年,国务院确定在黑龙江利用苏联赠送的农业机械设备,建设拥有30万亩耕地的大型现代化农场,命名为友谊农场。
  所有这些,都为我国医治战争创伤,安置部队转业复员官兵,促进农业发展,稳定社会、巩固边防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敢打敢冲的王震将军调任农垦部长
  
  毛泽东在1955年提出国营农场“将有大规模的发展”,主管农业的邓子恢副总理举双手赞成:“总理说了,为了搞好军垦、农垦工作,以及管好现有的国营农场,要单独成立一个部,从农业部分出来。”邓子恢建议定名为国营农场部,并具体提出:“从军队调一个敢打敢冲的将军,比如像王震那样的人来办这件事,才能打开局面!”毛泽东支持这个意见,但指出:“不要叫国营农场部,可叫农垦部。”
  任务紧急,周总理立即找王震谈话,传达中央批示,布置组建农垦部:“农垦翻译成外语,就是开垦荒地,建设国营农场,管理国营企业,发展生产,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创立并发展新中国的农垦事业。”
  王震立即走马上任,认真考虑如何开创新局面。1956年11月,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他听萧克、甘泗淇将军说:军队有10个预备师和公安军可能裁减。马上执笔给国防部长彭德怀写信:“我认为10个预备师和若干公安部队裁减,以及80万志愿兵复员、10余万干部退役就业,在我国工矿业无法安插。农村人口又如此稠密,耕地如此缺少,人民生活虽在革命胜利后得以充饥,但是无可否认还是很穷,这是必须考虑的大问题。因此,我建议集体转业农垦20个师。”他甚至提出:“如果中央和军委考虑这个建议时,请派张云逸大将同志或其他同志当部长,我当副部长在黑龙江工作。这样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是相结合的。”
  一年多后——1958年初,中央军委和国务院正式宣布裁军,决定将10万官兵(包括10个预备师)集体转入农垦,投入北大荒大规模开荒建场。于是,北大荒立刻成了全国全党全军关注的焦点,北大荒的边疆小城密山县到处一片沸腾。繁忙的火车来回奔跑,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南海之滨,将10万解放军转业官兵突击运往那里,参加北大荒的开发大会战。一直想开创垦荒造田新局面的王震,更是兴奋不已,立即带领农垦部的机关干部连夜赶往密山火车站,迎接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垦荒战友。
  那天,密山火车站人山人海,红旗招展,锣鼓震天。当时,王震还兼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铁道兵司令员,为体现庄严隆重,他还特地穿上佩戴上将军衔的将军服,代表解放军总部和农垦部所属50万屯垦大军,热烈欢迎慰问远道前来参加北大荒大会战的官兵们。鉴于当时参战的官兵如潮般滚滚而来,当地的运输车辆又供应不足,小小的车站挤得水泄不通。机灵果断的王震将军当即提高嗓门动员大家背上背包,迈开双脚,徒步进军荒原,还问同意不同意?官兵们齐呼“同意!同意!”随后,在王震的指挥下,数万人之众的大部队,分别由各自的指挥员带领,兵分百路,沿着不同的路线,向着茫茫亘古荒原徒步进军。
  屯垦大军开赴北大荒后,给当地带来了活力和生机,人欢马叫,车流滚滚,一个个以部队番号命名的屯垦农场相继成立。郁郁葱葱的林木,整整齐齐栽种在条田上;金色的麦浪,黄灿灿的大豆和玉米,犹如美丽的织锦铺盖在三江平原上;农田和林带中,出现了一座座屯垦人居住的集镇;一条条新修的宽阔公路,把农田、厂矿和集镇连接起来,通向垦区外的四面八方。
  这一期间,位于西北边陲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司令员陶峙岳、政委王恩茂、副司令员程悦长、赵锡光、副政委张仲瀚的指挥下,也在戈壁滩上兴起了更大规模的屯垦新高潮。他们总结了以往的屯垦经验,又在玛纳斯河流域垦荒新建8个军垦农场和一个种羊场。1957年,他们指令农八师派4500人的先头部队,进军准噶尔盆地中部,重点屯垦莫索湾荒原,抢修水利工程,建设灌溉网,引天山之水,垦荒造田。第二年,他们垦荒36万亩,播种18万亩,仅莫索湾二场就产粮400多万斤,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新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那里既有浩瀚无垠被人称为死亡之地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又有塔里木河,是亚洲最长的内陆河。盆地里有大片荒原可以开发,有充足的水源可以利用。为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指派农一师师长林涵清等率部队进入阿拉尔,设立前沿指挥所,艰苦奋斗三年,修干渠156.5公里,引水开荒造田66万亩,建起10个农场,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农场群。而且在塔里木河北岸阿拉尔地区建起一批高楼,设有塔里木农垦大学和医院、工厂、银行、邮局……构成了当地第一个城市的雏形。1960年,陶峙岳将军视察该区,看到浩瀚无边的沙漠中,出现鳞次栉比的建筑群,还看到淙淙流水和麦浪翻滚、银棉铺地、片片绿洲,惊叹不已,感慨万分,即挥笔赋诗赞美:“塔河岸边有高楼,今日登临一览收,面目全非今几日,无边漠野尽田畴。”
  石河子原是玛纳斯流域荒滩上一个小居民点,只有3户人家和一个大车店。自从生产建设兵团指挥机关迁入,数万名屯垦部队和上海支边知识青年也随之而到。历尽艰辛,一座新兴城市终于在玛纳斯的荒原上悄然诞生,这就是后来被人们誉为“戈壁滩上的小上海”石河子市。该市路面宽广,主要干线都设有上下行的单行车道,路边树木成行,花草铺种其间,行政机关、工业、商业、文教、卫生保健、住宅、公园等分区设置,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引人注目。1965年7月,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出国访问归来路过新疆,特地视察石河子垦区。他们看到那里良田棋布,林带葱郁,工厂林立,城市繁荣,极为高兴。周总理高度赞扬兵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并引用“埋骨岂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的古诗,鼓励大家扎根边疆。最后又写下“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备战边防,生产建设,民族团结,艰苦奋斗,努力革命,奋勇前进”的题词。陈毅副总理则写下“戈壁惊开新世界,天山常涌大海涛”的诗句。
  鉴于数百万农垦大军的主体是解放军的转业复员官兵,具有军队的传统和作风,所以中央除确定王震上将任农垦部长外,又选调萧克上将和曾任解放军十八兵团副司令的陈漫远,以及其他高级将领姜齐贤、刘型等任副部长,从而使农垦部在国务院中成为高级将领最多、军队转业干部最多的部门。
  
  三、叶剑英受命在华南垦荒植胶
  
  在华南地区,中央同样调集整建制的解放军官兵发展屯垦事业。与西北、东北不同,华南屯垦部队的任务不是垦荒造田种粮,而是垦荒种植天然橡胶林。
  天然橡胶同石油、钢铁一样,属于国防和民用工业的战略物资,是制造飞机、大炮、汽车轮胎和军用、民用胶鞋等必备的原料。主产国大多集中在热带雨林地带,有马来西亚、印尼、印度、泰国、斯里兰卡等国。
  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为了遏制社会主义发展,曾对苏联、东欧实行军事封锁,将橡胶列为禁运物资。1949年初,眼看新中国将要诞生,苏联领导人热切盼望我国能生产橡胶。同年年底,毛主席出访苏联时,斯大林表示:“不管有没有战争,石油、煤炭、钢铁都是最基本的产业。”接着他特别关切地询问中国南方能不能种植橡胶树?毛主席回答:打算试种。
  不久,来中国帮助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苏联专家,得知华南地区有过种植橡胶树的历史。苏共中央和斯大林高兴至极,立即主动建议两国合作建设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由苏方提供专家和垦荒造林的机械设备,我方提供劳力和荒地资源,三年内种植天然橡胶800万亩,并要求我们尽快投产,用干胶偿还装备费用。我国同意,双方签订了协议。
  不久,朝鲜战争爆发,前方空军、炮兵、运输兵急需轮胎,地面部队急需雨衣、胶鞋,后方工业建设和人民生活也急需干胶。
形势逼人,党中央、政务院迅速作出“一定要建立我国自己的橡胶生产基地”的战略决策,指定陈云副总理主持此项事业。并在广州成立华南垦殖总局,决定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任局长,直接指挥在华南大规模种植天然橡胶。任务紧急,兵贵神速,戎马一生的叶剑英迅即带领一批林业和橡胶专家,还有一千多名农林院校的师生,奔赴广东高州和雷州半岛进行实地勘察。叶帅像指挥作战一样,领着勘察队,拿着地图,从北纬22度起,由北向南,沿着高州、湛江一线,逐段勘察地形,调查森林资源、气温、湿度、土壤结构。他们穿林爬坡,翻山越岭,细致地搜寻橡胶林的历史踪迹。
  一天,勘察队在北纬22度的高州县城附近,突然发现有三株橡胶树矗然而立。叶剑英如获至宝,惊喜万分。他抚摸着胶树对勘察队说:“这三株橡胶树说明,从这里开始一直向南,都可以种植橡胶树!”这一发现,为破除北纬18度以北不能种植橡胶的国际传统理论提供了可靠依据。随后,勘察队在茂名县又发现一些生长了一二十年的老胶树,在徐开县甚至发现200株橡胶林,大家欢呼雀跃,创建橡胶生产基地的信心和决心空前高涨。叶剑英立刻向中央报告这一系列喜讯。
  中央军委随即下令抽调2万多解放军官兵,组建林业工程第一师、第二师和一个独立团。
  林业工程一师师长王昌虎是老红军,作战勇敢,雷厉风行,人称“王老虎”。他指挥部队渡过琼州海峡,进军海南热带雨林安营扎寨。另一位老红军、师政委陈文高,带领林业二师向雷州半岛的湛江荒地挺进。他们都是新中国橡胶生产基地的创始人,为橡胶事业奉献一生,最后长眠于垦区的热土上。
  那是一个艰苦的岁月,建设橡胶基地不仅要垦荒整地,还需要有种子育苗。由于帝国主义严密封锁,我们缺少种子育苗,只能从已找到的老胶树上采集种子。而这些胶树早已荒芜,周围杂草丛生。为了采集种子,屯垦战士往往昼夜蹲守在胶树下,一旦听到种子成熟的爆裂声,大家就迅速围着草丛搜寻种子,然后细心包好,赶紧送往苗圃精心培育。当时,屯垦植胶部队的口号是“种子赛黄金”、“一粒种子一两黄金”、“人在种子在”、“人在胶苗在”!大家像保护生命一样爱惜种子和幼苗,因为那里面珍藏着我国橡胶生产基地的希望。当时,东南亚的一些爱国华侨极为关心祖国发展橡胶事业。有些人曾冒着生命风险,为祖国秘密引进橡胶种子。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马来西亚华侨雷贤仲先生,他帮助引进的优良品种,有一些至今仍是我国天然橡胶的当家品种。为表彰其杰出贡献,周总理曾亲自接见雷先生,并授予奖状。
  与此同时,我国的另一个橡胶生产基地在云南也正加紧建设。中央除从华南垦殖总局抽调570多名干部和职工,赴云南组建和充实热带作物局外,又责成军委调2万多解放军官兵,外加下放干部和湖南移民,先后汇集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垦荒植胶。
  天然橡胶栽培、管理和制胶的科技含量较高,为此,党中央在调动解放军组建林业工程部队的同时,又从各地选调林业科技人员到海南、云南组建热带作物研究所,林业部原特种林司司长何康曾出任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首届所长,后改为研究院长。
  由10万转业官兵为骨干、吸收大批知识青年、支边青年组成的30万垦荒植胶大军,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的莽莽热带雨林里。他们在南国边疆先后建起橡胶农场200多个,种植橡胶200多万亩。在多年生产实践中,科技人员和屯垦植胶官兵紧密配合,认真研究华南台风和寒流活动规律,及其对橡胶栽培、生长的影响,采取相应科学对策,终于在国际橡胶专家权威断言的“禁区”内,创造了一套适合我国华南气候特点的橡胶栽培和管理技术,使我国天然橡胶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种植面积名列世界第四,产量名列世界第五。如今我国已跃居国际橡胶生产大国之林,而且是在北纬18—24度地区唯一大面积成功种植天然橡胶的国家。
  
  四、绿色部队在中华大地创造人间辉煌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数百万屯垦大军走过艰苦而辉煌的历程,他们在西北、东北和西南的亘古荒原上先后拓荒近亿亩,造良田7000多万亩,兴建国有农场2000多个,工矿企业2000多个,经营的耕地相当于一个中等省的良田面积。这不仅缓解了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而且丰富了中西部和东北边疆的粮油供应,使国家不再千里迢迢从内地调拨粮油支援边疆。更为重要的,是这2000多农场星罗棋布在各地,成了规模巨大的粮、棉、油、肉、奶、果、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方面为当地农民起了示范作用。
  我国的屯垦戍边事业,实际也是一次成功的、大规模的移民举措。2000多农场,职工500多万,外加家属子弟共1200万人口,相当于匈牙利的人口。这庞大的人口群体,都是伴随着屯垦事业的发展,由我国人口密度高的东南沿海和中部城乡,逐步向地广人稀的边疆成功转移的。它大大改变了边疆地区荒无人烟和经济、交通、文化长期滞后的局面。天长日久,以屯垦农场为核心的居民点不断扩大,日渐繁荣,形成了众多大小屯垦城镇。随着经济发展,有些屯垦城镇——如新疆石河子、奎屯,黑龙江友谊、宝泉岭,江西共青城等,逐渐成为当地的政治、经济、交通、文教、科技中心。
  我国疆域辽阔,边境漫长。新中国成立后屯垦大军忠实执行“既是生产队,同时又是工作队、战斗队”的方针,在边境形成一道永不移动的国防屏障。那些位于民族地区的屯垦农场,平时努力生产,积极为兄弟民族做好事、办实事,培养少数民族职工干部。一旦遇有民族分裂主义者骚乱闹事,马上拿起武器,参与平息分裂活动,为稳定社会、巩固边疆建功立业。
  王震、萧克等将军带领的屯垦大军,在边疆征战数十个春秋,这丰功伟绩,令国人敬佩,也使世人惊叹。一位联合国官员实地考察了我国边疆的屯垦事业后,盛赞:“由退伍军人组成的绿色开发部队,是中国的一个创造,创造的是一个历史的辉煌!”
  (责任编辑 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