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5期

我听叶剑英谈西安事变中的张学良

作者:纪希晨





  在悼念张学良将军逝世的日子里,我回想起叶剑英元帅19年前,同我谈到的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将军的情景,像闪电一样掠过我的心灵,浮现在眼前。
  那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会议前夕的1982年11月24日上午,我们走进西山脚下一座幽静宽大的庭院。叶帅刚吃过早饭,走进会客室来。他穿一身蓝色军便服,神态祥和,面色红润,银发如霜,平易近人。我走上前去,向86岁的叶帅问好,祝他健康长寿!
  叶帅谦虚地笑着说:《人民日报》的同志,日夜辛劳!
  叶帅紧握我的手,让我紧靠在他座椅的旁边,用浓重的广东话说:你想了解什么呢?
  叶帅像谈家常一样,谈起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朴实雅致的小会客室里,洋溢着亲切热烈的气氛。
  叶帅首先谈到新宪法。他说,新宪法是我国一部很好的宪法,真正保证了社会主义民主,是用无数次革命的经验教训换来的。
  叶帅在回答关于粉碎“四人帮”、关于川西班佑草原勇挽危机等提问之后,我向他提出关于他亲身经历的西安事变的问题,特别是他坚持的“红军、东北军、西北军三位一体”的问题。
  我问道:叶帅,您当年作为红军代表团团长及红军、东北军、西北军联军参谋长,请谈谈您所经历的西安事变?
  叶帅闭目沉思,随即用慈祥的目光望着我说,在西安,我住在张学良警卫营长孙铭九的家里。
  在此期间,蒋介石曾两次亲自到西安,逼令张学良、杨虎城“剿共”,如不服从,则调东北军、西北军到福建、安徽,由国民党中央军接防“剿共”。张学良一再苦谏、哭谏,请求蒋介石停止“剿共”,团结抗日。蒋介石根本不听,反而拍着桌子,对张学良说:“你现在就是把我打死了,我的剿共政策也不改变!”
  12月9日,西安万余学生请愿示威时,蒋介石下令,要张学良“格杀勿论”。面对蒋介石的顽固态度,张、杨被迫进行“兵谏”。
  叶剑英回忆说,12月11日夜,张学良突然走进我的屋里,告诉我说,蒋介石到达临潼,不听我多次苦谏,你说怎么办?
  我想了一下,反问他说,你说怎么办?
  张学良果断地连声说,苦迭挞,苦迭挞!(政变)
  叶剑英当即把这一重要信息报告党中央。党中央要叶剑英速返瓦窑堡汇报情况。
  离西安前,叶剑英去见张学良,说:我们很困难,穷得要命呢!
  张学良当即批示,赠送叶剑英10万银洋!
  叶剑英带着10万银元,坐着大卡车,在12月12日这天,翻山越岭直奔瓦窑堡。
  党中央派出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骑着大毛驴,走出几十里去迎接。
  叶剑英远远看到鬓发斑白的林老,站在寒风里迎接他,连忙从驾驶室里跳下汽车,迎上前去。
  林老紧紧握着叶剑英的手说:欢迎,欢迎!
  叶剑英情不自禁地仰天大笑,悠然地说:“林老,林老,你不是欢迎我,你是欢迎这10万银洋啊!”
  12月13日,叶剑英在中央会议上汇报了西安的最新情况。在讨论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时,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等一致主张和平解决,独有张国焘一人主张“打倒南京政府”……
  按照中央决定的和平解决方针,叶剑英立即赶回西安。
  周恩来于12月17日到达西安。当晚即与张学良将军商定与南京宋子文等进行谈判的五项原则,如,立停内战,共同抗日,释放政治犯,实行民主等。根据这些原则,叶剑英全力协助周恩来,致力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