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3期

张爱萍将军澄清一则关于红军的谣传

作者:●喻权域





  2001年10月,我奉命参加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代表团出访欧洲,走了四个国家。我在芬兰、德国等地,发现二战历史和战后欧洲历史被歪曲得很厉害,一切都是“共产党不对”。我联想起在国内,也有一些诽谤、诬蔑共产党和红军的谣传,长期未能得到澄清。如关于“红军长征到贵州茅台时,战士在茅台酒厂的酿酒池里洗脏脚”这个影响恶劣、传播甚广的谣言,解放几十年来从未有人公开予以澄清。我想我们这一代人活着时不澄清这些谣言,将来会像今日欧洲那样,把谣言当真事。
  从欧洲回国后,我在2001年11月20日给张爱萍将军写了一封信,请他出面澄清这件事,我在信上说:解放前,国民党统治区流传一种说法:红军长征到贵州茅台时,战士在茅台酒厂的酿酒池里洗脏脚,败坏了茅台酒。西方一些学者把这个谣传当真事写进书里,在世界各国传播。
  近年,我曾亲见国内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在大庭广众中说:长征时期的红军官兵没有文化,很粗野,占领了贵州茅台镇,居然在茅台酒厂的酿酒池里洗脏脚。据说,他就是从外国人写的书里读到的。
  这类传言对红军的形象有很大损害,任其流传,会贻害子孙后代。
  在今日中国,参加过长征,到过贵州茅台镇的老红军已经不多了。所以,我希望您能出来澄清这件事。
  我在信上说:这几十年,我每次听到这种谣传,都站出来反驳。我着重讲两点:
  (一)酿酒池里并无酒,不可能在酿酒池里洗脏脚。至于酒窖里盛成品酒的酒坛、酒罐,那坛口、罐口很小,人不可能把脚伸进去洗。
  (二)把烈酒倒来“洗脚”,是川南、黔北一带的常事。我的老家在四川南部的荣昌县,离赤水河上的茅台镇不远。我们那一带民间有个习惯,走长路脚走痛了,夜里睡觉前倒些烈酒在脚上、腿上,用手使劲搓洗,以减轻疼痛,缓解疲劳,俗称“用烧酒洗脚”。但是我毕竟没去过茅台酒厂,更没有亲见红军过茅台镇的情景,缺乏权威性,因此,恳请您亲自出来澄清此事。
  张爱萍将军很快给我回信,说明了事实真相。张将军回信的全文是:
  喻权域同志:
  你11月20日的来信,收悉。
  应你信中要求,在此介绍我曾经历的有关情况。在红军长征途中,为缓解连续长途行军的疲劳,上级规定,只要条件许可,每到宿营地,我军指战员都要烧热水泡脚,然后用烧酒搓脚板。各级领导对此都很重视。营、连领导还要亲自进行检查。当我红军部队经过茅台镇时,每个连队的炊事班,都用伙食挑子担上茅台酒,以备晚上宿营时供战士搓脚用。
  看了你信中关于有人污蔑红军战士在茅台酒池洗脏脚的事,不禁使我联想到,当年我红三军团长征经过川西天全时,我和彭雪枫同志在天全图书馆内发现国民党的《申报》,报上载有红军的苏联顾问李德跳进茅台酒池里洗澡的奇闻。当时这类造谣污蔑令人可气又可笑。
  以上供你参考。
  张爱萍
  2001年11月28日
  为了使叙述准确,我把写给张老的信复印,寄给我的老朋友、四川宜宾县红楼梦酒厂厂长阳治国,请他指教。这位办酒厂几十年的酿酒行家,从酒的制作过程说明“酿酒池里洗脏脚”是根本不可能的。他给我的回信说:
  酒是粮食发酵后,经过蒸馏而生产出来的。我们宜宾的红楼梦酒厂、五粮液酒厂以及云、贵、川的其它酒厂,都选用优质的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麦等粮食,按一定比例和标准混合,粉碎后,与一定比例的母糟和糠壳充分拌匀,加入适量水润粮,入甑去蒸。蒸熟后,起甑,放在摊场上摊凉至适宜温度,加入适量的药,充分拌匀,然后装入窖池,用窖泥密封好,使原料在窖中充分糖化、发酵,产生酒分子。把发酵后的酒糟装入甑里蒸馏,酒糟里的酒分子变成气体,经过‘过汽筒’(俗称‘烟杆’),进入冷馏器(冷馏器放在冷馏缸里,冷馏缸里需装满冷水)冷却,转化成液态酒,流入酒坛。由于气体酒的温度很高,过汽筒很烫,冷馏缸里的冷水会很快变成热水,不能起冷却作用,所以要不断地往冷馏缸里加冷水,排除热水。排出的热水可以用来洗脚、洗澡。
  那些造谣、传谣、信谣的人太缺乏常识了。酒是挥发物,谁会把酒装在酿酒池(发酵池)里让它白白挥发掉呢?发酵池里只有酒糟、粮食和少许黄水,怎么可能在发酵池里洗脚呢?这纯属无稽之谈!
  这类谣传对我们的红军战士形象损害很大,完全是造谣中伤,希望通过传媒尽快澄清这种谣传,给我们红军战士正名,还我们红军战士一个清白。
  (作者是全国政协委员及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
  (责任编辑 林 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