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1年第11期

革命歌曲《你是灯塔》的遭遇

作者:● 沙 洪 久 鸣





  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
  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
  年轻的中国共产党,
  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
  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
  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
  《你是灯塔》(简称《灯塔》,下同)这首歌,是1940年我和久鸣同志共同创作的。当年,这首歌流行于各个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在蒋管区和敌占区也暗暗流传。随着全国的解放,这首歌又很快流传到全国各地。一首简单的歌曲,能如此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最根本的一条,是由于歌曲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对国家前途、革命胜利的坚强信心,唱出了人民的愿望、人民的心声。
  追述这首歌的创作过程,使我们回到了60多年前战火纷飞的沂蒙山区。那时候我俩都在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工作,抗大一分校准备在“七一”召开党代会,要文工团演节目,教新歌,可是直到6月下旬,仍然没有新歌,怎么办呢?文工团主任袁成隆找到支部书记史屏和副主任久鸣商议,一致认为必须尽最大努力写出一个新歌来,以便向党的19周年和抗大一分校党代会献礼。他们商定约沙洪写歌词。
  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史屏满头大汗地跑到沙洪处高声喊道:“老沙,交给你个紧急任务。‘七一’快到了,团部研究,请你写首歌词作为献礼节目。”并说:“久鸣同志已经表示了态度,准备和你竞赛,你写歌词用多长时间,他谱曲就用多长时间。”
  这个任务来得虽然比较急,但沙洪当时并不觉得是“赶任务”,好像思想上和感情上已经有了准备,于是就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立即构思,只用了10分钟左右就写好了歌词,歌词把党比作“灯塔”、“舵手”,歌颂党是领导的“核心”,代表着抗战的“方向”。这些形象和概念,都是当时整个抗日形势,首先是山东半岛形势的真实反映。
  1940年6月,抗日游击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但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不仅没有被敌人吓倒,而且信心百倍地和敌人进行斗争,他们清楚地看到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才是抗日的中坚力量,是真正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因此,他们坚信不管困难有多大,风浪有多高,道路多么崎岖,黑夜多么漫长,只要共产党在,中国就不会灭亡,人民就不会做亡国奴。沙洪作为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和八路军宣传战士,从周围群众中感受到、看到和听到这种朴素的感情和坚定的信念,在心灵深处,也积聚着同样的思想和感情。革命斗争的实践充分表明,我们的党不愧是夜海中的灯塔、航船上的舵手。没有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和人民群众的翻身解放,这已经是历史的结论。沙洪当时就是怀着这样的信念、思想和感情来写歌词的,可以说,这歌词是从心中迸发出来的。
  歌词写好后,史屏迅速转给了久鸣。久鸣满怀着对党的激情,也只用了10分钟左右,就把曲谱写出来了。久鸣找到史屏和沙洪,热情地试唱,我们认为这首歌的曲调流畅激昂,有起伏,表达了人民对党的热爱和信赖,反映了人民群众跟着党走的决心和信心,一时大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这首歌创作出来后,马上就在文工团试唱,在一分校党代会和建党19周年纪念会上正式演出。会议结束后,代表们带着这首歌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因此很快就传遍了山东各个解放区,后来又传到了苏皖等解放区,而且通过我们的地下工作者,传到了敌占区和敌伪占领的许多城市。听说在当时的南京、上海、北平都有人唱过这首歌。
  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百万雄师过长江,解放了南京,解放了上海。上海电台开始播放革命歌曲,其中就有《你是灯塔》。
  当时,这首歌还被一些报刊刊载,有的印单张,有的选进歌集,但版本的来源不同,因此有些出入。为此,久鸣写了一篇《〈你是灯塔〉歌谱的校正》一文,发表在7月9日的《新民晚报》上。第二天《新民晚报》又刊登了经久鸣校正的歌谱,从此晚会演出时唱法就统一了。
  可是谁也没想到,这首革命歌曲以后竟陷入了一段不平凡的沉浮历程。
  事情得从1949年10月说起,当时上海市正在召开宣传工作会议。久鸣是音协常务理事,因此也作为代表参加了。
  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冯定在讲话中,讲到苏联派出的以法捷耶夫、西蒙诺夫为正副团长的文化代表团,参加我国开国大典后不久要来上海访问,在讲到接待的注意事项时,冯定说:“有两首歌不能唱,一首是《团结就是力量》,因为填词用的曲子是美国的流行曲,另一首是《你是灯塔》,因为它抄袭了苏联的追悼歌。”
  冯定突如其来的宣布,使久鸣感到头上仿佛挨了一棍子,脑子嗡嗡作响,下面的话已听不进去了。“抄袭”一词加在一个作者头上,是何等可耻。明明自己创作,怎能忍受无端强加的罪名。在征求意见的会上,久鸣第一个站起来,竭力抑制愤怒,力求语气平和,直截了当地说:“刚才宣布不准唱的《你是灯塔》,作曲者就是我。”接着久鸣讲了这首歌创作于何时何地的情况后,提出:“请问根据什么说这首歌是抄袭苏联追悼歌?”
  有人解释说:“这是听北京来人谈的。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典礼,军乐队奏了《你是灯塔》,参加典礼的苏联文化代表团中有人说奏的乐曲像苏联的一首追悼歌,陪代表团的翻译听到这话。这次苏联代表团来上海访问,我们问过北京来人要注意什么。他们告知这一情况,既然苏联代表团有这看法,在他们到上海访问期间,暂时不唱为好,至于是否抄袭,会后我们调查一下再说。”
  由于会上宣布不唱,苏联代表团走后又未公开宣布可以唱,因此,从这以后,市电台再也不播《灯塔》了。
  一晃30年过去了,《灯塔》销声匿迹了。
  熟知的同志责备说:“为什么不争个真假分明?”
  也有同志说:“有人说,老解放区音乐工作者水平低,尽是些土包子,只会打腰鼓、扭秧歌,有几个会作曲的?”
  听到这些论调,我们肺都要气炸了。原先以为在会上已声明过不是抄袭,问题已解决了。可是有关领导不表态,报刊杂志也没人写文章证明,单靠自己一张嘴,能说得清吗?
  怎么办呢?我们向上海市音协主席章枚反映情况,章枚深表同情;全国音协主席吕骥来上海,听了我们的申诉,回答说:“《灯塔》是创作,不是抄袭,我可以作证。所谓苏联的追悼歌,可能指《光荣的牺牲》这首列宁生前喜唱的歌曲,与《灯塔》的旋律没一句相同。苏联的歌曲6调式很多。《光荣的牺牲》用的是6调式,《灯塔》也用6调式,所以苏联代表团有人听了发表观感,说曲调有点像苏联的追悼歌。”
  他还说,此事他曾向中宣部陆定一部长反映过。陆的意见是既然上海的同志宣布错了,应该向作者赔礼道歉。
  我们认为都是共产党员,赔礼道歉也不必要,希望能在报刊上发表一篇文章,澄清事实真相,以正视听。
  吕骥认为苏联代表团对《灯塔》没有正式提过什么意见,又如何发文章呢?再说上海的同志只在会上讲了一下,并未明令禁唱。
  对这个说法没有再争下去,但30年听不见《灯塔》的歌声,能说这不是禁唱吗?
  粉碎“四人帮”后,1979年11月,久鸣被邀请参加第四届全国文代会。由于当时正碰上工作调动,待省文联派人找到久鸣,坐火车赶到北京时,会已开过两天了。以后按艺术种类分协会开,久鸣在音代会第九小组发言时,谈到《灯塔》的遭遇,不少同志表示同情,并作出小组提案,提请主席团在大会上给《灯塔》平反。但文代会有规定,涉及作品平反问题,一律不在大会上解决,这再一次说明,不找系铃人解铃是太难了。
  这年冬久鸣见冯定时,他已是近80高龄的老人了,冯老对久鸣很亲切,一再说他那次轻听人言,搞错了,很对不起。特别是由他夫人代笔的道歉信,使我们对冯老不仅感激,而且尊敬。他设想出好几种解决办法,“目的是向作者和作品赔礼道歉”,这种高尚风格使我们十分崇敬,至今难忘。
  得到冯定这封信,有了开锁的钥匙,但锁是无形的,到哪里开,才能见效呢?我们再次找到吕骥,把冯定的信给他看,提出希望登报,可是找不到愿登的报纸。吕骥说:“去找《光明日报》文艺编辑部的杜惠商量一下。杜惠是诗人郭小川的夫人,当年延安的老同志。”和她电话联系以后,她要久鸣把《灯塔》唱给她听,她好知道歌曲有多长,占多大篇幅。于是久鸣小声把《灯塔》唱了一遍,唱完,听杜惠说:“这首歌啊,我唱过,你来吧,把冯定的信连同歌谱都带来。”
  1980年1月15日,《光明日报》把我们给报社的信和冯定的信连同歌谱用《关于歌曲〈跟着共产党走〉》作标题,刊登在三版上。
  《光明日报》发表这组稿件以后,等于是给《你是灯塔》禁唱30年的冤屈作了平反。紧接着1980年6月25日,中央电台广播电视节目报上预报,在《歌声中的回忆:你是灯塔》节目中,将邀请歌词作者、时任中央组织部宣教干部管理局局长的沙洪,并邀请曲作者、时任河南音协副主席的王久鸣,介绍创作这首歌的历史背景、流传情况。1981年“七一”,建党60周年之际,中央电台再次播放《歌声中的回忆:你是灯塔》的节目;以后,中央以及不少省市的老战士合唱团演唱了《灯塔》;《解放军歌曲》的编辑若屏还将《灯塔》编为军乐曲。从此以后,这首深受群众喜爱的歌曲又在全国唱起来了。
  (责任编辑 舒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