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1年第9期

一张照片引起的回忆

作者:●张 虚





  我身边珍藏着的这张老照片,是前几年我回老家时,表哥转交给我的。待我神情专注辨认上面五个年轻人时,表哥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说:“你想不到吧,这张照片是新心中学的老校友赵居正从台湾带来的。他临回台湾时嘱托我一定把翻拍的这张转交你。”
  我想起来了。这张照片是1947年7月放暑假前在新心中学校园内拍摄的,距赵居正第一次回大陆探亲整整过去了42年。难为他珍藏这么多年,并且飘洋过海带回大陆。照片上的我,当年还不满14岁。是初中生;赵居正上高中一年级,也不过十七八岁。我们五个人既不同村又没亲戚关系,在他心中为何蕴藏了如此深的友情呢?这还要从新心中学说起。
  新心中学是河南巩县的一所私立中学。初创于1931年,开始是小学,次年开设初中班,继而增设高中班。校舍虽是偏僻山村一座破旧的泰山庙,却因师资水平较高,教学认真,校风较好,吸引不少本县和邻县的学生前来求学。
  学校的创办人、担任首任董事长的刘锡五先生,就是学校附近的黄瓜峪人,幼年家境清贫,父兄克勤克俭供其读完小学,后在乡亲资助下继续上中学,由于他刻苦攻读,一举考入北京大学。后来他虽然步入政界,到了台湾还连任“立法委员”,但不忘自己求学的艰辛,大陆改革开放以后,为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确实费了不少心血。我新心中学的学长、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张三慧先生说:“锡五先生的确一生关心教育,关心青年。”
  记得当年新心中学的校名,为刘锡五先生所定,意在提倡新文化,培养新思想。他要求学生尊师爱友,立志成才。当时无论高低年级的学生都住校。睡觉没有床,就用芦席和麦秸摊地铺,吃饭没有饭厅,就在露天围着土坯砌成的小台子蹲着吃。每到周六下午,学生们都要回家背米面,以作下周的伙食。多数人要徒步走二三十华里路。我家在邙山岭,回家不仅要乘摆渡过洛河,更可怕的是要经过国民党遗弃的孝义化学兵工厂废址。那里人烟稀少,盗匪出没,人们路过这里,即使白天也要结伴而行。我们村和赵居正的村相距不远,经常结伴,他如同大哥哥一样保护我。
  赵居正到台湾后,海峡两岸音讯断绝。一晃几十年,赵居正日夜思念着留在大陆的妻子(也是“新心”的同学),一直没有再婚。等到两岸有了往来时,二人相见已是花甲老人了。
  赵的弟弟到台湾后在台南成家。赵居正作为赵家长子,虽然无后,但自认为有责任领后代人回大陆寻根拜祖。我见到他的那一次,正是他领弟弟全家返乡扫墓。他无限感慨地叙述登上邙山岭在祖坟前俯视黄河,南望嵩岳,北眺太行的眷恋心情。他说,要让侄儿侄女们世代牢记,他们的老家在黄河边,他们是炎黄子孙,是中国人。他还说,有生之年尽可能领孩子们多回老家几次,这既是对祖宗尽孝,也是表达对祖国的眷恋。
  1999年10月,我陪同新心中学老同学、全军知名的坠胡演奏家马光陆凭吊母校遗址,面对全新的村民房舍既高兴又惆怅,正要登车返程时,一位村民如同和我们捉迷藏一样,突然把他家屋檐下的一块长方形石板掀起,只见正面镌刻着三个苍劲的大字——新心楼,使我们喜出望外。从落款看正是“新心”校园披荆斩棘建成第一座二层砖木小楼时,锡五先生亲自题写的匾额。马光陆同学的坠胡演奏录音磁带早已在台湾发行,锡五先生如能听到学生创作并演奏的如同行云流水般的《豫西风情》曲,该有多舒心呀!